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宁波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7乔雯
乔雯
摘要:工业企业是宁波制造业创新的主体。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宁波工业小企业总体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协同创新是宁波工业小企业实现全面创新的重要模式。在梳理宁波工业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宁波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一重要机遇,提出了推动宁波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四种可行模式。
关键词: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宁波
Abstract: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 body of Ningbo's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Compared with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Ningbo's smal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have insufficient motive force for innovation and need to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Synergy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Ningbo's smal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mal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Ningbo, this paper focuses on main problems of synergistic innovation of smal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Ningbo,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mode to promote synergistic innovation of smal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Ningbo, combining with the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Ningbo to build “Made-in-China 2025 Pilot Demonstration City”.
Keywords: Smal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Synergy Innovation; Model; Ningbo
一、引言
2016年8月,寧波成为了全国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为宁波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机遇。随后,宁波市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甬党办〔2016〕84号)和《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甬政办发〔2016〕152号),旨在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使创新成为宁波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工业企业是宁波制造业创新的主体,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宁波工业小企业创新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各类要素更为缺乏,要素的有限性和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协同创新是工业小企业克服创新过程中面临的瓶颈、进一步提升小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小企业实现技术、产品、业态、管理、组织、商业模式等全面创新的重要途径。所谓协同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并重视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刘亚斐等,2018;侯二秀、石晶,2015)。因此,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构建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创新,不仅有助于宁波工业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也能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宁波工业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宁波工业小企业是宁波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就业、激励创新、带动投资、拉动消费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产业规模与地位
宁波工业小企业在浙江省地位突出。2017年,宁波工业小企业数量为3.71万家,占到浙江省工业小企业总数的14.75%;工业小企业期末从业人数为68.90万人,占到浙江省工业小企业期末从业总人数的23.96%;主营业务收入为1902.97亿元,占到浙江省工业小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20.83%;利润总额为57.30亿元,占到浙江省工业小企业利润总额的25.94%;缴纳的税金总额为94.02亿元,占浙江省的比重为23.73%;资产总计为2042.00亿元,占浙江省的比重为18.71%;应付职工薪酬为299.35亿元,占浙江省的比重为27.34%。
(二)行业与空间分布
行业分布方面,宁波工业小企业分布于30多个不同行业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纺织服装、橡胶与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宁波小企业成长研究基地,2014年)。空间分布方面,宁波工业具有典型的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特征,因此宁波工业小企业多分布在各县市区的特色工业园和产业集群区块,其中,鄞州区的工业小企业总产值最高,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家电、汽车零配件、LED、锂电池、光伏电池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三)要素需求与技术、管理创新
人才、资金和技术缺乏是宁波工业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人才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宁波工业小企业最缺乏的是研发、技术管理人才,其次是销售管理人才。资金需求方面,调查显示,宁波工业小企业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缺乏困难,融资渠道相对多元。
虽然大多数宁波工业小企业都开始尝试创新,但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大多数工业小企业位于工业价值链中低端,多数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只能达到国内平均水平以上,新产品开发投入较少,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的主动性不够。此外,为了降低技术创新风险,宁波工业小企业多以模仿、技术引进、借助政府或科研机构的技术推广等方式为主。
宁波工业小企业管理创新力度不够。市场开拓意识薄弱、信息化程度低、企业发展战略不够明确、运营流程效率不高是制约宁波工业小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宁波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创新发展,依托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智能经济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制造业协同创新的政策措施,如加强金融支持与服务创新、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和健全人才支撑等,搭建了一系列的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如院士工作站、新兴技术研究院、企业研究院、技术创新联盟及中意(宁波)生态园等开放创新平台。这为宁波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但是,宁波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面临以下问题:
(一)宏观层面
1.協同创新层次较低
目前,宁波大多数工业小企业主要采用“产研合作”和“产学合作”开展企业外部协同创新(林林,2017),尚未形成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整体。其中,“产研合作”主要以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为主,合作的内容多为新产品开发技术、生产中的技术瓶颈或国际市场营销方案策划等,主要做法是工业小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发布技术创新需求,双方协商后采取企业出资金、高校和科研院所出技术和人力的方式完成合作,较少采用共建研发机构、企业研究院、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高层次的合作方式。“产学合作”主要采用企业到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高校到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等方式,也有一些高校开始尝试产教融合,通过采用企业家进课堂、订单式实习项目等方式,但总体合作不够紧密。
2.多关注技术领域的协同创新,忽略技术创新的跨界与融合
技术创新是提升工业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的今天,工业小企业更多的在技术和产品创新领域采用协同创新,对管理、组织、商业模式、业态的融合与协同创新不太重视,如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等。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工业小企业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跨界协作成为了商业新常态,只有实现技术与管理、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发展,宁波工业小企业才能形成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3.信息服务平台尚未建立,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成效有限
