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社区联动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2019-09-17吴莉
【摘要】本文分析学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从政府、社区、家庭、学校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把社区与学校的育人环境和育人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联动机制,打破时空的限制,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社区风气 家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A-0070-02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存在两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学校施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不能对学生产生全面、系统的影响。学生家庭所在的社区是除了学校之外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区域。如果学生所居住的社区管理不善,环境卫生脏、乱、差,居民缺乏公德意识,则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可能严重削弱甚至抵消其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成效。二是在学校中对学生施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程式化有余而“生活化”不足。目前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以活动课、心理咨询等形式来开展,并配有专门的教材,但基本上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实施,采用与语文、数学学科相似的教学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呈现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体验的倾向。即使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心理团队辅导课也为了突出某个主题而人为地营造理想化的生活情境。显然,无论是从方式上来看还是从内容上来看,学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都与实际生活有所脱节。
目前心理学界公认的影响未成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个方面。把社区与学校的育人环境和育人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联动机制,可打破时空的限制,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我校近年来与附近社区联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学校心理教育科学资源丰富、影响作用强,社区文化环境真实生动、生活化强这两个方面的优势,以建设好家风、好社风为核心,在政府的投入和支持下逐渐探索出社区与学校联动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生活全时空的系统化覆盖,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加大资金投入,奠定联动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采用的是设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简称社区居委会)的社区管理方式,而社区内开展的各项公共服务所需经费也基本上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所以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必须获得政府的投入。如,笔者所在学校附近的社区申请获得政府的资金投入后,社区居委会建设的“青空间”未成年人社区服务站于2016年得以投入使用。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服务站内设置了个体心理辅导室“心灵绿汀”、带多媒体设备的活动室、阅读区、“许愿树”等区域,并购置了图书及各种儿童活动设施。
二、建设文明社区,培植良好社区风气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的风气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生活习惯和精神文化。社区风气由居民共同塑造,同时每一个居民又会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当学生离开学校回到社区这一生活环境中时,其言行、举止、爱好、态度、性情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区环境的影响。美国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进行学习。因此,榜样示范在培养儿童认知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的生活中,除了教师、家长,儿童周边的社会群体对其的影响也极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区内的成年居民在生活中的样子就是社区内所有儿童模仿学习的榜样,而儿童之间同伴的相互模仿又是效率很高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社区内所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根植于社区良好风气这一“厚土”之上。
以笔者所在学校与附近的菠萝岭社区合作开设“青空间”心理教育文化服务站为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笔者所在学校与社区联动共建“青空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宗旨。建站伊始,学校为服务站提供规划设计的建议意见。服务站运行过程中,学校派出心理教师对社区内的孩子进行活动指导。社区居委会则负责进行日常的管理和设施维护。除周一和节假日,“青空间”心理教育文化服务站每天上午九点到晚上九点都对外开放。放学后和休息日,孩子们可以到服务站与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增强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团队拓展活动,与心理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谈心谈话活动,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展手工艺品制作活动等。一些性格内向或有自闭倾向的儿童在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关注下,在服务站内得到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心理障碍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治愈。随着该服务站的设立,社区居委会在学校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对社区内固定的大型宣传栏和各栋居民楼楼道内的宣传标语牌进行重新的规划和设计——用生动可爱的卡通人物演绎有趣而富有哲理的生活小故事,在吸引孩子目光的同时,也让带着孩子的家长得到社会文明公德的教育。时间一长,整个社区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发生了显著、积极的改变。
三、建设优良家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精气神,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影响着家族或者家庭内的每个成员。好的家风往往影响深远,不仅是祖孙几代人传承的好习惯,还能通过言传身教产生以点带面的效果。
家风是家庭教育文化的自然呈现,关键责任在家长。孩子出生以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对孩子来说,父母是社会的原型,家庭是社会的第一所学校,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随时随地影响孩子思想感情及行为处事的方式。根据阿尔伯特·班杜拉的学习观察理论,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最深的人,家庭中成年人的言行成为儿童观察学习的主要方式。家庭是儿童学习的第一场所,而父母的行为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来源。父母对事物的态度、兴趣爱好、思想观念、性情作风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己的孩子。家庭中父母的无意识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在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模仿学习环境。
通过近些年的實践,笔者的学校与社区在帮助家长提高其家庭教育水平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内生外引”的有效途径。所谓“内生”,即尊重家长建设家庭教育文化的主体地位,唤醒家长作为孩子“人生第一老师”的责任意识,激发家长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需要。具体的做法有:学校与社区合作,在社区内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大课堂”活动,为家长普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家长开通“家庭教育热线”,聘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和志愿者为家长解答教育问题;请家长投稿,编撰《育儿心语》家长读本;给每个家庭发放“书香家庭成长手册”,提醒家长履行教育、陪伴孩子的责任等。所谓“外引”,即社区与学校共同创设促进家长提高教育水平的环境,引导家长把建设好家风作为全体家庭成员的共同追求。如,学校每学期专门为家长举办“亲子沙龙”“小手拉大手”亲子开放日、家长课堂、优秀家长评比等活动,社区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文明好家庭”评比、“好家风好家训”评比等活动。
四、立足学校心育主阵地,开展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对儿童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的认知过程既有言行举止的观察模仿,也有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后者正是学校教育优势所在。根据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目标要求,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适应环境,学习基本的规则,学习基本礼仪;二是认识自己,自我调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学会合作,树立集体观念;四是培育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自主能力,学习管控情绪,增强责任意识。
目前,许多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除了使用国家的统编教材,还通过两个渠道丰富校本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开设适合本校生情的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组织教师研发配套使用的校本教材。如,我校就为1—6年级学生研发了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使用的心理教育校本活动教材。二是在语文、数学、外语、艺术、体育健康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儿童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除了父母,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同学。这些人在儿童模仿学习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对教师往往极具崇拜心理,除了父母,教师就是他们最直接模仿的榜样。儿童对老师的模仿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模仿老师的行为、语言、态度、个性等。因此我校有意识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醒教师要特别注意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个人爱好、举止、行为、态度和品格等,促进教师修身立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儿童在小时候接触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同伴群体,成为儿童模仿学习的榜样,如果这些同伴群体的行为举止得当,那么将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相反则会对儿童后期的行为举止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在校内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塑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学生的同伴模仿学习创设良好环境;而在社区,儿童的父母可以在社区专业人员的建议和指导下,选择儿童生活、学习中比较接近的、影响较大的社会群体作为其学习的榜样。笔者所在学校和社区“扬长补短”,初步形成了学校与社区联动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吴莉,女,汉族,广西贵港人,一级教师,南宁市菠萝岭小学校长,菠萝岭学区学区长,南宁市江南区十佳校长,江南区兼职心理教研员,南宁市骨干教师,南宁市优秀教师,南宁市课改先进个人。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