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有效率评价
2019-09-17张静
张静
德州市武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德州 253300
子宫肌瘤为一种常见女性的生殖系统性肿瘤,该 疾病的特点是具有雌性激素受体的依赖性,同时也表现出孕激素的受体依赖性现[1]。近几年来[2-3],该疾病发病趋势已经呈现低龄化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发生排便困难、腰酸、尿频等症状;且该疾病极有可能会引发不孕症,对患者身心的健康均会造成较大影响,需要进行及时治疗[4-5]。该文择取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12月—2018年3月,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上述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研究组中患者年龄均在22~40 岁间,平均年龄是(30.3±3.4)岁,体质量在 45~70 kg 间,平均体质量为(63.2±2.2)kg,病程均在 7~60个月,平均病程在(33.7±12.8)个月,其中已生育患者有43例,未生育患者有7例,单发肌瘤患者有40例,多发肌瘤患者有10例,患者肌瘤的直径均在2~9 cm,平均直径是(5.4±2.1)cm;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均在20~39)岁间,平均年龄是(29.7±3.0)岁,体质量在 44~70 kg 间,平均体质量为(61.8±2.2)kg,病程均在 6~59 个月,平均病程在(34.1±11.3)个月,其中已生育患者有44例,未生育患者有6例,单发肌瘤患者有39例,多发肌瘤患者有11例,患者肌瘤的直径均在1~8 cm,平均直径是(5.1±1.4)cm。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经期后的3~5 d进行手术,在手术前使用超声检测仪对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各项常规术前检查,要排除手术的禁忌证类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术,全麻后,按照子宫肌瘤的剔除术进行常规措施的手术。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子宫动脉的栓塞术,具体措施如下,患者取平卧位,常规进行消毒铺巾之后,在局麻的作用下,进行右侧股动脉的穿刺,使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然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髂内髂外的动脉及分支情况,同时进行子宫动脉造影,观察患者子宫动脉开口和肌瘤血供的情况。在静脉的实质期可以观察流体染色的状况,在双侧子宫的动脉处使用500~700 μm的微球颗粒及明胶海绵开始子宫栓塞。在手术中,尽可能的保护子宫的重要血管,经造影发现子宫动脉的分支发生闭塞时,瘤体的染色会消失。手术结束后进行加压包扎,使右下肢开始24 h绝对制动,放置24 h留尿管。在此期间关注患者体温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下肢的皮肤温度和颜色触觉、足背动脉等方面情况,观察其穿刺点处有没有水肿、渗血,询问患者是否有下腹疼痛,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尿管的引流情况,通过患者疼痛程度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随访[6-7]。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平均的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变化、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泌乳素(PRL)、促卵泡的生成素(FSH)、促黄体的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变化。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是计量资料(±s),应进行t检验;而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计数资料,应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n(%)]
2.2 两组患者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I、RI及V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研究组患者的 PI、RI及 Vm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分析(±s)
?
2.3 两组患者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RL、FSH、LH、E2及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LH、FSH、PRL指标均显著的较对照组低,而E2则明显的较对照组高,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分析(±s)
表3 两组患者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分析(±s)
组别时间P(n m o l/L)E 2(n g/L)L H(I U/L)F S H(I U/L) P R L(n g/L)对照组(n=5 0)研究组(n=5 0)术前术后一年术前术后一年t值术前P值术前t值术后P值术后4.9 2±1.2 8 1 0.9 2±4.0 3 4.8 9±1.3 1 4.7 3±1.2 4 0.1 1 5 8 0.9 0 8 0 1 0.3 8 0 7 0.0 0 0 0 1 1 1.3 7±4 1.1 4 8 3.4 3±1 6.2 3 1 1 2.3 1±5 0.2 4 1 1 0.2 8±1 4.3 9 0.1 0 2 4 0.9 1 8 7 8.7 5 3 0 0.0 0 0 0 6.1 3±2.2 4 1 1.2 3±3.3 5 6.0 2±2.3 8 6.5 8±1.2 8 0.2 3 8 0 0.8 1 2 4 9.1 6 8 6 0.0 0 0 0 7.3 2±2.0 9 1 2.3 7±2.1 4 7.2 8±1.8 9 7.3 4±1.3 5 0.1 0 0 4 0.9 2 0 3 1 4.0 5 7 0 0.0 0 0 0 1 3.7 4±3.4 8 2 1.3 6±6.8 3 1 3.6 8±2.9 2 1 4.3 7±2.3 0 0.0 9 3 4 0.9 2 5 8 6.8 5 8 3 0.0 0 0 0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来源子宫肌肉层的平滑肌细胞良性肿瘤,目前其病因并没有明确,且内科药物也无法起到根治的效果,临床上常使用手术疗法治疗子宫肌瘤[8-9]。但是子宫的切除术切断子宫动脉的上行支卵巢的支动脉,断绝了卵巢供血的来源,使得卵巢静脉的回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术已经成为了当前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的手术方案[10]。
子宫动脉栓塞术为一种介入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其可以保证子宫的完整性,且不会破坏患者侧支的血管网,通过向其永久性的注入栓塞微粒来阻断其肌瘤的血液供给,促使子宫肌瘤发生坏死、变性、缺血等[11-12]。相关研究表明[13],子宫肌瘤动脉的介入栓塞术操作较为简便,且出血较少,创伤性较小,极易被患者接纳,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该文发现,①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术后一年,研究组患者的PI、RI及Vm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中PI及RI与术前的接近,这说明血管弹性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而Vm虽然升高,但还没有恢复正常,这可能和栓塞期间的子宫血供的减少有关。相关研究中,RI、PI及Vm分别是(0.740±0.053)、(1.700±0.224)、(33.78±13.29)cm/s,与该研究相近;③对于栓塞术对于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组患者的P、LH、FSH、PRL指标均显著的较对照组低,而E2则明显的较对照组高,说明栓塞术对于卵巢功能的远期影响是较小的。
综上所述,与子宫肌瘤的剔除术相比,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操作方便简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也较小,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