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对少儿足球技术的影响研究

2019-09-17张秀清

关键词:五人制足球比赛踢球

张秀清 孟 桦

(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50014,济南 )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5 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校园足球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大量学校积极响应,大力开展足球运动,但由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场地的局限,五人制足球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五人制足球比赛作为足球比赛的一个分支,具有场地小、得分高、触球和射门机会多以及攻守转换快等特点[1],因此在许多非正式比赛中被大量应用,尤其是在少儿比赛中.因此济南市足球协会要求济南市中小学或俱乐部按照年龄要求报名参加2018年度中国城市少儿足球比赛济南站的比赛,同时济南市足球协会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合理设置分组.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与十一人制足球竞赛规则有很大区别,而参与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对象大多为接触足球时间短的少年儿童,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战术和规则意识,因此本文对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的特殊部分进行研究.

1 研究对象

本文中以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比赛规则影响的足球技术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中国城市少儿足球比赛济南站中U10男子组和U10女子组的六场比赛作为调查对象(表1).

表1 中国城市少儿足球联赛济南站参赛队伍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五人制足球规则、足球技战术、足球运动为关键词搜索,选出与本文相关的硕士论文等36篇.同时查阅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归纳、总结,为本文提供论点支撑.

2.2录像观察分析法笔者从事中国城市少儿足球比赛裁判员的工作,因此对此次比赛进行录像,并通过回看录像并记录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对足球技术的影响.

2.3数理统计法对比赛分析的数据进行统计,进一步为本篇论文提供论点支撑.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与十一人制足球竞赛规则不同点概要本部分列出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2]与十一人制足球竞赛规则不同的部分[3](表2).

表2 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特殊点概要

3.2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对足球技术的影响

3.2.1 五人制比赛场地和队员人数的限制,增加了每个队员触球的机会 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中明确提出五人制足球比赛的比赛场地小、比赛用球的气压低、弹力小,并且室内足球有顶高限制,在本次比赛中的场地是笼式足球,当球触顶时,由最后触球的一方的对方发界外球恢复比赛.由于这些规则的限制,所以在五人制足球比赛中,长冲直吊的打法基本上不会出现,一般以地面战为主.同时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要求每个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5人,其中包括一名守门员.因此在比赛过程中参加比赛的每个队员都需要不断的跑位、接球、带球、传球、射门来制造好的得分机会,无形之中增加了每个队员的触球机会.

3.2.2 踢界外球的规则对足球技术的影响 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要求界外球应该把球放到球出界的边线上,或从这一点向外不超过0.25 m处,一只脚站在边线或者边线外的场地上.笔者在从事少儿比赛的裁判员工作时发现,大多数参赛队员对这一规则不是很了解,主要体现在队员发界外球时,其中一只脚会进场导致发球违例,当裁判员判罚违例之后,队员为了发界外球时不违例,通常会将支撑脚的选位后移,而不是将球放在球出界边线向外0.25 m处.通过观察2018中国城市少儿足球比赛济南站U10组的六场比赛发现,由于场地的限制,队员发界外球时一般将球放到边线上,用脚内侧踢球的方式将球发出,当面对对方球门发球时,为了不违例,所以支撑脚的选位非常的靠后,尤其是在女生的比赛中特别明显,支撑脚在球后大约0.25 m处,踢球时的重心前移至踢球脚上,形成了不正确的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动作.而正确的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动作应该是支撑脚应该踏在球的一侧,踢球时支撑脚的站位的前后位置会影响腿的摆幅以及出球方向.笔者以垂直于出球方向的球的后侧边缘划一条虚拟线,当支撑脚踏在球的一侧为正确动作,当支撑脚后移,踏在线后便视为错误动作为标准,通过观察六场比赛的录像,记录各队获得界外球的次数以及正确和错误动作的次数(表3).

表3 五人制比赛界外球次数统计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个极端,有的队伍正确动作比较多,但是有的队伍正确动作特别少,正确动作比例超过50%的队伍有7个,没有超过50%的队伍有6个,说明大约有一半的队员对规则内容不明确,也没有掌握正确的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分析正确动作比较高的队伍可以发现,首先,教练明显指导过界外球的发球方式,发球时面对出球方向,必须使用外侧脚作为支撑腿发界外球,或者支撑脚可以踩线来发界外球.其次,是出于战术目的,由于规则规定,界外球直接得分无效,因此发界外球时由两个队员发界外球,发球队员支撑脚的出球方向垂直于边线,支撑脚踩在线上用脚内侧轻推球的方式发界外球,然后由另一个队员直接射门.

