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省会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2019-09-17张广海颜文静
张广海 颜文静
(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66100,山东青岛 )
1 休闲旅游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经济水平和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旅游需求逐渐从游览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休闲旅游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旅游方式,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此外,随着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日渐明显,我国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等城市旅游群,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城市,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教育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建立以济南为核心的旅游城市群成为山东省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因此,休闲旅游与城市群的结合成为两者共同发展的重要桥梁,济南省会城市群在山东省旅游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和城市区域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休闲旅游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阐释.从国外文献来看,具有现代意义的休闲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其主体以资产阶级贵族组成的小规模群体为主,后期大众休闲度假慢慢加入进来.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leisure tourism”在国外文献中并不常见,主要原因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休闲”与“旅游”常被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来研究,“休闲”旅游是相对于商务旅游而言的一切非事务性旅游,具有明显的中国情境色彩,因此在与国外研究对比时会有一定差异[1].国外文献中出现的相关词汇主要按照消遣性旅游和闲暇旅游的含义理解,其研究一方面集中在对游客休闲的偏好上,如Franziska Komossa等研究了不同消费群体对于户外休闲的偏好,以便进行户外空间景观格局的规划[2];另一方面也建立了相关评价指标,如Alexandra Toimil等人运用概率风险框架将海滩休闲价值的损失进行量化,进而为降低海滩休闲娱乐价值损失提供其他休闲娱乐选择[3].整体来看,国外对于休闲旅游的研究与休闲度假、景区观光、乡村建设、休闲需求等方面较为密切,主要针对资源的保护开发以及休闲度假景区的建设等方面展开,较国内而言,对于休闲城市本身的研究和定量化的休闲旅游发展水平测度较少.
从知网文献检测结果看,我国关于休闲旅游的研究兴起于2000年左右,于2013年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后相关研究数量达到峰值.我国关于休闲旅游的研究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休闲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如黄震方基于休闲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分类对江苏省常州市休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4];杨美霞认为应从休闲视角以体验价值、景点状况、旅游条件、旅游环境、服务质量为指标对城市休闲资源进行评价[5];徐冬冬、黄震方和张广海、张琳林分别从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休闲旅游资源分布进行研究[6],认为交通条件、资源禀赋、经济水平等因素会对休闲资源空间分布产生影响[7];二是就休闲旅游现状提出的对策分析,如胡英清指出休闲旅游发展趋于核心—边缘模式,游客多选择城市郊区和周边城市为出游目的地,对旅游产品和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8];王蔚提出山东省休闲旅游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政策保障方面的对策[9].
我国学者对城市群休闲旅游的研究也有上升趋势.刘少和等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休闲游憩带的规划建设和分布结构进行分析,为城市群休闲游憩带的建设提供建议对策[10];翁钢民等以定量方式对环京津城市群休闲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提出城市群休闲产业竞合发展的策略[11];耿建忠从休闲旅游条件、需求等方面论述了京津冀都市圈的休闲旅游规划[12];部分学者对休闲农业、休闲体育、休闲娱乐等休闲产业也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使其成为带动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式.
整体看,我国现有休闲旅游研究主要针对概念界定、休闲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以及评价展开,缺少对城市群中不同类型休闲旅游城市的细分和空间上区域互动发展建议.本文以济南省会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济南省会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判断,从而提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休闲旅游的策略建议,推动建立以大中城市带动中小型城市休闲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模式.
2 济南省会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状况
2.1济南省会城市群概念界定从以往研究文献来看,关于济南省会城市群的范围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张伟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按照区域内经济联动关系将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界定为以济南为核心,以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六座城市为依托组成的城市群[13];在2017年获批的《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中,提出了“双核、四带、六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其中济南和青岛为双核,以城镇密集程度为依据将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作为一区,遂形成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六座城市组成的济南城镇规划圈;孙淑荣、梅青首先根据一小时车程所能达到的范围划定“1小时旅游经济圈”,即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七座城市,再考察距济南150 km到200 km范围内优质资源城市,将济宁和曲阜纳入其中,形成由九座城市组成的济南省会城市群旅游圈[14].在本文的研究中,根据地理范围的考察和休闲旅游发展状况的初步判断,拟借鉴孙淑荣、梅青的概念界定,将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济宁(包括曲阜)八座城市定义为济南省会城市群(如图1所示).
