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教师创新思维的摇篮
2019-09-17刘洁群
【摘要】本文分析制约教师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从学校的角度论述培养教师创新思维的途径,提出营造和谐、乐学、促改的校园氛围,激发教师创新欲望,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中添加创新元素等策略。
【关键词】教师培养 创新思维 氛围 欲望 创新元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A-0074-0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创新思维则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它具有质疑性、灵活性、跳跃性、联想性、发散性等特点。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创新,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意识到创新思维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管理者,我们更应该深刻理解这一理念并落实。
目前,全国上下倡导思维能力的培养,剥去枝蔓、洗去浮华,我们意识到——培养师生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瓶颈,也是教育的延伸与希望。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创新思维培养的主力军;学校,义不容辞,是教师实践与能力提升的主阵地,这是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因此,学校必须担起教师创新思维培养的重任,不断创设环境,提供交流、培训等机会,推进教师素质的稳步发展,让学校成为教师创新思维的摇篮。下面,笔者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阐述学校培养教师创新思维的策略与经验。
一、分析制约教师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营造和谐、乐学、促改的校园氛围
教师在推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进程中,发出了这样的抱怨——“这些学生只会课本知识,只会做练习,都不懂什么创新的”,似乎把课改实践受阻原因归结为学生资质。这是不对的。我们不妨自省,从教师自身情况入手,思量制约因素,寻找症结。笔者认为原因有三:首先是知识欠缺。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为源泉的,知识积累越丰富,创新的成功率就越高;理论根基越深厚,创新的思路越清晰。而现实是,教师的知识广度、深度、高度都不够,致使他们无法进行创造性活动。其次是思维定势。教师在学习、工作和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独有的对世界、对事物认识的规律和途径,他们更愿意用习惯的、固定的思路和程序去考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习惯对创造性解决问题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最后是路径依赖。教师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法和流程,一旦遇到类似情况,就会不假思索地沿着以往路径走下去,这种惯性的力量使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因而不思创新。
以上三种制约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年累月的积累,要改变这种情况,不能“大刀阔斧”,而应从营造校园氛围入手,让教育的作用先潜入人心,方能深入人心。和谐、乐学、促改的校园文化为培养教师创新思维提供了导向保障。为此,我校进行了专项的努力,做法如下。
(一)创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内涵的文化氛围,是教师愉悦开展工作和创新思维得到激发的前提。学校应有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美。领导要放低姿态、放下身段,主动与教师沟通、倾听教师呼声、重视教师意见,给教师亲切感、可信任感;同事之间真诚相待、真情相依,和谐共处;学生知书达理,维护师道尊严,尊重老师,敬畏老师。学校的规章制度去掉不必要的刚性要求,学校的价值观真正为教师所接受,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打造学习文化
学习文化的打造体现在细节的改进。我们不断引导教师通过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人类文化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深厚的学识能提高教师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鼓励教师多读书,广收获。我校多年来不懈充实图书室的图书资源,让教师有书可读;建立读书汇报制度,强调教师读书做到“四要”:一要从繁忙的事务中跳出来,每天安排一小时以上的时间读书学习,持之以恒;二要向同行学、向学生学、向报刊书籍学、向网络学等多渠道汲取知识,通过实践、外出参观、学术会议交流等提升专业素养;三要涉猎哲学、教育学、管理学的书籍,开展广泛的、多领域学习,让哲学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让教育学指引教者分析学生心理特征、选择合理教学策略、制订学生发展科学规划,管理学书籍教授教师管理班级、学科组、年级组的方法与理念,让教师对人和人性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助力团队协调与发展。四要灵活地学,不强求系统地学,学一点是一点,学多少是多少,读书时感兴趣的和重要的要精读,其他的可以泛读,有些内容浏览一遍也有收获。
(三)构建变革文化
在变革中求进步,在变革中谋发展。变,才有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我校尝试推崇“10个一”创新理念(如下表),让教师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在课堂中思变化、在事物中思改进、在指导与呈现中显创意。
二、剖析影响创新思维发展的情感因素,激发创新欲望
