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脉舒络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研究

2019-09-14温振宇张军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通脉生物反馈偏瘫

李 峰 温振宇 张军辉 甘 可

(江西新余新钢中心医院康复科,江西 新余 338001)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偏瘫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ADL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障碍等。这些都将会给社会、家庭及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负担和痛苦。而对脑梗死患者来说,生活质量高低取决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程度[1]。临床多采用针灸和康复训练,效果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恢复正常生活。应用通脉舒络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新余新钢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58岁。治疗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0.12岁。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拟定[2],经头颅CT或MRI确诊,无严重的心肺疾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无精神病及癫痫病史等。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都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待病情平稳后1周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1.3.1 对照组 针灸和康复治疗师对患者做康复训练,比如患肢各关节活动度维持、床上良肢位摆放、床上翻身转移、肌力训练、步态、平衡等各种训练及日常生活指导。1次/d,45 min/次。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脉舒络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其中通脉舒络汤主要用药有黄芪30 g,丹参30 g,红花10 g,川芎10 g,地龙15 g,桂枝6 g,川牛膝15 g,山楂30 g。若头痛甚者,去桂枝、红花,加僵蚕10 g,菊花15 g;若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者去桂枝,加胆南星10 g,郁金10 g;若便秘、口臭者加大黄12 g(后下)。每日1剂,每日2次服用。

我院电子生物反馈仪采用的是由深圳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AM1000A)生物反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进行治疗。患者取卧位,将反馈A、B双通道电极置于靶肌肉或靶肌群的表面。B通道根据治疗需要,正负极可以贴在A通道治疗的同一块肌肉上和侧面,也可是贴在A通道肌群相关的另一组肌群而完成功能性动作,但电极之间不能相互接触。当肌力为0级时,选用循环刺激模式,待肌力改善后再进行生物反馈模式治疗。当肌力≥1级时,选用带反馈的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刺激波形为双向、波宽200 μS、刺激频率20~50 Hz、刺激强度5~50 mA、刺激持续时间10 s、间歇时间10 s,治疗时间上下肢各2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每3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集中精力,尽力活动自己患肢,不能活动的,可以要患者通过想像或意念做相应肌肉的主动收缩运动。治疗过程中,可将刺激频率及刺激强度视病人耐受情况作适当调整。

1.4 评价方法 2组均在治疗3周后按日常生活评定(ADL)的改良Barthel(BI) 记数记分法和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FMA) 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2组BI和FMA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比较 (,分)

表1 2组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I)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II)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FMA评分对照组 60 治疗前 45.35±25.10 BI评分43.75±26.35治疗后58.57±24.23(I)58.75±24.45(I)治疗组 60 治疗前 44.14±26.35 44.35±25.25治疗后60.75±25.56(I)(II)61.15±25.36(I)(II)

3 讨论

脑梗死的康复在脑血管整个治疗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已被国内外的研究所证实[3]。本研究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按照早期康复流程,并且利用通脉舒络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经过1个疗程(3周)的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疗效,充分证明通脉舒络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行之有效。

脑梗死在中医学中归属“中风”范畴,其主要是因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张,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等因素所致。本研究采用名老中医张学文教授在清代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减而成的通脉舒络汤,方中黄芪为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是方中君药;红花活血化瘀行滞,可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亦可引血下行,走而能补;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其性辛香走窜,可温通脉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走而不守,既能上行头目,又可外彻皮毛,旁达四肢,更可通行血脉;丹参功似“四物”,善活血凉血,养血益心,祛瘀生新;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桂枝则可温经行瘀,通阳化气;川牛膝则活血祛瘀,引血下行,通血脉,利关节;山楂入血分,不但消食化积之功甚强,且其活血散瘀消肿之力亦佳,故而独领使命。该方能补能攻,能上能下,且寒温之品并施,以防辛温走窜之品伤及阴血,共奏益气活血,通脉舒络,排滞荡邪,祛瘀生新的功效。

电子生物反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是一个利用生物反馈引导患者可认知重新再学习的智慧型神经功能重建仪。它将自发的肌电信号(EMG)和外来的神经肌肉电刺激信号(NMES)巧妙地结合,将外来的电刺激作用作为一种奖励溶于患者肌肉的主动运动之中,形成一个刺激器来自靶细胞的闭环刺激通路,重新学习正确、有效的运动方式,加强或建立患者随意控制瘫痪的肢体或随意地控制已破坏的肌肉的残余功能,从而提高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4]。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3周后BI和FMA指数评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在中医针灸和康复治疗师做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采用通脉舒络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疗效确切,能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达到综合康复的效果。

猜你喜欢

通脉生物反馈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立普妥联合降脂通脉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通脉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PLT、PAgR、D-D和TEG的影响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