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英语教学衔接现状调查研究

2019-09-16夏依文孔淩悦潘雍睿闵添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夏依文?孔淩悦?潘雍睿?闵添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近期各个地区的大学英语学习目的进行调查,对不同地区的大学和高中英语学习效果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影响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地区差异,并且提出把采取地区合作型策略作为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良好教学方法之一。作者利用建立的跨时混合横截面数据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和贝叶斯概率思想,分析研究影响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因素,试图为大学生学习英语打开新思路,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更好地完成大学英语学习目的,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衔接;大学英语教学;地区差异;英语学习效果;合作型战略

【作者简介】夏依文,孔淩悦,潘雍睿,闵添,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引言

大学英语学习是在高中英语学习基础上的升华和提高.没有扎实的高中英语基础,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会显得困难重重。然而,目前多数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重复性强,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本文利用建立的跨时混合横截面数据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和贝叶斯概率思想,定量分析研究影响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因素。

一、针对大中英语衔接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故针对华东、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各生源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期望找寻大中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推动大中英语教学更为顺利进行。

问卷共线上线下合计发出407份,有效线上问卷327份,有效线下回收问卷52份,合计总收集问卷379份。

1.针对问卷调查结果的量化分析。下文将从学生的主观感受来研究他们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在该板块设置了8项调查问题,采取10级评分方法作为标准,即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有10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对应1至10的不同分值,分值依认可程度依次升高。调查侧重于被调查者的主观感受,让他们对自己在各方面的适应情况进行打分。

对这379个被调查者关于此板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给出i(i=0,1,...10)分的题目数为xi。依照先验条件下多项分布的贝叶斯后验均值模型:E(θiIx)=ai(1-ai+1)(1-ai+2)…(1-ak)。

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可以得到E(θi)(i=0, 1,...10)的结果值。θi即在该板块中被调查者给出i分的概率,此处表示适应程度为概率。研究发现,步入大学以后,英语课程大大减少,尤其是理工科专业,除了对基本的大学英语的要求和本专业的专业英语要求外,学生很少接触英语,同时,除英语专业外学院对于英语教学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开展英语竞赛等活动次数明显少于外语学院,有些学院甚至没有任何形式英语活动或竞赛。

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因子分析。在本文中,基于SPSS,总结出了“教材难度”“生产总值”“英语总分在高考总分中的比重”“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量”“政策支持程度”“市级及以上的英语竞赛数量”六个因子。

在本研究中,采用KMO样本测度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来判断是否适合用来做因子分析。一般而言,当KMO值大于0.6时,即就可以对因子进行降秩分析。

我们可以分析上述六个因子的因子载荷。因子分析是简化、分析高维数据的一种统计方法,即分析因子的贡献度。根据SPSS计算得出“政策支持程度”“教材难度”、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因此,这三个因子与当地学生高中英语水平有着非常大的相关性。

根据上述因子分析可以得到因子得分,而因子得分可以用于综合评价,通过获取因子的数据即可计算综合评分,来衡量一个地区英语投入程度。

二、大中英语教学衔接现状的针对性建议

1.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将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鉴于目前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同学对于英语学习持抵制、反感态度,认为各高校可增加英语学习激励体制。通过创新学分、德育分、英语竞赛等多种奖励机制及竞赛方式,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鉴于目前大学生普遍英语口语能力较弱,语法基础无法用于实践,英语学习难以学以致用的现状,各高校可加强英语晨读基地开设。

2.提供“地区配对”学习机会,令学生学会英语多元学习。由于地区差异是导致大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英语教学可以通过“激励机制”以地区划分集合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以“地区配对”的形式使学生组成二人及以上的长期地区文化交流小组,根据经济学的协同效应原理,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请教、被指导等多种渠道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

3.增加大学专业课英语教学比例,努力突破国内“人才少”的背景。经调查研究发现,各院系教材源于西方国家较多,国内编著教材占比较少,采用中文式教材虽然可达到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升学生掌握理论基础与实际运用的能力,但对于部分理论理解由于翻译原因将导致词义或有偏颇,对于学生扎实理论根基有一定影响。希望各高校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开展比重,加大国际型人才培养比重,让学生有更多沉浸式英语教学机会,增大我国国际型人才比重。

4.创建英语心理辅导中心,时刻关心学生学习英语的状态。在学校内创建英语心理辅导中心,为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英语学习出现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帮助,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情况作相应的状态调整,制定出适合最他们的学习计划。当然,很多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相应话题的讲座,通过专业心理指导和意见,发现周围和自己拥有同样学习困难的同学,根据心理学的“期望效应”,这些同学在被积极关注后找到了自信心,对自己产生了高期望 ,从而极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突破原来的心理难关。

高中英语教学对于听、说、读、写各方面的重视程度对于大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听说读写基础是大学生接受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与基石。

參考文献:

[1]吴均霞,梁琼琳,吴英梅.浅谈高中英语基础与大学英语的衔接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2014(08).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英语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