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护理的干预探究实践
2019-09-13刘福香朱红燕
刘福香,朱红燕,秦 茗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配置中心,江苏 无锡 21300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构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优化静脉药物配置的流程,从而提升静脉用药的合理性[1]。为证实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临床有效性,本文将我院选取的100例需要实施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给予的静脉给药处方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本项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①年龄范围为12~60岁;②均自愿参加研究试验。排除标准包括:①不配合治疗的患者;②合并智力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由护理人员进行给药,观察组患者则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给药,具体流程为:首先由医生设立医嘱,通过护士审核后送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方审核和打印药液配置标签,之后由药师安排药液和配制的核对工作,确保无误后送至病区护士,最后由病区护士签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的处方缺陷率和药物配置时间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处方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药物配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处方缺陷率和药物配置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的处方缺陷率和药物配置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 n 处方缺陷率(%) 药物配置时间(min)观察组 50 0(0.00)# 2.20±0.62#对照组 50 2(4.00) 5.80±1.22
3 讨 论
静脉滴注是临床给药中的重要模式之一,据临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接受静脉药物治疗的病患数量占比80%以上。在传统给予静脉药物处方过程中,大多是由病区护士独立完成配置和给药治疗,但在实践工作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用药监护,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2]。
应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避免药物产生的污染情况,一定程度上提升用药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构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还能降低医疗耗材的应用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的配置时间出现大幅度降低,处方缺陷的情况也明显得到控制,表明在配药管理模式中应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以减少配药的出错情况,从而提升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处方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药物配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有效降低处方缺陷率和减少药物配置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但目前来说,我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起步较晚,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流程,以此最大限度的发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职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