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奥赛金牌的“含金量”
2019-09-17
近 些年,美国高中生屡次在各种国际奥数赛事中拿冠军和夺金牌。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美国队自2015年至2018年,4年间3次夺冠。今年2月在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竞赛中,美国队除团体冠军外,4名队员有3人摘金。
那么,在美国,夺得國际奥赛金牌的学生能被保送名校吗?
林浩然是一名美国亚裔学生,连续两年国际奥数竞赛金牌得主。但他的父亲林超告诉记者,美国大学自主招生没有“保送”,奥赛金牌可以成为某些美国名校的敲门砖,但分量不足以成为板上钉钉的通行证。一来美国一流大学自主招生,取向多元,并非全都青睐“竞赛娃”;二来美国一流大学录取学生重视全面发展情况,而不是只看竞赛成绩。哪怕拿到两三块国际奥赛金牌,上名校仍需其他功课成绩也不错。有位连夺两届国际奥赛金牌的学生,据说就因文理偏科严重,被数所“常春藤名校”拒绝,最终去了一所州立大学。
正因不能“板上钉钉”,并且如果偏科严重就难以进入心仪的大学,美国学生即便入选国家奥数队,也不敢放松学校各门功课。据介绍,美国的国际奥赛选手绝大多数不会脱离学校正常课程,他们平时能分配给奥数的时间有限。美国奥数队不组织学习期间的脱课集训,并且从教练到学生,都不主张通过题海战术“熟能生巧”。
在匹兹堡工作的张海红有一儿一女,女儿没参加过奥赛,儿子安德鲁·顾则是国际奥赛金牌得主。他们申请哈佛和麻省理工均获录取,最终姐姐去了哈佛,弟弟选择了麻省理工。
张海红告诉记者,她从不强求孩子的成绩。两个孩子就读的公立学校质量较差,但她从没打算搬家转学,甚至拒送孩子上培训班。她说,她的女儿并非学霸,儿子学数学全凭兴趣,除报过一学期网课,没上过课外班,进入奥赛也比较迟。张海红说,在她看来,数学竞赛需要快速、不停地做题,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为了比赛而整天学习是浪费时间。至于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中小学,她说,她不希望孩子只待在精英圈或其他任何某个圈子里,而希望他们能够跳出来,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她认为,在普通中学,孩子能够接触到现实中真正的美国,将来更容易适应社会。而且在美国,学区不好反而可能是被名校录取的某种优势,因为美国一流大学注重多元化,希望录取部分普通公立学校的孩子,让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年轻人同处一个校园。 (徐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