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炙甘草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2019-09-14管惠静孙明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胸闷甘草证候

管惠静 杜 丹 孙明祎 汲 泓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肺康复科,辽宁 沈阳 110032)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方式的西方化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工作及饮食习惯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距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的心血管病死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不足17%,上升到2014年的38%[1]。冠心病引发的心律失常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探究显示大部分的冠心病患者均有早搏的症状,其机理概括为:动脉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心肌长时间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导致心肌、起搏点、传到神经等发生病理性改变,引发心律失常。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病情,冠心病的加重又容易引发恶性的心律失常,造成恶性循环,严重的心律失常往往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西医治疗上常见的有应用口服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RFCA)、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等治疗方法,但是在应用上也有各自的优缺点。口服药物仍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使得药物使用大大受限。射频消融术针对针对快速心律失常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针对室性、交界性等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被认为是目前成功率较高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和使用周期较短等使得接受该治疗方法的患者不多。中医学尚无心律失常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多从“心悸”“怔忡”辨证论治,《伤寒论》中首见:“心动悸”“心中悸”病名,在《金匮要略》中进一步记载:“阳微阴弦,则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认为该病是上焦之阳气亏虚,胸中阳气不得振奋,下焦无以阳气温煦,阴寒太盛而发生心悸之。我科针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治疗颇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病房及门诊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5~75岁,平均年龄69.8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69.7岁。对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纳入试验研究。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患者诊断参照《内科学》[2]及《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3]中:患者有心悸、胸闷、气短、头昏等症状。心电图检查提示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间≥0.12 s,波前无p波,伴有代偿完全间歇。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心悸,气血两虚证的诊断标准:患者心悸、自觉心动异常、胸闷、失眠健忘、乏力感、气短等,舌淡嫩,脉虚或者呈结代脉象。

1.3 排除标准 (1)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 不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4)严重的肺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肌炎、甲亢、贫血、离子紊乱的患者;(5)精神类疾病的患者;(6) 近期使用过可导致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应用抗血小板、调脂、扩冠、口服胺碘酮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日1次,晚睡前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60 mg,日1次,口服;胺碘酮根根据病情需要0.4~1.2 g,日2次,口服,并根据病情调节用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炙甘草汤(炙甘草15 g,生地黄15 g,人参片10 g,麦冬 15 g,麻子仁 15 g,桂枝 10 g,生姜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白芍10 g,大枣10 g),常规水煎,150 mL,日2次,早晚分服,2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将患者的乏力、心悸、胸闷、失眠、气短、饮食、大便按照症状由重、一般、轻微、无,记为3~0分,记录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疗效评价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中医积分比,具体方法:有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心悸、胸闷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积分比低于30%;有效:患者治疗后心悸、胸闷等症状及体征改善,积分比善高于30%,低于70%;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证候积分比高于7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应用 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为(18.50±6.23)分,对照组为(18.30±6.79)分: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为(8.90±4.13) 分,对照组为 (11.70±4.90) 分,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2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18.50±6.23 8.90±4.13*对照组 30 18.30±6.79 11.70±4.90

2.2 2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医治疗有效率 试验组:显效 10(33.3%),有效 15(50.0%),无效 5(16.7%)。对照组:显效6(20.0%),有效12(40.0%),无效12(40%)。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2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炙甘草汤首见于《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本条论述气血两虚导致心动悸的论治。当患者感受外邪,外邪之气侵犯少阴经,导致心阴阳之气亏虚,心失所养,气血不足,导致心中悸动不安,脉搏节律不齐。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炙甘草主要成分甘草酸及黄酮类物质可以对抗乙酰胆碱,阻止动脉硬化发展,增强心肌的抗缺血的活性,药理作用与炙甘草药量呈正相关。人参大补元气,其活性成分具有强心苷作用,增加冠脉灌注,减慢心室率,人参皂甙可以增加氧自由基的数量,对抗心悸再灌注损伤,抑制血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保护心肌。桂枝辛温,发汗解表,药理学研究显示桂皮醇可以扩张冠脉,增加冠脉灌注,降低心肌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功能。大枣中所含的cAMP可以参与人体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可以扩张冠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室率[5]。

炙甘草汤符合心悸辨证气血两虚证患者的治疗,具有益气养血、通阳复脉的效果,同时该方符合现代药理学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使得该方法在临床被诸多应用。本文选取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应用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证实该方案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闷甘草证候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炙甘草水煎液的HPLC-MS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