任何一项活动质量的好坏、效果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人员的能动性是否被激发或是否发挥到了极致。而学校的校园文化打造合适后,部分骨干教师开始尝试运用创新思维思考并指导行动,但仍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处于观望状态,迟迟不动,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管理者的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总结,笔者发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众心理作祟。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教师也不例外。大家都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少数服从多数,一般不会错。正因为从众,人们在解决问题中缺乏分析,不由自主地赞同或屈服于某个群体的意志,继而限制了自己的思路,减少了“新”主意产生的机会。二是畏难情绪阻拦。大多数教师认为创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创新”面前采取退缩、躲避、迂回的态度,缺乏面对这项难题的勇气,没有解决难题的信心,不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解决问题,甚至无意中夸大难度。三是隐性权威心理。教师以权威人士的言行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一旦与权威相背,认为必错无疑。有权威心理的人,容易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自然没有创造性可言。四是保守心理。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安于现状,回避挑战,求稳怕乱,僵持旧的思想观念不变,固守原有的方法策略不改,不敢创新。重经验,轻尝试,因而缺乏创造性的激情和冲动。
针对以上弊端,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激发教师创新欲望。
首先,帮助教师建立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不满足于现状的、执意于创新创造的动力。有了意识才能启动创新思维,才能抓住创新机会,才能产生创新成果。在学校的班级管理评比、校园文化设计、班队活动等管理活动中,学校鼓励教师推陈出新。例如,在班级板报评比活动中,学校从各班选择文艺委员组成评委小组,评比前组织班主任会议,会上反复强调:板报设计除了达到评比基本标准,还望各班集思广益,加入创新元素,捕捉评委眼球。为了让自班的板报脱颖而出,教师费尽心机创新。评比当日,有的班级安排了小小解说员向评委们介绍板报设计的故事,有的班级发挥手工与绘画特长生优势,现场为板报添花、勾边,让人感觉技艺精湛,有的班级将平面与立体结合,让人眼前一亮。
教师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发,我们接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对创新充满信心,使其树立“人人可创新”的理念,克服畏难心理,同时明白创新就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事情的道理,明确创新活动没有想象那么困难,不要扼杀了自己的想法,每个与众不同的奇妙的想法就是自己的发明创造,相信自己是创造者、发明家。鼓励教师敢想、敢说、敢干,冲破困难,勇于创新;鼓励教师在班级管理、业务提升等方面,精益求精,创新开拓。学校对教师在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中创新的行動和成果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教师自然将创新当作是快乐的事情,乐此不疲。一段时间后,善于创新的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教坛领军人物。
三、添加创新元素,让创新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在于一时半会,不在于某一特定领域,应该把这种培养渗透在学校工作的点滴当中,让创新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备好课”“上好课”是教师的看家功夫;布置有创意的作业,既能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对学习兴趣盎然,是考验教师业务能力的标杆之一。因此,我校指导教师在这关键的三方面进一步挖掘创新元素,提高质量。
(一)备课创新
我们要求备课组长把个人备课和团队备课结合起来。个人备课“加一加”,在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备教案的基础上,加上备活动、备发言、备工具、备课型;团队备课“变一变”,设计现场素材备课、网络互助备课、主题浸润备课、问题会诊备课、一课多构备课等多种形式拓宽教师视野,丰富学科底蕴。
(二)课堂创新
创新课前环节,灵活进行“课前一趣”“课前一乐”“课前一赞”“课前一练”;创新新课环节,安排快乐游戏活动、猜测验证活动、动手操作活动、小组讨论活动、自主体验活动;创新应用环节,组织独立练习、合作练习、分层练习。
(三)作业创新
布置作业做到“形式多、效果实、批改活”,轮换布置独立作业、合作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注重落实知识、按照学生需要布置、力求强化效果,批改可全批全改、可选择性批改、可当面批改。
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任重道远,我校在实际中运用以上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深化,甚至全面开花,我们仍需探究。让我们共同携手,争取在这一领域有更大的发现,推动教育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刘洁群(1968— ),女,汉族,广西平南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玉林市玉州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她从教33年,扎根教学一线,深入研究新型学习方式并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效”的教学特色,广西特级教师,玉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获2014年玉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7年玉林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研究方向:学校管理,教师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