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CT、MR影像诊断效果研究

2019-09-17陶文静

系统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母细胞脑血管灵敏度

陶文静

单县东大医院CT室,山东单县 274300

血管母细胞瘤是脑神经与脊髓神经区域所产生的一种高度血管分化的良性肿瘤。在脑中,几乎病灶都发生于整个脑部的后下部,随着血管母细胞瘤的生长,日益增加的肿瘤也会对脑部进行压迫,从而产生某些神经学症状,包括头痛、感觉丧失、平衡协调问题等。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病程时间较短,缺乏特异性,定性诊断难度较大。通过CT的辅助诊断后,基本可以确定疾病类型等。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MR得到了广泛使用,该文也将围绕两种不同方案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展开分析,选择了2016年8月—2017年8月的5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54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CT组与MR组两组,每组27例。CT组中男性11 例,女性 16 例,年龄 36~74 岁,平均年龄(53.0±3.6)岁;MR组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 35~72岁,平均年龄(52.8±3.4)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后,出现平衡感差等临床症状,且部分患者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免疫功能疾病、精神疾病、孕产妇与妊娠者。该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展开,患者与家属均知晓该次研究工作,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一组行CT扫描,使用64排螺旋扫描仪,进行平扫与注射碘伏醇增强扫描。另一组行MR扫描,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平扫平与顺磁性造影剂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 T1WI、T2WI、矢状位、冠状位增强扫描等[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影像学结果方面的特征,分析两组诊断的结果,统计特异度、灵敏度和诊断准确性。其中特异度为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真阴性人数)×100.0%,灵敏度为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0%。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CT组在特异度、灵敏度与诊断准确率上均要低于MR组。特异度方面,MR组为85.2%,而CT组为74.1%;在灵敏度方面,MR组的92.6%要优于CT组的70.4%;在诊断准确率方面,MR组的92.6%同样要高于CT组的66.7%。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MR组中主要表现为圆形大囊小结节型,边缘光滑且界限清晰,TI现实囊液信号均匀,囊内信号略低,其中有少数患者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与团块状分布。CT组中主要表现为囊性区密度高于脑脊液,实质内核中央出现部分低密度坏死区域。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CT组与MR组在影像学结果方面的数据对比[n(%)]

3 讨论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且女性患者数量一般比男性患者多。由于该疾病在患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患者忽略,一旦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如头晕、颅内高压等,往往已经进入了疾病的发展状态中,经过术中病理也表现出多血管与鲜红色的特征[2]。基于这一原因,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工作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后期治疗与预后恢复工作。对于成人来说,除去基本的胶质瘤外,还需要考虑到血管母细胞瘤的可能性,如果发现有血管瘤,通过CT辅助扫描诊断或定位可以获取结果[3]。一般情况下CT扫描实质型肿瘤会显示为类圆形不均匀密度的高密度影响,囊性者则表现为低密度,但边缘清晰程度会受到影响[4]。当前的主要治疗方案为确诊后的手术治疗,例如囊性者需要将全部肿瘤结节切除,手术范围根据肿瘤区域决定。

从该次研究的数据来看,两组患者在数据结果上存在差异,无论是特异性度、灵敏度还是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组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2%、92.6%以及92.6%,明显要高于CT组,这与郑红伟等[5]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用MR扫描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特异度为86.41%、灵敏度为90.66%以及诊断准确率为94.12%,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原因在于CT扫描能够更好地对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进行辅助诊断。但是在长期的诊断过程中,CT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缺陷,即无法对患者的脑内结构进行清晰成像,且受干扰程度严重,X射线辐射的危险仍然存在[6]。基于这一原因,临床上近年来针对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将MR扫描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推广[7]。而MR同样具有局限性,对于无法控制呼吸的患者来说,诊疗准确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8]。另一方面,CT诊断可以准确观察著实质内核中央的低密度坏死区域,而MR可以观察到囊肿边缘的光滑程度。例如在该次研究当中,TI现实囊液为低信号,T2显示囊液为高信号,囊内结节也为不均匀的高信号,对于表现为实质型患者可以起到准确的诊断作用。如果是囊性型患者来说,需要区分是多囊型、单囊型还是囊旁结节型等[9]。在肿瘤的不同阶段也会表现为不同形态,可以认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发展阶段在最后均为单囊型,此时肿瘤瘤体在发生囊变或坏死后进入最终阶段[10]。考虑其影响因素可能与通透性较好的毛细血管有关之外,还与囊性占位效应而导致局部静脉回流障碍有关[11]。可以看到,MR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患者术前进行准确诊断,从而为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相关学者[12]的研究中,也旨在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CT与MR影像特点,从而分辨出诊断的特异性。结果表明,CT和MR增强边缘明显强化,MR略长T1、长T2信号内还具有更长的T1与T2信号区,并检测出3例患者出现流空血管影。目前,在正确认识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特点前提之下,无论是大囊小结节还是小脑病变,增强实质部分会有显著强化,可以以此为基础展开合理诊断。但对于单纯囊性血管母细胞瘤,则需要考虑对微小的附壁结节进行有效诊断。

综上所述,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过程中,MR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加突出,漏诊情况控制较好,灵敏度与特异度有所保障,影像学结果表现清晰,可以成为今后相关疾病诊断的主要方式。

猜你喜欢

母细胞脑血管灵敏度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