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助力内涵发展的思与行

2019-09-16胡创伟

师道·教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红棉书院校园文化

胡创伟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学校文化离开了特色,都难免缺乏根基与活力。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把校園文化作为精神核心,通过校园文化的促进把师生的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打造有内涵、有特色,有故事的校园特色文化。

一、用心挖掘,每所学校就都有特色文化

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所潜在的特色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为特色学校。每个学校都有其特殊的发展背景与历史,也有可能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街道、镇志去挖掘其底蕴,或者从学校校名、特别的风土人情或特色产业、相关的人物或杰出校友等去寻找特色所在。这些都是学校打造校园文化的资源,因此,学校应就地取材加以利用,做到人无我有,才能避免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而这种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我曾在意溪中心小学任校长,该校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前身系清康熙年间(约1724年)陈春英创办的“意溪书院”,意溪书院系清康熙年间(约1724年)陈春英创办的。这个具有290多年的书院文化是我校一笔得天独厚的财富。连年来,意溪中心小学通过文化创设和拓展内涵,着力打造“书院文化”,弘扬“书院精神”,使意溪书院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书院文化就是意溪中心小学独特的校园文化。

本人现任职城南中学,据有关记载,学校所处的道后巷一带原为明末礼部尚书黄锦的别墅花园。古代潮州内八景的“道圃红棉”一景在黄尚书的花园,现建为学校。这些历史资料,道明了城南中学与木棉的渊源。目前,城南中学的校园里仍有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因此,以“红棉”作为切入点来深挖“内力”,就是城南中学独有的资源。校园文化是一踏进校门就能“闻”得到,一直在学校内部弥漫的气息。为达到这个效果,以“红棉文化”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我们确立“提炼—规划—展示”的思路,将红棉文化在校园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一进校门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学校特色鲜明的红棉文化。

二、凝炼核心,让特色文化激励师生共同发展

好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大家脱口而出的东西,应该有核心。校园文化不是“大杂烩”,校园文化不是随意的布置,不能一味地“复制”。它应是围绕核心主题来进行规划和布置,否则难以有鲜明的特色。应将校园文化与师生行为融为一体,渗透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才能有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苏轼在《超然台记》中写道:风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因此,校园文化应注重将“皆有可观”和“皆有可乐”有机结合起来。

在意溪中心小学任校长期间,我结合书院文化中以人格修养为旨归的尚德精神以及书院的文化精神德业并重的目标追求,将书院文化精神中的“德业并重”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提出“做知书达礼书院人”的口号,同时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将“德”和“业”有机结合,这种书院文化精神刚好跟“立德树人”高度一致,也就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提升内涵,让校园文化成为师生成长的记忆

校园文化要通过“呈现—提升—拓展”来突出特色。校园文化仅仅是图像的展示是远远不够,这种“见景不见人”的文化是没有力量的。优秀的校园文化植根于本校的积淀。而这种积淀有时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应利用这种独特的积淀来做文章。没有故事的校园文化是苍白的、生硬的。好的校园应该是有故事的校园。用故事的方式来传播文化,文化更能传播久远。

意溪书院的倡建者龚崧林和创办人陈春英都是有故事的人,这些励志、正能量的故事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同时,龚崧林还留下一篇颇有历史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意溪书院记》。这些都是意溪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独有的财富。为更好地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我首先对书院旧址进行修整,使其古朴、整洁立于师生面前。在书院文化展示区设立古代书院文化及中国四大书院的内容。同时对校内有关地方进行命名,如书院广场、书香亭等。同时结合书院文化,开展书院论坛、悦读书院、书院好声音等活动。通过以上举措,书院文化变得直观可感,深入人心。

我在调任城南中学校长以来,也将与学校历史有着紧密联系的明末礼部尚书黄锦的故事融入到学校文化中,并将红棉标识广泛用于校服、证书以及便笺、笔记本上。同时设立“红棉奖”对优秀师生进行奖励,这些举措都将“红棉文化”深深地刻在城南人的心上,成为他们成长的记忆。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红棉书院校园文化
朵云书院黄岩店
边疆红棉又盛开
几许沧桑风雨过,昂然挺立映红棉。
白鹿洞书院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2016红棉中国设计奖召集令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致红棉
书院讲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