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游戏融入乡土文化主题活动的实践探索
2019-09-16王惠玲许淑美
王惠玲 许淑美
摘 要:以丰富有趣的主题形式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的乡土文化主题活动,有利于拓宽幼儿的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文章在分析角美镇乡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如何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乡土主题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究。
关键词:乡土文化主题活动;闽南民间游戏;实践探究
作者简介:王惠玲,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实验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许淑美,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实验幼儿园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学。(福建 漳州 363000)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7-0125-02
民间游戏具有种类繁多、趣味性强的特点,简单易学且易于开展,用常见物品就可使游戏开展起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高科技的玩具正成为新宠,许多传统的民间游戏逐渐被淡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要多开展一些传统游戏”。从2015年至今,笔者经过四年的努力,以主题的形式对乡土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开展了一系列如“家乡的古厝”“家乡的农作物”“家乡的桥”“花田美事”等乡土文化主题活动,并尝试在乡土主题活动中融入闽南民间游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其中,中班主题活动“家乡的古厝”是将闽南民间游戏成功融入乡土文化主题活动并且形成了特色的典型例子。
一、深入挖掘乡土资源,确定特色乡土文化活动主题
角美镇是著名侨乡和台胞故里,有我国邮政史上“第一间民间国际邮局”之称的天一总局,有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大手笔”曾氏番仔楼,有始创于明崇祯年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美糕……角美镇乡土文化气息浓郁,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笔者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乡土文化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学闽南话,玩闽南民间游戏,了解闽南传统习俗,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指南》提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根据《指南》精神,可以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事先组织教师到天一总局、曾氏番仔楼进行前期调研,让教师对古迹有更深刻的了解。然后,教师根据“我住的厝”和“我周围的古厝”两个子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当地的民间游戏巧妙地融入主题活动。
1. 结合当地传统节日,开展闽南民间游戏。例如,在新年来临之际,教唱童谣《新年歌》,让幼儿两两结伴,边吟诵童谣边玩拍手游戏;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唱学生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如《扒龙船》:“五月节,扒龙船,大人孩子哗哗滚……”通过组织闽南童谣亲子传唱与合唱活动,营造家园共育的学习氛围;开展“亲子扒龙船”比赛的民间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闽南端午节的习俗,感受划龙舟比赛的热闹场景。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闽南童谣的歌唱兴趣,增强幼儿对闽南语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也增进了亲子之情。
2. 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开展闽南民间游戏。木偶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国乡土艺术的瑰宝。在“好看的木偶戏”主题活动中,幼儿园邀请了龙海市木偶剧团为全园300多名幼儿进行精彩的木偶剧表演。剧团用幼儿喜爱的闽南语表演《快板书》《母子情》《武松打虎》等剧目,鼓励幼儿一起学习木偶表演。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如“我会制作木偶”主题活动包含“设计木偶服饰”“装饰木偶”“亲子制作木偶”等游戏,“我会表演木偶”等主题活动包含“母子情”“我家惦白礁”等民间游戏。幼儿在制作木偶、表演木偶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传承了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等美德。
3. 亲子合作,共玩闽南民间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育者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富有地域特色的木偶、布袋偶、动物手偶。幼儿用亲子制作完成的木偶进行别开生面的亲子表演游戏“母子情”。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克服胆怯、获得自信、增长耐性,同时也传承了闽南民间文化遗产,增进了亲子感情。
在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将闽南民间游戏有效融入乡土主题活动。幼儿通过“说说、唱唱、拍拍、画画”等多种个性化游戏活动,与本土文化进行亲密接触,用富有鲜明个性的表达方式诠释自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二、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主题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研讨与实践,幼儿园在主题区域活动中巧妙融入闽南民间游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闽南特色的主题区域活动。
1. 以不同风格的闽南古厝为原型,创设适宜的主题区域环境。蒙台梭利曾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可见,区域环境的创设是开展区域游戏的基础,是幼儿游戏成功开展的前提。与幼儿共同创设具有闽南特色文化氛围的游戏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浓郁乡土文化的熏陶。
例如,中一班构建的是闽南普通民居“古厝人家”:古香古色的农家红砖厝小庭院内摆放着富有乡土特色的竹桌竹椅、茶壶、石磨、石臼等,吸引幼儿认识闽南农村生活特色,体验闽南人家的生活情景;中二班创设的是“天一总局”邮寄格局,其中既有古代寄信寄物窗口,又有现代邮局及一系列的邮递流程图,幼儿既了解了邮局的发展史,又感受到现代通讯的便利;中三班则再现了“曾氏番仔楼”的主体建筑和民间游戏场景,如在走廊设置跳格子、丢沙包、弹弹珠等,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这些充满乡土特色的区域环境,为幼儿区域游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顺利开展闽南民间区域游戏打好基础。
2. 以闽南民间游戏为素材,开展主题区域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向家长广泛征集传统闽南民间游戏,勾起家长的美好童年回忆,鼓励家长献谋献策,收集游戏资料。幼儿园与幼儿共同选择有趣的民间游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区域游戏:①闽南生活区——“古厝人家”:剥花生,磨豆浆,制作元宵丸、红龟粿、东美糕等食品。②木偶表演区:演唱《母子情》《天黑黑》《我兜惦白礁》等歌曲。③民间游戏区:翻绳、丢沙包、弹弹珠、挑小棍。④户外体能区:跳格子、跳长绳、舞龙、划龙舟、打陀螺等。⑤角色游戏区:模拟学习写批、寄批、寄物品。
丰富多彩的主题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活动环境和素材,打破了以往常规做法,采取平行跨班的形式,能促使幼儿主动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通过观察、交流、分享、讨论等方式,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社会交往等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参观家乡名胜古迹、了解家乡风土人情、学习本土特色文化等乡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开拓了幼儿视野。通过乡土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的闽南语都有进步并会用闽南语表演,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形成特色乡土主题活动,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乡土主题课程,开展生动活泼的具有特色的區域游戏,有益于家园共建,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水平发展,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让环境成为幼儿的“舞台”[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8).
[2] 张静.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体现[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8).
责任编辑 袁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