目前,与宁波工业小企业创新相关的政策措施、检验检测、标准、知识产权、创新平台与创新体系等资源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或机构。目前,有一定信息集成与服务能力的平台是宁波市科技局建立的宁波市科技创新云网站平台,该平台从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数据资源等层面对宁波市科技创新情况进行更新与公布。此外,2017年5月宁波启动了先进制造业云数据协同平台建设项目。但是,相对于江苏省创建的包含六大功能服务平台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及其网站而言,宁波缺乏统一的企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尚未针对移动客户端建立更为快捷便利的创新服务渠道。
虽然宁波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但是,有很多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如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都是依托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能为宁波工业小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平台有限。以柔性引智的院士工作站为例,截至2018年,宁波引进了134家院士工作站,其中省级工作站30家、国家级工作站6家。但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工业企业以大中型企业、知名企业或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主,较少涉及工业小企业。
(二)微观层面
1.协同创新意识薄弱
企业的创新能力往往和企业家密切相关,宁波一大部分工业小企业,已经明确认识到企业开展内部与外部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企业家对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一些企业家认为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短期效果不明显,不愿意在协同创新方面投入太多精力。此外,绝大部分的宁波工业小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与父辈相比,宁波制造业“企二代”因为产业层次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等原因,接班意愿不强,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创新发展的意识不浓。
2.协同创新动力不足
近年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电商冲击下产品价格的下降和人工水电等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使得宁波工业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为了降低生存压力和规避科技创新的高风险,对协同创新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此外,由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参与主体所处的工作环境与考核压力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的动力不足。
3.协同创新经验不足
宁波工业小企业的协同创新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还要和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金融机构、中介结构等协作,构建合适的协同创新模式。但是,不少工业小企业采取了“追随策略”,以模仿来获得生产所需的技术要素,只有少量的工业小企业会主动选择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这使得宁波工业小企业在协同创新方面的经验比较欠缺,这会对产学研开展深度合作产生不利影响(张慧民,2016)。
四、推动宁波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式建议
目前,国内学界从价值链、产业集群、产学研结合、市场导向、参与主体等视角出发,提出了不少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式(吕静等,2011;谢远锐,2013),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四主体”模式(陈晓红,2006)、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全要素协同创新模式等。在经济新常态下,结合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机遇和宁波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模式推动宁波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进而提升宁波工业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全要素生态链协同创新模式
对于属于“3511”新型产业体系的初创型宁波工业小企业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宁波众创空间、宁波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新型创业创新平台及其扶持政策,实现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创新发展和孵化,并给予众创空间在创新人才引进、孵化体系健全、融资创新等方面的优惠与扶持,以众创空间为代表,打造一个由资本、人才、平台等全要素链条支持的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目前,宁波已初步形成了镇海中关路、鄞州南部和高新区三大创业圈,市级备案的众创空间超过80家,新材料类的众创空间是宁波的一大亮点。
(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宁波组建的新型产学研用平台,联盟以市场为导向,由宁波工业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建立。目前,宁波已经建立了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业智能化产学院技术创新联盟、宁波智能家电产学研技术战略联盟、工业物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等。宁波工业小企业可以采取加入现有战略联盟的方式,或者牵头构建某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集中攻克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
(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模式
2017年10月,浙江省发布了《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导则》,旨在打造更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面向传统块状经济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参与,集聚创新要素,为广大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服务的新型载体。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规模、行业没有限制,更有助于传统工业小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2018年,绍兴柯桥现代纺织、诸暨大唐袜业等11个传统产业领域和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6个新兴产业领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创建名单,宁波杭州湾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宁波精细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13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培育名单。
(四)国际协同创新模式
宁波工业小企业的特点之一是对国际市场高度敏感,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终端需求把握能力,宁波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建设“一带一路”综合实验区和“16+1”经贸合作示范区的机遇,打造寧波(中国)—中东欧国际协同创新中心,搭建线上和线下的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创新合作平台,在现有的中意(宁波)生态园基础上,充分发挥2018年获批的中德(慈溪)中小企业合作区的平台优势,引导宁波工业小企业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国际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林.“中国制造2025”下宁波制造业协同创新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特区经济,2017(9):38-40.
[2]刘亚斐等.京津冀旅游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8(9):105-112.
[3]唐新贵.宁波工业小企业发展活力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4]陈晓红,解海涛.基于“四主体动态模型”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37-43.
[5]侯二秀,石晶.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综述[J].中国管理科学,2015 (11):711-716.
[6]谢远锐.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及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13.
[7]张慧民.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选择[J].人民论坛,2016(5):77-79.
[8]宁波市人民政府. “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甬党办〔2016〕84号)[EB/OL]. http://www.nbeic.gov.cn/art/2017/8/15/art_7483_1305525.html.
(责任编辑:郭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