专惹妈妈生气的三岁宝宝
2019-09-17海贝
海贝
无论正面行为还是负面行为,并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一个“指示灯”,在孩子无法明确地表达自己感情和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正面或负面的行为来了解其内在的需要。
案例:
专惹妈妈生气的芸芸
芸芸今年3岁,在幼儿园里,她聪明、可爱,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但是在家或者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很多时候她会故意惹妈妈生气,就像专门找碴儿一样。
一天,妈妈要买日用品,便带着芸芸去超市。
平时芸芸很喜欢逛超市,因为里面有很多好吃的。但是这天不知怎么回事,她一路上都嘟嘟囔囔,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妈妈只顾看超市里陈列的物品,无暇理会她。她坐在购物车里扭来扭去,妈妈努力地掌握住方向,心里盘算着要买的东西,依然没有理会芸芸。妈妈不时地停下来,拿着在家列好的购物单,挑一样往车里放一样。
就在妈妈寻找、比较商品的时候,芸芸悄悄从购物架上拿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车里,然后把妈妈挑的东西扔到车外。妈妈发现后让她不要乱拿货架上的东西,并警告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然后把不需要的东西放回货架。
妈妈的警告没有奏效,芸芸继续着自己的游戏,每次妈妈停下来,她都将自己看着喜欢的东西拿到购物车里,然后将妈妈选的物品扔出去。妈妈发现两三次之后,终于妥协了。她一边捡起扔在地上的面包,一边对女儿许诺:如果你在超市表现得好,今天回家后就可以吃冰激凌。
妈妈以为这样说,女儿就老实了。可是没想到,她刚转过身去,芸芸就又捡起购物车里的一件东西扔出去。妈妈听到有东西落地的声音,回头一看,气不打一处来,这不是公然挑衅吗?于是,她上前就打了女儿的手背一下,意思是不要乱扔东西。芸芸顿时大哭起来,还边哭边骂:“坏妈妈,坏妈妈!”
超市里人来人往,芸芸的哭声和骂声让超市理货员跑来询问出了什么事情,而周围购物的人们也纷纷停下脚步,用审视、疑惑的目光看着芸芸妈。芸芸妈很尴尬,似乎自己真的是个坏妈妈,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她把购物单往包里一塞,推着采购车,一溜烟地跑去收银台结账。
回到家,芸芸妈余怒未消地对丈夫说:“芸芸这孩子真是被你惯坏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惹我生气!”而丈夫一句话怼过来:“我看是你有问题,芸芸怎么不惹别人,专门惹你呢?”这下芸芸妈傻眼了,是啊,她也想不通,女儿到底是咋回事?于是,芸芸妈找到我进行咨询。
分析:
负面行为是内在需要的指示灯
其实,面对这种情况,芸芸妈与其给孩子贴上“被惯坏了”的标签,不如追问一下其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需求如此强烈,以至于芸芸不惜被打手和训斥,甚至用她平时最爱吃的冰激凌也不能够收买她?
在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中,芸芸的行为是典型的“尋求关注的行为”,即这些行为会帮助孩子获得家长的关注,满足其被关注的需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而父母是孩子尤其低幼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他们完全依赖于父母以获得必要的营养、爱与支持。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孩子慢慢了解和掌握了如何才能持续地得到父母的关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他会失去父母的关注。对孩子而言,就算被训斥甚至被惩罚,也比被忽视要强得多。所以,当孩子无法以积极的正面行为获得父母关注时,自然而然地会选择通过负面行为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这里,要澄清一下“正面行为”和“负面行为”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没有好坏之分,不像有些人想当然的那样——“正面行为”就是对的、好的,“负面行为”就是坏的、错的。孩子表现出的行为,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其内在需要达成度的指示。像你驾驶汽车,汽车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了,于是你知道车快没油了,该加油了。但是你不会认为,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了是不好的事情,是汽车做了坏事。
同理,孩子表现出的行为是其内在需要的指示,是其内在动机系统和情感需要的指示。无论正面行为还是负面行为,并无好坏之分,它只是一个“指示灯”,在孩子无法明确表达自己感情和需要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正面或负面的行为来了解其内在的需要。
孩子虽小,但很聪明。日常生活中,如果他的正面行为不能够获得父母的关注,那他马上会做出负面行为,以期望获得父母的关注。因为,他根据以前的经验得知,有时候“负面行为”会比“正面行为”更容易获得关注。
我问芸芸妈,下面哪些行为会让你立刻放下手头事情转而关注孩子:是“正面行为”如孩子搭好了一个乐高让你看,还是“负面行为”如孩子号啕大哭?芸芸妈回答,是后者。当孩子提出想和你一起玩的时候,你会不会因为忙而拒绝她?芸芸妈回答,有时候会的。但是当孩子乱扔东西的时候,你是不是马上就停止了手头工作,来到了她身边呢?芸芸妈说,是啊,我来到她身边主要是为了批评她。但即便是批评,对孩子而言,依然是一种关注。
哦,原来是这样。芸芸妈恍然大悟。然后,她提出疑问:“那孩子不惜以负面行为寻求关注,是不是一种性格缺陷呢?”