图1 济南省会城市群区域简图
2.2济南省会城市群休闲功能概况休闲功能主要指城市休闲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休闲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还包括城市休闲产业的规模优势度与集聚度[15].济南以“泉”闻名天下,是一座拥有山、泉、湖、河的城市,3A级以上景区29处,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济南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民俗,如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明湖荷花节等特色民俗活动,同时政府也积极参与城市休闲项目的打造,推进西营镇、柳埠镇等地乡村旅游建设,打造以老城区为核心的慢生活街区,这些条件为济南市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使济南成为宜居城市和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泰安为鲁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2016年游客接待总量达6 239万余人,泰山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开发的“封禅大典”等演艺节目广受好评,此外泰安市民还享有办理登山证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泰安市城乡居民休闲旅游的发展;济宁是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孔、孟庙、颜庙等丰富的儒家文化遗产以及微山湖、尼山等自然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景区环境为休闲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淄博为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工业城市,所属临淄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周村古城、蒲松龄故居、潭溪山等休闲旅游资源,文化馆、博物馆等资源丰富,休闲旅游构成要素丰富多样;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独具“江北水城”特色,是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光岳楼、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打造了集温泉体验和乡村文化为一体的景区,为本地和外地游客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休闲旅游场所;莱芜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为山东省会副中心,山水宜居城市,拥有龙山风景区、雪野旅游区、莲花山风景区、华山森林公园等休闲旅游景区,具有较大的环境优势;滨州地处“两区两圈”叠加地带,历史文化悠久,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孙子兵法城、孙子故园、鹤伴山国家森林公馆等著名旅游景点,休闲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德州为鲁西北、冀东南的交通枢纽,以新能源产业为特色,拥有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乐陵万亩枣林风景区、欧乐堡梦幻世界等休闲旅游景点,还有德州扒鸡及乐陵金丝小枣等特色饮食.综上所述,济南省会城市群各城市休闲资源差异较大,除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展休闲旅游外,各城市在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产业的聚集方面也各具优势,休闲旅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3 济南省会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水平测度的实证分析
3.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济南省会城市群中8个城市休闲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研究.首先利用SPSS 20.0对休闲旅游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对因子分析法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其次根据旋转后的成份矩阵对指标进行划分,提取反映休闲旅游发展水平的公因子,根据成份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各城市总得分进行排名,最后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济南省会城市群按照休闲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等级划分.
3.2指标选取张广海等通过休闲功能实力、居民休闲需求、休闲环境质量、休闲经济基础、休闲公共服务5方面构建评价地区休闲化水平的指标体系[15].曹新向将城市休闲系统分为城市休闲需求、休闲场所及设施和政府、经济组织、环境三部分,其中,城市需求来自于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休闲场所及设施包括休闲场所及活动、服务及基础设施,政府、经济组织、环境包括政府和相关企业[16].Lee认为高质量的休闲环境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的场所,为休闲需要创造机会[17].本文按照指标选取的可行性、代表性、可获取性原则,参考上述学者对休闲旅游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拟选取休闲旅游资源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第三产业投资、游客接待总量、城市旅游消费总额、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7个指标为城市休闲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
休闲旅游资源可以界定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人们的休闲活动产生吸引力,可以为休闲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4].按照资源性质和休闲方式为划分标准,休闲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观赏类、文化类、康体类、娱乐类及度假类.其中观赏类休闲旅游资源是指以休闲观光为主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或人文风景区、文化民俗村等;文化类休闲旅游资源主要指以文化遗产、艺术为依托的休闲资源,包括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康体类休闲旅游资源主要指以公共休闲、健身、保养为依托的休闲资源,包括体育馆、城市公园、按摩店、美容院、疗养院等;娱乐类休闲旅游资源主要以餐饮、娱乐、购物为依托,包括美食街、特色餐厅、主题公园、游乐场、购物中心、电影院等;度假类休闲旅游资源主要指以休闲度假区和度假酒店为依托的休闲资源.
其中休闲旅游资源数量包括前文所划分的观赏类、文化类、康体类、娱乐类及度假类休闲旅游资源的数量,代表了城市休闲实力;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城市整体经济基础;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代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以上三个指标构成城市休闲系统中的休闲场所及设施.第三产业以服务性产业为主,大多数可为旅游业所用,因此第三产业投资可以代表政府对于旅游及其辅助产业的投入状况,人均绿地面积代表了休闲环境质量,两者构成城市休闲系统中的政府、经济组织和环境.游客接待总量及城市旅游消费总额代表城市旅游吸引力及旅游业发展水平,两者构成城市休闲系统中的城市休闲需求.具体如表1所示.
