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9-16侯晓玲
【摘要】小学是学生快速学习和有效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其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内容是较为简单的,且具有基础性的。如何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需要教师发挥其教学组织、引导作用,采取多样的方式培养其核心素养。就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其尚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在本文中,我着重就什么是英语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现象;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内涵;教学现状;培养对策
【作者简介】侯晓玲,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大势所趋,也是各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倘若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能培养起学生英语学习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可以使学生在素养的驱使下,扎实掌握所学在知识,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实现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其全面发展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就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由于对英语核心素养认知不清晰,或者不重视核心素养培养,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由此导致诸多的问题,限制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基于此,我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英语核心素养,接着以当前小学英语教學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依据,积极探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一、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纵观《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在各学科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参与中所获得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在各学科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与学科教学有关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就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来说,其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诸如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尽管其具有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内容,但是这四个维度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其中,语言能力是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理解语言知识、表达语言思维的能力。思维品质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参与中,学生对所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积极思考、探究,从而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思考分析能力、多元思维能力。文化意识是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透过语言知识感知文化内涵,在丰富的文化内容的熏陶下,所形成的理解各国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的意识。学习能力则是指获得和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素养的培养是贯穿于小学英语教学始终的。但是,就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其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限制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由于对核心素养理解不透彻,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以语言讲述的方式堆积在学生面前,试图利用自己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扎实地理解、掌握所学。在这样的一言堂中,学生往往作为知识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其英语学习积极性在教师长期的知识灌输中被消磨掉了。对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在讲台上拿着教材,高谈阔论,而学生坐在座位上,默默无闻,此时,其身在教室,但心在室外。为了掌握英语知识,其在课后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教师所讲授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进行机械识记。在这样的教学中,尽管学生能在死记硬背下识记一些知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记忆遗忘规律的作用下,其会将所学过的部分知识抛之脑后。最终导致其在有限的英语知识储备下,难以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打击了英语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更是无迹可寻。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针对以上所提及的内容,我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培养要求,尝试利用以下的方式打破当前知识灌输该教学方式的限制,使学生在有效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英语学习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品质。
1.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语言能力。情境是沟通知识与素养的桥梁。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其需要立足教学所需,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采取多样的手段,如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为学生创设多姿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驱使下,既能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产生探究兴趣,又能对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以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立足教学所需,引导学生自主地利用网络、报刊等搜集与Thanksgiving day有关的内容,如Thanksgiving day的起源、庆祝方式等,以此使学生在大量的信息搜集中,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鼓励学生扮演小老师,将自己所搜集的与Thanksgiving day的有关信息共享出来。在该学生讲述的过程中,其他学生需要认真倾听,并进行补充,或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充分把握英语学习的主动权,其在知识积累、知识应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
2.有效提问,提升思维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使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有效的发展,其需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内容的驱使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对知识中所蕴含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从而使其在问题解决中,既能掌握有价值的英语知识,又能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举两得。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英语学习能力是有限的,由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难以在知识中探寻到问题的。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设计极具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自主思考。以Dont talk in the library.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初,先立足文本内容,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Have you been to the library? What is the atmosphere of the library? In a quiet atmosphere, what happens if a sudden sound is heard? What if you stand up freely while borrowing books?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发挥其已有生活经验的作用,对其进行积极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其实就是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在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我继续向其提出问题:What rules do we have to follow in the library?如此将学生引入到新知学习之中。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进入新知学习状态,还可以在问题的思考下,激活思维,有利于其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3.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文化品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小学英语作为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在该学科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使获得有价值的语言知识,文化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文化缺失的情况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将被束缚在教材中的语音、词汇等基础知识之中,其无法对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就算一些学生能运用,但也会出现诸多的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情况。对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教学所需,积极地为学生引入与知识有关的文化内容,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其英语知识储备,一方面使其在文化的熏陶下获得文化素养的发展。以 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详细地向学生讲述了中国春节,同时引入了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以此使学生在节日对比中,学会尊重各国文化,树立起良好的文化意识。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当前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采取多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以此促进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阳.小学英语课堂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N].发展导报,2017, 04,18(025).
[2]葛冬梅.在情境创生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J].名师在线,2017 (06):63-64.
[3]李勤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新探:以小学英语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7(0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