其实,过分地寻求关注并不是性格缺陷,而是大脑发展出的对早期被忽视经历的回应或补偿。毕竟,寻求与父母的互动是幼儿的基本生存本能,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来形成自身的安全感。他们会尽一切可能获得父母的关注,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在无意识层面,孩子早期表现出的负面行为,其实是为了获得父母即刻的关心,以满足自己对被关注的渴望。这样的策略被实践证明管用之后,会在潜意识层面不断得到强化,并被孩子一次次拿出来使用。父母放下手头工作,转而关注孩子,并对其负面行为表示不满,训斥或惩罚孩子之后,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更差,于是需要更多的关注。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他再次做出“负面行为”,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孩子的“负面行为”每次都获得了预期效果(受到关注)并得到强化。更糟糕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斥责和惩罚,会造成亲子感情上的疏离,加重孩子对被关注的渴望,进而触发更深层次的负面行为。
措施:
打破“负面行为”的恶性循环
“既然是恶性循环,就有必要打破它。那么,怎么打破呢?”芸芸妈着急地问。
我告诉芸芸妈,我们要认识到,首先,通过说服教育是无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因为说服教育和讲道理是要求孩子在理性层面上做出选择。当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后,他会本能地做出反应,而不是经过一番理性思考。这就像膝跳反射,如有人敲你的膝盖,你的小腿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反应,往上一抬,这个动作是你没有办法控制的。
其次,每个人都有寻求关注的需求和本能,包括成年人。通过观察,你就会发现,成年人中也有很多典型的寻求关注的行为,如有些人被称为“戏精”,就是为了寻求别人的关注。在幼儿教育中,不仅父母和孩子之间会有这种关系,学生和老师之间也会发展出类似关系。
既然“寻求关注的行为”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学来的,那父母就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有一种有效的互动策略,叫“随机的正面关注”。
“随机”这点很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每个正面行为都给予关注,会导致孩子对外在关注过分依赖。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逐渐从依赖外在的评价体系,转向重视自己内在的动机系统,而不是相反。
随机的正面关注策略有五个步骤:
1.观察记录,决定给予正面关注的频率。观察宝宝,看他独自玩耍或学习多长时间后,开始有寻求关注的行为(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就是家长需要主动给予正面关注的频率。
2.跟踪比对,确定时间和场合。观察宝宝,看他是否在特定的时间或场合中,更容易做出寻求关注的“负面行为”。比如,晚饭后睡觉前這段时间或者和某个特定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年龄段的孩子对妈妈,会比对爸爸或对其他人,更多地表现出寻求关注的“负面行为”。
3.确定方案,列出你能想到的给予宝宝的正面关注行为。作为天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其实是有很多方式可以给孩子正面关注的,比如:听孩子聊学校里的事;在孩子的玩具或书本里留张温暖的便签;和孩子玩耍时,送上一个拥抱和微笑;在他较好地完成了某件事情时,给予具体的表扬;对孩子正在做的事表现出兴趣,花时间听他讲述前因后果;在涉及孩子的有关决定中,询问孩子的想法,如果可能,让他参与决定的过程……
4.开始实施,耐心细致地体会孩子的变化。执行的时候,要记住两点:对孩子的负面行为,能忽略就忽略,不能忽略的就平静而坚决地制止。但是面对孩子的负面行为,不要纠结,不要发脾气、不要数落、不要说教,因为你纠结、发脾气、数落、说教,都是在强化其负面行为。当孩子按往常做法应该出现而没有出现“负面行为”时,马上给他正面积极的关注,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5.优化改进,问题诊断。当你的改造计划进行了两三周之后,孩子的行为没有明显转变,那么可以考虑下述三个原因:
1)你虽然使用了正面关注的策略,但依然给予了“负面行为”太多的关注。有时,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负面行为付出关注,而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如果是这样的话,请继续使用“随机正面关注策略”,并且极力克制自己。
2)你给予的正面关注,依然没有满足孩子对关注的渴望。那么,请提高频率和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予孩子正面关注。
3)孩子的负面行为除寻求关注外,可能还有其他需要。那么,请确定其他需要是什么,然后采取相应的策略。
“太好了!”芸芸妈说,“回去之后我一定照办。我再也不能让孩子喊我‘坏妈妈了。”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