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9-13刘倩楠
刘倩楠
(华中阜外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内科重症疾病,主要病因为冠动脉持续性、急性缺血缺氧,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骨后疼痛,严重会引起休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次研究就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28±8.36)岁,快速心律失常17例,缓慢性心律失常13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51±7.91)岁,快速心律失常1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检查、饮食指导、健康知识宣教等[1]。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①心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且无明显先兆的特征,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伴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详细的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治疗方法、治疗流程以及预期治疗效果,并且例举成功的治疗案例,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信心和依从性。②病情观察: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4d左右较为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特征进行密切的监视,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头疼、胸闷等症状需要立刻通知主治医师,并且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治疗[2]。③环境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保持病房的舒适安静,定期为病房通风和消毒,并且结合患者的需求调节病房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灯光,禁止闲杂人等随意进出病房,适当的减少家属的探视时间,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④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开展对患者的心肌梗死相关知识宣教工作,通过相关视频、报纸、杂志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并且耐心的为患者解答疑问。⑤吸氧护理: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吸氧措施,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做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心律失常发生率(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卧床时间(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卧床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卧床时间比较(±s,d)
组别 n 平均住院时间 平均卧床时间研究组 30 11.02±3.72 2.79±0.88对照组 30 17.99±4.21 5.31±0.93 t-6.80 10.78 P-0.00 0.00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近些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常常伴有心律失常的症状,若不采取及时的治疗,会对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相关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
循证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是由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已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避免了传统护理模式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与此同时,循证护理具有显著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发现和及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对患者实施密切的生命体征监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在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在保证患者休息充分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能够有效的减小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