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言教令,顺其自然”教育观下的儿童美术活动基地

2019-09-16马辉赵申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色彩美术儿童

马辉 赵申

编者按: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儿童美术教育更加指向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体验,指向儿童综合素养的发展。但从目前儿童美术教育模式,尤其是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来看,依然存在对速成技巧、评比考核等方面的追捧,浇灭了儿童创造力的幼苗,压抑了儿童天生对线条、色彩、空间和美的感悟力和表现力。基于以上矛盾,笔者也在思考:在儿童美术活动中如何创设艺术互动性与教育性兼容的环境?教师如何把握教与不教的尺度?如何在美术游戏中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等问题。早就听说过珠海南色美术活动基地(以下简称“南色”),他们二十年的不断磨炼、创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美术实践之路。带着思考,笔者于2019年初走进了南色。

一、不言教令,顺其自然:儿童美术教育全新的内涵

南色不仅向儿童传递美术知识、美术技法,而且更加注重将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方式,发展儿童的精神和人格,弥补儿童情感教育的缺憾。南色倡导的“不言教令,顺其自然”的儿童美术教育观,其特点是以“解放儿童”为起点,从儿童的“年龄阶段特征”入手,让更多的儿童回到自然中,视美术活动为“游戏”,为“工作”。这种美术教育观主张不强化,不加速儿童的成长,不套用旧式的条条框框控制儿童的发展,以减轻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心理负荷。对比而言,这与江苏省课程游戏化中“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如出一辙。

笔者在与南色的创始人张笑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所主张的儿童美术教育,首先反对将一个美术教育者定义为“教师”。因为美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对美的意识。他认为孩子美术的技法是可以教的,但对美的感知是不能教给的,只能进行引导和影响,在“教与不教之间”开启儿童自己的感官。而成人所要做的,则是在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应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启发他们的独特性,并开放地接纳他们个性化“美术符号”的表现,敏锐地去意会这些符号背后的精神寓意。所以,南色美术活动基地倡导的是“不言教令,顺其自然”的儿童美术教育观,不是教儿童“东西”,而是引导儿童看“世界”。要把儿童从成人的语境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坐在充满美感的环境中,在艺术家的引导下,在学员、家庭、社区共同的参与下,自信、自然地表达自己对于美的见解和洞察,在纯真的创作中感知到一个广阔的整体世界,而不是仅仅通过各种技术将儿童固定在图画中的狭窄部分。

二、视觉冲击:色彩丰富的环境与极简的工作台

走近南色,笔者就被室内丰富的色彩布局和极简的工作台所吸引。南色在空间创设上极具色彩的张力,从天花板到地面,每个角落都包裹着缤纷绚烂的色彩,如连接楼层之间的全红色楼梯扶手、暖暗色调相结合的布缀装饰、红色的材料橱柜与吊顶,无不对儿童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冲击。在南色,一方空间、一个角落都可以给儿童传达不同的视觉信息,或丰富、或斑斓、或怪异、或明亮,引导儿童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去幻想,并勇于行动起来,把视觉捕捉到的信息尽快熔化,使之成为舒展身心的艺术滋味。与色彩丰富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极简的儿童工作台,工作台长而宽阔,并没有过多的色彩装饰,只是摆放不同的美工材料,供儿童尽情而单纯地操作。

三、轻声细语:静态物体的分离与组合

南色美术活动基地里的一堆堆造型、一片片色彩都营造出让儿童去感受的空间。活动基地一楼为博物馆,供儿童陈列美术作品或欣赏作品使用。二楼为儿童操作区,操作区分有陶泥区、颜料区、木工区、布艺区,等等。这些区域或被垂下的布条精心隔开,或被摆放材料的橱柜自然分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工作区域。儿童在这些“轻声细语”的空间区域里,用心触摸静态物体的分离与组合,生成与破裂,在或明或暗的链接中与空间不期而遇,目光与空间频繁碰撞出想象和创造的光芒。

四、多元的材料:指尖与心灵沟通的艺术

令笔者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南色里投放的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種质地的材料,如柔软缠绵的线团、平滑光洁的纸张、繁星洒落般的纽扣、尖锐闪亮的螺丝钉、辗转弯曲的绳索,甚至是常人眼里的垃圾——布头、木块、陶土、树叶、钉子、吸管等。一不留神,都变成了孩子们表达内心世界的符号,这些低结构的操作材料是儿童创作的灵感,是表现的载体,是个性的抒发。但多到令人目不暇接的材料,绝非杂乱无章,而是被整齐地堆放在儿童工作台或材料柜上,由材料建构起来的环境兼具艺术性和教育性。

孩子们选择工作区中的材料,愉快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进行重叠、堆积、编织、勾勒,重新感受色彩和造型。他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最后的才思泉涌,一件件艺术品渐渐成型。在这里他们不用担心做错什么,因为做出的任何东西都是儿童所独有的。

五、想象与创造:在过程中追求纯粹的教育

笔者在参观南色的过程中,听到和感受到最多的是儿童的“想象与创造”。而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儿童创作的形式已变得微不足道,他们的兴趣爱好、自信、求知欲望等非智力因素在想象与创造的过程中得以激发出来。南色实际上是一个教育场所,美术是手段,活动是形式,育人才是目的。在与南色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这里没有班级授课,只有个性指导;没有统一教材,只有多样材料;没有固定教学,只有创意活动;没有权威评价,只有孩子的自我诠释。孩子们来到“南色”,可以尽情地发挥他们对材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人要求他们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如果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制作技艺方面的问题,专职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会帮助他们,但绝不会有人带领或者教授孩子完成一件作品。孩子就是在这种自由、自主的操作过程中,摆脱成人世界施加的束缚,治愈功利教育带来的焦虑,体验着成为独立个体的喜悦。“南色”实施的是避免教学的教育,是渗透在活动中的自我教育,是弥漫在环境中的隐性教育,看似漫不经心,却为孩子的心灵注入最本真的动能。南色不开课,但两个基地的开放时间若合在一起计算,那就是全年无休,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上到晚上。仿佛不管你什么时候带孩子去,它都在那里,从从容容。

“以兒童为本”是南色的本质内涵,围绕这个本质,南色历经二十年磨砺积累。二十年中,他们勇敢自信、深入探索,在普及和推动儿童美术教育和艺术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和实质性的成果,形成了以心理学、美术学、博物馆教育为特点的儿童美术教育模式,推动了儿童艺术感受力、创造力及自我表现力等方面的发展。南色二十年的美术教育实践也值得幼儿园教师思考,在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在活动中践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在活动中凸显以儿童为本的探索式教育理念,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培养、提升儿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活动也要与其他活动相互融合,有机关联。

猜你喜欢

色彩美术儿童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