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模式下的高年段“读写联动”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6吴海燕
吴海燕
“主题阅读”就是在完成现行教材编排的课内阅读教学任务外,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具有与课内阅读有内在关联的文本材料、文章,让学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在教学中除了关注怎样“读”,提升阅读能力,更重点训练学生怎样“写”,交给写作方法,使学生学会写作思维方法。“读写联动”的教学主要根据教材、主题阅读文本,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的学习过程中吸纳语言文字的内在规律,在表达中输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让“读”、“写”成为彼此互补,实现读中学写、读写互促、以写巩固读的有机统一。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一篇课文,选入了《小嘎子与胖墩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三个片段。单元导语要求“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三个片段写人方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写小嘎子侧重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严监生突出“伸着两个指头”的动作细节,“凤辣子”则出现了大段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即使是人物动作描写,具体写法也有区别:小嘎子是一连串“猴儿似的”的连续动作,严监生是“伸着两个指头”的动作特写,王熙凤则只有两次“携手”“上下细细地打量”“仍送至贾母身旁”“便用帕拭泪”等故作热情、恭谨的零星动作。
教学这一课,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比较阅读三个片段,划出其中的精彩语句或段落,想一想,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第二个板块是“猜猜他(她)是谁”,迁移运用写法,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写一个人物片段,是典型的读写联动。
策略一:悟透写法是前提
读写联动的课型特点,就是“读为基础,写为延伸,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其中“读为基础”、“读中学写”,是强调阅读鉴赏中悟透写法的必要性。这样的课,可以每课时读一篇文章,写一个片段;也可以两节课读两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我认为读多少、写多少,没必要定死,可以灵活掌握。一课时可以读一篇,也可以读两篇三篇;两课时读三篇、四篇,都可以——重要的是为什么读,要让学生领悟什么写法,领悟得透彻不透彻。
领悟写法,可以由一篇入手,也可以两篇三篇放到一块比较阅读。
小嘎子机警灵活,怎么写出这性格特征的?作者一方面是抓动作描写,“猴儿似的蹦来蹦去”;另一方面刻画心理,“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欺负对手动作不灵”、“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有些沉不住,刚想……不料……”这些正面描写,把小嘎子描写得活灵活现。侧面写胖墩儿,动作描写也很出色,起到了烘托作用。
这些动作描写之所以精彩,一是恰当地使用动词,“虎式儿一站”、“蹦来蹦去”、“塌腰”、“合裆”、“鼓眼珠”;二是比喻贴切生动,“公鸡掐架似的”、“猴儿似的”、“走马灯似的”。让学生反复读一读,画出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写效果会受到什么影响,就能有所领悟。如领悟不深,老师可以找出几个典型语句,删掉细节描写,让学生对比体会;也可以找一个缺少细节描写、表现不出人物性格特征的习作片段,与课文对比评析。写法悟透了,就可以观看一段人物动作、表情特征明显的活动视频,然后应用写法现场练笔。
我把三个片段一起放给学生,比较人物描写方法的异同,难度大一点,但学生感受会更深刻、更丰富。要通过比较悟透方法,需要注意指导策略。
1.要教给学生比较方法。先由一篇入手,看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每个方面写了什么,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的;再与第一篇比较,先看相同的,再看不同的。
2.要提供比较的思维支架。可以画思维导图,也可以做成表格,使比较更高效。
3.比较要分层展开。可以先从大的方面进行比較:三个片段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从这几方面来写有什么好处;三个片段如果换一换写法行不行,为什么;你由此受到什么启发——这是第一层。再进一步深入,就某一方面描写而言,三个片段写法有什么异同,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的,不这样写效果会受到什么影响;你由此受到什么启发——这是第二层。最终落脚点,都是“你由此受到什么启发”,由对别人写法的赏析,过渡到自己对写法的感悟,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比较阅读三个片段,看看作者各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又是如何写具体些生动的,你由此受到哪些启发。把你的理解用下面的表格表达出来(或画一张思维导图,把你的理解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里没提相同不同,但分出了“从哪些方面写”、“如何具体写”两个层次。表格列出来,相同不同一目了然,说与不说效果都一样。比较的方法、思维支架、分层,都体现出来了。
策略二:抓准读写结合点
接下来的当堂练笔,学生兴致很高,是因为老师提出的要求有挑战性——
1.不写姓名,写清人物最明显的特点如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经常性的动作等;
2.写完后小组内猜一猜写的是谁,选出写得最像的一篇,准备全班交流。
写完后当堂交流,三篇都能猜出写的是谁,说明还是抓住了明显特征,但差不多都是外貌、服饰方面的特征,白白的、胖胖的、小眼睛、粉色发卡等等,看上去“形似而无神”。与性格相关的内容有,但都比较散,如有点小气、不喜欢完成作业等,一提而过,不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出来,是“贴标签”一样贴上去的。
课后进行反思:一是阅读赏析时写法没悟透,没搞明白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都是为性格刻画服务的,两张皮;二是写作要求第1条比较散乱,没抓准读写结合点。“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经常性的动作等等”,都是人物特点的大的方面,散乱地堆积起来,没聚焦到一个核心——性格的某一特征上。
这一课的读写结合点是用最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练笔要求要抓准这一点,明确突出出来。第1条可以这样改——
选一个我们班都熟悉的人物,抓住他(或她)最突出的性格特点,通过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出来。不要提人物姓名,请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像。
读写结合点,要通过练笔要求准确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搭起阅读鉴赏与习作应用的桥梁,促进写法的应用迁移。
策略三:作品评议要扎实高效
1.评议要由“猜猜写的是谁”、“写得像不像”向深层次开掘。“猜一猜”只是激发练笔兴趣的手段,引导评价的诱因。为什么这样猜,抓住人物什么性格特点,是如何具体描写的,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这才是评议的重点。落脚点是写法分析,是引导学生在写人方法上有所感悟。
2.评议中要多用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可以多叫几名学生交流,然后比一比,看看谁写得最好,哪个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还不够好,怎么改会更好。只让学生读一读印象不深,最好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写的片段放出来,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来谈。
3.评议可以多层次开展。第一个层次,全班评议,给大家提供例子,教给评议方法。第二个层次,同桌互相评议,寻找闪光点,提出修改建议。第三个层次,小组交流评议,交流展示同桌评议的成果。多层次展开,可以扩大活动参与面,让更多同学有参与机会,也可以逐步提高自主评议、合作互评的能力。
读写联动课,抓住三个要点:一是读中联想写作内容,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例如读的是写公鸡的,可由此展开联想,让学生写小猫、小狗等。二是从读学写,解决言之有法的问题。写公鸡是从头写到脚,我们写猴子也可以从头写到脚;写公鸡先写外形再写它的生活习性,写其它动物也可用这样的方法。三是语言的吸收和表达。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01740649)】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