分析正确动作比较低的队伍可以发现:首先,教练只告诉队员脚不要进场,但是没有具体传达给队员,怎样是正确的发球方式.其次,技术水平比较低的队员运用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动作还不成熟,多次发界外球时动作不正确,直接导致了技术动作的变形,主要表现踢界外球的时候,支撑脚后移0.25 m左右,重心移到踢球脚上,而当这个队员中圈开球时,也出现了相似的错误动作.因此研究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根据规则内容对少儿进行教学,帮助少儿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培养正确的足球技术动作,为少年儿童进一步学习足球打下良好的基础.

3.2.3 无越位的规则对足球技术的影响 越位规则是十一人制重要的规则之一,但是在五人制足球比赛中,则取消了越位规则,因此队员就有机会通过快速跑动或者运用速度优势提前跑至守门员前面来获得利益或者直接得分.通过反复观看比赛视频,记录进攻队员在不控球的情况下,提前跑至对方最后一个防守队员前的次数,同时统计在这个位置接到球后的进球数(表4).

表4 无球队员提前跑到守门员前的得分统计

单独分析队伍来看,民生大街小学就利用室内五人制竞赛规则中无越位的规则,在守门员前面安排一名队员,横向移动接球,然后完成射门;而小金小学的打法就是以传切配合为主,逐步渗透推进,利用技术的优势来得分.因此无越位的竞赛规则可以让教练员有针对的对队员进行足球技术的综合练习,提高队员在场上面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技术动作的能力,培养队员的无球跑动和空档接球意识,提高队员选择判断和反复接球的能力,从而总体上提高足球技术水平[4].同时对于少儿比赛来说,无越位的竞赛规则可以制造更多的进球,即使是比赛失利的一方也会有进球,这样可以增强队员参与足球比赛的兴趣,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们更加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

3.2.4 读秒规则对足球比赛的影响 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要求掷球门球、踢界外球、踢角球时不能超过4秒.而十一人制足球竞赛规则中则没有这个要求,因此可能会出现在双方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领先的一方在比分优势不大且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通过慢发球门球,界外球和角球来拖延时间,以此来获得比赛的胜利.五人制比赛这一特有的竞赛规则可以杜绝这样的情况,增加足球的净打时间,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对少年儿童来说,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机能和足球技战术水平,还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从小培养健康积极的体育竞赛精神.

4 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对足球运动的启示

4.1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对足球教练员的启示由于少儿的各项身体素质没有发育完全,因此针对少儿开展的足球比赛大多数为五人制足球比赛.因此校园足球教练员在日常学习和训练中,要主动学习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同时在足球训练中,合理运用规则进行训练,针对规则的内容,对特定比赛情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及时纠正在比赛中队员因为不理解规则而出现的错误的足球技术动作[5].同时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要教育学生尊重比赛、尊重裁判、尊重对手.提高足球技术的同时,培养规则意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足球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对足球裁判员的启示足球裁判员在执法年龄比较小的五人制比赛时,不仅仅是执法者的身份,更是充当了一名教育者的角色.首先,裁判员要熟悉竞赛规则,在比赛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则进行判罚.其次,在判罚后,可以对队员的犯规动作和违例作出适当的解释,并且告诉他们正确的规则,从小培养队员良好的规则意识,纠正队员在球场上的不正确的行为和动作,从而推动足球运动的良性发展[6].

4.3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对足球发展的启示五人制足球比赛作为足球比赛的一个分支,场地和人员都有变化,因此而制定出的室内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可以体现出根据场地和人员变化而作出的规则上的变化.由于五人制足球比赛应用在少儿比赛中比较多,因此,室内五人制的足球比赛规则符合少儿比赛的要求,可以在社区和学校进行推广和宣传,从而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五人制足球比赛踢球
精彩的足球比赛
踢球
小学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五人制足球在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平罗县五人制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学习、踢球两不误
足球比赛
足球比赛“排兵”里的布阵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七)
像梅西那样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