3.3数据来源在数据收集上,按照数量对济南省会城市群各类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初步统计.由于牵涉资源类型过于繁杂,本次统计选取各类型休闲旅游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资源类型作为统计对象,观赏类休闲旅游资源以5A、4A、3A级景区数量为指标,文化类休闲旅游资源以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数量为指标,康体类休闲旅游资源以城市公园、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为指标,娱乐类休闲旅游资源以购物中心、主题乐园、游乐场、电影院数量为指标,度假类休闲旅游资源以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4星级以上酒店数量为指标.其中需要解释的是,娱乐休闲旅游资源中购物中心数量参考百度地图等网络软件显示数量综合统计,主题乐园、游乐场数量依据携程等旅游网站数量统计,电影院数量以支付宝、美团等软件中显示的最大影院数量为准;普通高校一般均含有体育馆,且进出没有限制,因此可以作为城市康体休闲资源的代表[7],其数量以城市统计公报为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中各城市绿地面积与城市户籍人口之比计算获得.其余统计指标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地方旅游局官网、地方统计局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
表1 济南省会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水平测度指标名称
3.4检验因子分析法本文选取指标的初始单位及其含义不同,相互之间不存在可比性,因此需要首先运用SPSS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检验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因子分析的模型.因子分析具有可行性的主要依据是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其中,KMO检验用于比较变量间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KMO取值量是在0和1之间,Kaiser给出了常用的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KMO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原有变量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是以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主要用于检验数据的分布及各个变量间的独立情况,在SPSS中如果Sig小于0.05,则说明因子的相关系数矩阵为非正定矩阵,各变量有相关性,可以做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检验
如表2所示,KMO值为0.713;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本文选取的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3.5提取公因子首先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公因子的个数,从表3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951%.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提取前两个因子作为公因子.由图2碎石图可见,前两个公因子的走势较为陡峭,往后则趋于平缓,代表前两个公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变量.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其次按照旋转方法获得旋转成分矩阵,确定每个公因子中变量的载荷系数.如表4所示,第一个公因子中:休闲旅游资源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第三产业投资、城市旅游消费总额、游客接待总量载荷系数较大,因此将第一个公因子命名为休闲旅游需求、资源及经济因子;第二个公因子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载荷系数较大,因此将第二个公因子命名为休闲旅游环境因子.由上述2个公因子概括出7个指标的含义和特征.
图2 碎石图
成份1成份2Zscore:X1-休闲旅游资源数量(个).983.048Zscore:X2-地区生产总值(亿元).954-.138Zscore:X3-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万人).874.251Zscore:X4-第三产业投资(亿元).981-.113Zscore:X5-游客接待总量(万).903-.176Zscore:X6-城市旅游消费总额(亿元).956-.068Zscore:X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049.985
3.6计算各城市公因子得分确定上述两公因子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法分析,得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5所示.
表5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表5中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各因子得分,得出表6所示结果.
F1=0.188×X1+0.175×X2+0.176×X3+0.181×X4+0.164×X5+0.178×X6+0.033×X7
F2=0.086×X1-0.086×X2+0.267×X3-0.061×X4-0.122×X5+0.022×X6+0.900×X7
4 基于聚类分析的济南省会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水平测度
根据图3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济南省会城市群分为三类休闲旅游城市.
表6 济南省会城市群各城市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
图3 济南省会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第一类为强休闲型旅游城市,即济南.济南市各因子得分均为第一,综合排名第一,综合得分约为34 290,远高于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平均水平9 573分.济南市在休闲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总量、旅游消费总额、城市公共交通及休闲环境等因子方面均有明显优势,笔者分析一方面由于济南作为山东省政治和经济中心,在政府投资和经济建设等方面较为完善,休闲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加上依托于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使济南在整体休闲旅游发展上具有绝对优势;另一方面,济南位于济南省会城市群的核心,市内强大的公共交通网络和城市间便利的道路基础设施使济南与周边城市区域互动更加便利,休闲旅游市场和休闲需求进一步扩大.
第二类为中休闲型旅游城市,包括淄博、济宁、泰安,综合排名分别为第二、三、四,综合得分分别约为8 472、7 593、4 987,济宁、淄博、泰安三市在休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休闲旅游发展整体情况略逊于济南,其中淄博和济宁在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上略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泰安则与山东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泰安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总额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休闲旅游环境较为舒适,但是在统计指标中,泰安市文化类、康体类、娱乐类、度假类休闲旅游资源数量较少,侧面反映了泰安休闲旅游以观赏性休闲方式为主,在对经济基础要求较高的其他休闲旅游方式上建设和投入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泰安旅游产品开发集中在泰山及其衍生产品方面,外来游客消费大量集中在景区门票和餐饮住宿上,其文化旅游商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纪念和收藏价值不高[18],缺少对泰山之外其他休闲旅游资源的需求,过夜游或深度游较少;二是泰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相对略低,在城市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地和外地游客的出行.此外,济宁作为孔孟之乡也是山东省旅游的品牌之一,休闲旅游资源数量和第三产业投资位居第二,表明济宁市休闲旅游资源供给水平较高,政府对于休闲旅游建设的扶持力度也较大,从其他因子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济宁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较为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较强、旅游消费需求也较为旺盛,但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相对较低,休闲旅游环境亟待加强,因此整体上处于济南省会城市群的中游地位;淄博除休闲环境因子外其他方面与济宁大致相当,但是淄博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次于第一名莱芜,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休闲旅游环境,因此在中休闲型旅游城市中处于较高排名.
