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传统文化助力好习惯养成
2019-09-16刘玉娟
刘玉娟
品德教育,最重要的是习惯养成教育。从何处入手,习惯养成才会有较好的效果?经过几番思索、实践,我寻找了一个切入点:那就是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好品行。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施影响
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我班进行了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首先,一年级上半学期,我和所有家长一起商讨,确定了班名和班训。把“明德”作为班名,取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在告诉孩子,我们的品德要像日月一样崇高;将“明德致远,博学笃行”做为班训,出自《中庸》,意在让孩子们清楚生活学习就是德、学、知、行四重品质的养成。
环境也是一种课程,学生视线所及的地方都有教育性。因此,我将班训、目标等张贴在教室前门,东面窗户上贴的是“仁义礼智信”的图片,后墙挂有两幅墨宝,黑板报旁边也开辟了传统文化宣传园地。这样的环境,无声却暗香浮动,一切都在默默地熏陶感染,对学生人文品格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开设传统文化课,明晰习惯辨内涵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利用早读、午读、班会时间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节选《弟子规》《三字经》《唐诗70首》相关内容进行授课,使学生知其文,晓其意;用《弟子规》《三字经》的内容来解读《南山二外一日常规》;并仿照经文的结构,编写行为习惯的养成歌谣,用通俗易懂的儿歌让孩子们明了好习惯的标准;此外,我还开展诵读经文、表演情景剧以及播放配乐古诗等活动,并要求孩子们每天帮助班级或家庭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系列的传统文化课程不仅让孩子明晰良好习惯的内涵与意义,还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向标,为践行打好基础。
三、日常、主题相结合,内化行为促养成
传统文化经典,朗读与背诵并不难,但内化为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养成教育的实施中,我采用日常、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让言语要求变成实际行动。
1.日常教育生活注重点滴形成。三年来,我在日常行为管理中,从“坐、立、行”起步,从与同学友好相处、尊敬师长着手,训练学生使用礼貌用语,改善学生言行并指导其人际交往。平日里,同学们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淑女”和“小绅士”。
2.依托主题活动强化习惯形成。唯有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依托传统文化培养好习惯才能落到实处。例如:在二年级的“同学节”中,我班分别开展了“做报童,为公益”和“海水要呼吸,鸟儿要回家”等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实践中养成友爱同学、关心他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习惯。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记忆,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我班举办了相应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幸福成长。例如,重阳节时,让孩子们了解节日来历,了解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并召开主题班会,畅谈长辈对自己的关爱,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课后,让孩子们付诸行动,或承担一项家务劳动,或给家长泡茶、捶背、洗脚等,孩子们把尊敬长辈从言语精神转化为实在的行动,我们对孩子良好习惯的期待也就如约而至了。
四、家校携手齐培育,传统教育共渗透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力合作、协调一致,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三年级下学期,我积极发动家长参与孩子习惯养成教育的工程中来。有的家长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主动承担讲题;有的家长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专业国学讲师制定教育主题。
家长进课堂,不仅促进了家长与老师教育行动的一致性,还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外面的老师来讲课,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引入“清泉活水”。孩子们在这一系列国学活动中,不断接受精神上的洗礼,于无形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五、创新传统文化评价,促進习惯持续养成
没有评价,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就没有持续性、稳定性。一年级的时候,我制定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评价手册》,内分礼貌用语、举止规范得体、人际交往、校园场所等五大习惯。平时,根据此手册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并将评比结果公布于众。每月评出十名“明德之星”,并颁发奖状奖品。这样,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中、在科学的监督中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越来越稳定。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抓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目标。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种细致的、积累式的教育,是积日常行为习惯的涓涓细流,汇成良好品德的大海。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