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以桐乡市为例

2019-09-17周伟国谭一音桐乡市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19年8期
关键词:行政村档案室街道

周伟国 钟 琴 谭一音/桐乡市档案馆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凸显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笔者认为,当前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对于真实记录农业农村发展状况,有效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前工作发展状况

桐乡市下辖8个镇、3个街道,176个行政村、34个社区,土地面积7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70万、新居民40多万。目前,全市有11个镇、街道档案室(馆),其中镇、街道档案馆4个;有行政村档案室176个,其中20个为省级示范行政村档案室,156个为嘉兴市规范化行政村档案室,164个行政村建成数字档案室;有社区档案室34个,其中17个达到省级示范社区档案室标准。通过坚持不懈开展乡镇档案“三集中”(档案集中、地点集中、人员集中)活动,从档案收集、整理等方面加强事前指导,同时通过省级目标管理认定、数字档案室创建等,镇、村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样板。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座谈等形式,详细了解全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主要存在“五个不够”。

一是事业发展不够平衡。从现有档案保管的条件来看,全市11镇、街道,176个行政村中,档案硬件建设投入不一、差距较大,难以满足档案保管所需,无法适应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有的镇、街道已经从“档案室”晋升成了“档案馆”,有的镇档案室只能满足基本的档案保管要求;有的村专门配置了档案密集架,有的村却连单独的档案室都没有办法保证。

二是人员配备不够合理。以桐乡市为例,从镇、街道一级档案员队伍的配备来看,有的镇、街道对档案工作还不够重视,在11个镇、街道中,档案员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有9人,其中2人临近退休,年龄整体偏大,且行政在编人员占比相对较低。从行政村来看,村档案员调整较为频繁,没有保持相对的稳定,档案专业基础知识较为缺乏。

三是运行管理不够规范。通过走访镇、村发现,条线人员档案意识还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和要求,工作告一段落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按照规定将材料移交给档案员保管归档,而是出于工作便利的考虑自行保管。这就使得档案的完整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是安全防范不够重视。从各方反馈的信息来看,有的镇、村在档案年度整理立卷过程中,图安逸、求简便的现象还是存在,没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有的档案员在没有进行初步整理、未全面掌握家底的情况下,将本镇或本村产生的文件材料直接交给档案服务外包公司整理扫描,且事前没有指定可控的工作场所、签订必要的保密协议,造成了档案安全的不可控。

五是利用服务不够高效。从镇、村档案利用记录来看,普遍存在着年度档案利用数量偏少、服务领域单一的特点,除了组织、人事方面档案利用相对较多之外,其他条线室藏档案利用普遍都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如何挖掘室藏资源信息,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发展方面,以及在主动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社会发展支招方面,案例就显得更加少见了。

分析上述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其一,档案事业发展缺乏规划。基于档案工作处于后道关口的特点,在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中,更多考虑的是面上工作的落实,是过程性具体措施的完成,很少把档案工作融入到整个农业农村工作大局中去谋划思考,进而忽视了档案软硬件设施重要性、必要性,导致现有档案工作水平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二,思想认识不够统一。有的领导片面地认为,档案工作就是管管几页纸,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没有什么挑战性,是一项轻松舒适的工作。在工作人员调整时,往往考虑的是让老同志担任档案员,作为其退休前的过渡性工作安排;有的单位人事安排不够慎重,频繁更换档案人员,忽视了档案的专业性、业务性及计算机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

其三,制度执行刚性不足。在一些农村基层单位,档案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尽管制定了相关档案管理制度,也构建了以单位专职档案员为主、条线兼职档案员为辅的档案工作网络,但是由于缺乏制度的刚性约束,加之整个外部环境对档案还不够重视,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其四,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很多镇、村档案员觉得档案服务外包是先干活后结账的活,工作中掌握主动权,如果有什么做得不满意的,损失的是外包服务公司,感觉到外包公司“伤不起”,用不着过多考虑档案安全问题。还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过度强调档案安全问题没有必要,总觉得不会那么凑巧,让自己就碰上了。

其五,激励关爱不够有力。镇、村行政工作完成后,条线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奖励;反观档案条线,一年到头,工作虽然也是忙忙碌碌,但是很难量化,难以表达,再怎么辛苦,都是默默无闻的活儿,加之岗位关注度低,报酬待遇少,激励奖励机制又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档案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做好工作的若干对策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面广量大,发展又很不平衡,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结合桐乡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要做到“五个要”。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顶层设计。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从“档案工作姓党”入手,强化党对档案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时,要将档案工作纳入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做到同步谋划、同步布置、同步落实、同步考核,做到党委政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大发展。

二要把握有利时机,加大工作力度。档案部门要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深入思考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现状、特点和规律,主动与农业农村部门对接,主动投入农业农村一线,以“三服务”为工作载体,积极发挥档案部门的工作能动性,不断提升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三要加强专题培训,提高工作技能。依托“互联网+档案”,有针对性地解决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的问题,通过“点对点”实现档案工作“传帮带”、答疑解惑“零距离”。同时,还要聚焦党委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热点焦点,每年举办“档案讲堂”,邀请省内外专家授课,确保每年不少于200人接受业务培训。

四要强化监督检查,严格业务标准。坚持档案年检、归档评查等常态化执法与专项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尤其要加强对档案服务外包公司的监督检查,以行政执法为手段推动监督管理见实效、档案质量有保证。同时要加强“回头看”工作,确保相关问题整改到位、落实到位。

五要注重队伍建设,增强组织活力。重视档案干部人员配备,各镇、街道在档案员调整时,要主动征求档案部门的意见,将一些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同志配备到档案工作岗位,加强岗位锻炼培养,对年度档案工作成效明显的,要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激励,不断提高基层档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要充分考虑干部的上升空间,对成绩特别突出的,还要给予提拔重用。

猜你喜欢

行政村档案室街道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勘测设计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探讨
热闹的街道
加强综合档案室基础性工作建设初探
街道生活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风居住的街道
世界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