第三类为弱休闲型旅游城市,包括聊城、莱芜、滨州、德州,综合排名分别为第五、六、七、八,综合得分分别为2 797、2 753、2 503、2 012,四市在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上远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就休闲旅游资源禀赋、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投资而言,聊城、滨州、德州相差无几,而莱芜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但莱芜市城市休闲环境质量较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济南省会城市群中居于最高水平,因此在综合排名中地位有所上升.德州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休闲环境质量较差,在休闲资源数量、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投资等其他因子方面不具有明显竞争力,因此综合排名较低.
5 结 语
由上述分析可见,济南省会城市群休闲旅游发展水平大致分为强、中、弱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本文拟提出以下建议.
对于强休闲型旅游城市而言,面对较为完善的旅游市场,济南市应着力打造精品化与个性化的休闲旅游景区景点,对休闲旅游资源加以重视,在资源数量和质量上同步提升,建议重点发展如下三个休闲区:一是南部山区,应充分利用自然和文化环境,开发当地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民宿,为游客提供农事活动、风俗节庆、日常生活等休闲体验;二是以北至大明湖、南至泉城广场、西至趵突泉、东至黑虎泉为界的核心城区,应打造集观光、购物、餐饮、娱乐、疗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建设具有游客分流功能的商业综合体,以分散核心城区内芙蓉街、宽厚里等美食街的密集游客,提升游客休闲体验满意度;三是东部奥体中心,重点建设针对上班族和附近居民的休闲中心,应突出餐饮、娱乐、康体健身、商务办公的功能,通过对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旅游消费的进一步提升.此外,还应注意城市公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进,提高城市交通通达度;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地铁等轨道交通线路,提高旅游接待量,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互动,带动周边城市休闲旅游发展;加强城市绿化,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降低雾霾等恶劣天气的出现率,推进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缓慢增长,提高城市休闲环境质量.总之,强休闲型旅游城市应在现有的旅游基础上着力打造有针对性的高精尖休闲旅游产品,提升休闲旅游质量,完善休闲旅游功能,推动区域休闲旅游协调发展.
对于中休闲型旅游城市而言,往往存在城市休闲旅游资源与经济基础、旅游接待能力等方面不匹配的现象,如泰安市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此外在休闲旅游产品上还存在以下发展瓶颈:一是以观光为主的现有产品休闲功能差;二是休闲旅游景点规模较小且呈现点状分布,导致休闲旅游产品缺乏协作,空间关联度低,出现旅游景点各自为政的问题;三是旅游产品形象单一,市场认可度不高[19].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在休闲旅游资源方面应对各城市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开发,建设环城游憩带或开设休闲旅游专线,将分散在城市周边的休闲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加强休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休闲旅游产品质量,增加休闲旅游产品种类,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其次在旅游接待方面,加强对核心城区的建设,开发具有娱乐、餐饮、购物等休闲功能的商业街区,满足经济水平较高的市民及外来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消费质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应重点提升交通通达度,包括市内和城郊之间公共交通线路的增加;在政策扶持方面,应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投资预算,为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休闲环境质量方面,应加强城市绿化,注意环境保护,为游客提供健康绿色的休闲氛围,加快向强休闲型旅游城市看齐的步伐.
对于弱休闲型旅游城市,要在现有休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挖掘文化潜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休闲景区,以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为载体,开发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以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增加城市公园、图书馆等休闲资源的数量,满足城市内居民的休闲需要;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提高第三产业服务质量;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网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渐将休闲旅游市场扩大到省内乃至国内外;在休闲环境方面要打造宜居休闲城市,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休闲环境质量.
从休闲功能的区域协同发展角度来看,济南省会城市群应以济南市为核心,建立区域网络化旅游模式,在各城市间交界地带共同打造休闲旅游景区,实现资源与资金的相互补充;济宁、泰安等知名度较高的城市应加快国际化进程,吸引更多国际旅游者,为济南省会城市群注入广泛客源,以带动区域内休闲旅游的共同发展;德州、聊城等弱休闲型旅游城市应做好区域休闲旅游的辅助功能,为进行深度休闲游的旅游者提供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和休闲环境,实现区域内客流的有序转移以及休闲旅游产业的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