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容忽视的嘭然心动

2019-09-16谢连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

中医健康养生 2019年9期
关键词:房室室性节律

文/谢连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主任医师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联盟设立的“世界心脏日”,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健康的心脏才能为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如今,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危及人类的健康与寿命。其中,心律失常这个“心病”,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又不知其详。如果“心跳错了拍”,应该怎样办?

很多人喜欢以“怦然心动”来形容自己对他人或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但当人真的出现心跳停拍、心头一紧的感觉时,多半是心脏出了问题。心律失常就是一种能使人“嘭”然心动的疾病,严格来说,它是一组疾病的总称,临床有许多类型,如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搏或传导功能紊乱而发生的心脏节律、频率或激动顺序异常。心跳的频率(快慢)有问题就会出现心动过缓(慢)甚至停博(短时间内不跳)或者心动过速(快);心跳的节律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各种早搏(提前跳动)、房颤、房扑、室颤、室速或者各种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

小课堂

心率和心律,有何不一样?

心率是指人每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即心脏搏动的频率。心率失常指的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大于100次或小于60次。心律失常包括心率异常、节律是否均匀(是否时快时慢)、起搏点及冲动传导异常等。然、单次出现的心脏节律、心跳异常,这不属于疾病,这些时候大多不需要治疗,仅仅改善生活方式即可。运动员或长期体力劳动者常伴有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都属正常。

得了心律失常,一步都不能少

心律失常也分轻、重、缓、急

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与其所属类型有关。轻者起始隐匿,无症状或以心悸、心跳暂停的感觉为表现。重者会出现头晕、晕厥、呼吸困难或胸痛,甚至心脏骤停、休克、猝死。很多人出现心脏不适后,因症状较轻,很难引起重视,也有人只在例行体检时,查心电图才会发现。如此一来,心脏长期受累,很容易加重病情或伴发其他心血管疾病。

器质性心脏病是产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或病理基础。心肌缺血、损伤或坏死(如冠心病),急性或慢性心肌炎症(比如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或继发性心室肥厚、扩张(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急性或慢性心包疾病,医源性因素(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遗传因素均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此外,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理化因素如电击伤、化学毒物也可导致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重症心肌炎、充血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等易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

但心律失常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无异常者。某些生理因素如紧张,焦虑或引用浓茶、咖啡、酒精性饮料等,经常是快速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很多时候表现为突

心律失常应依据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心脏电生理检查综合判断。

●心电图适合心律失常发作期的诊断。

●心脏体格检查(医生对患者心脏进行视、触、叩、听诊)对心率、节律、心音强度、有无杂音及附加音、心律与脉搏的关系可对心律失常形成初步的鉴别诊断。

●心脏电生理检查可诊断并明确其发生机制及起源部位,对指导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充分了解患者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病史及诱因相关的资料,对于临床诊断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非药物疗法具有无可替代性

大部分心律失常都能得到有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包括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和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主要针对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代表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代表药物有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控制或根治某些心律失常,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无法取代的。

如果家人或朋友表现出心律失常的相应症状,需在有人陪同下尽快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或明确相关疾病,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或出现严重后果。树立健康正确的生活观念,让我们从“心”开始!

猜你喜欢

房室室性节律
GmELF3s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分析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