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9-09-16黄志明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性核心素养

摘   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指引,帮助学生夯实地理基础知识,提升地理人文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文章在分析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生活化的导入方式、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以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黄志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二中学教务处主任,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及地理教育。(福建  福州  35050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7-0053-02

当前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最终目的,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要转变仅传授知识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组成,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综合能力,形成特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拥有学以致用的能力。简而言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相应的地理人文素养。

1. 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高中地理知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这两类知识的学习重难点各有侧重,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教师要研读课本,分析并明确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收集、分析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内容结构严谨,许多地理知识和规律都需要经过严谨的逻辑思考才能得以掌握。因此,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地球表面及其地理现象、规律、原理是重难点内容,这些知识内容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地图绘制能力和识图能力。地图绘制能力和识图能力最能体现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学生不仅要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基础的识图能力,还要具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对此要予以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1. 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来源于生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地理知识,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高中地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师教学的生活性越强,越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对教学质量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积极挖掘生活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运用生活化的引导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将生活问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例如,在教学“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时,学生对“区位”这一概念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方式进行新知导入:201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绿豆涨价为“豆你玩”,大蒜涨价为“蒜你狠”,要求学生思考“农产品涨价,对农业有哪些影響”。风趣幽默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讲述“区位”这一概念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校周边的公路、社区和商场等的分布情况,向学生解释“区位”概念。将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地图运用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2. 通过实验观察和问题探讨,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能力。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体现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人与地理的关系,关注地理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夯实地理学习基础。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较易操作的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快速明确即将要学习的内容:

(1)大水杯装满热水,让学生观察水杯,学生看到热水在冒烟,引出“地面上的水蒸发后会成为大气中的水”这一知识点。

(2)要求学生思考“大气中的水会流向哪里”(大气中的水会降落在地面),引出“自然界的水循环”。

(3)要求学生判断“井水不犯河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谚语是否正确,思考“黄河奔流到海里会不会复返”。

在导入过程中,通过实验观察和问题探讨,加强自然现象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增强他们的地理综合能力,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3. 运用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系统、完整地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地理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和解决方法入手进行全面分析,再让学生通过分析明确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层层深入的拓展学习中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又如,在“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以荒漠化产生原因及其影响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拓展了解西北人民防治荒漠化的工程经验和采取的有效措施,理解生物治沙的重要意义。

三、结语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生正处于关键的学习时期,在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苏丽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3).

[2] 王友龙.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核心素养教学的方法[J].中国教师,2018,(S2).

[3] 赵晓龙.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J].中国教师,2018,(S2).

责任编辑 袁静琴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有效性核心素养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