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寓言之美

2019-09-12顾卫娟

阅读(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齐景公寓言寓意

顾卫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发展与传承,这就给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寓言故事这一独特的文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几乎各个年段都有它的身影。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之下的寓言故事该教些什么?如何引领儿童发现寓言之美?本文以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欲速则不达》这则寓言故事的教学为例,具体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讲述故事,建构与运用语言

寓言故事,往往是通过一个短小精悍、比喻性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这样的叙事故事很受小学生欢迎,也是学生进行语言感知与运用的极好素材。学生在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如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有重点、有创意地讲述故事,将是一次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历练。

1.概述故事

概述故事就是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构建语言模式、处理阅读信息。这就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感知、体会,进而消化、吸收,最终概括、表达,这个过程就是促进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过程。

寓言《欲速则不达》讲述的是齐国国君齐景公听说丞相晏婴病重,火速赶回的故事。教学时,为了降低概述故事的难度,先让学生交流对故事中四个人物“齐景公、晏婴、驿使、驺子韩枢”的了解,接着引导学生练习抓住故事中的人物,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将长长的故事说成一个句子,以此来训练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这样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筛选内容、提炼主干的过程,更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归纳、内化和训练的过程,有效夯实了学生的语言构建。

2.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是概述故事的提升,它不是简单地背诵课文,是基于课文的理解,对原来的文本材料进行取舍,用自己的语言有创意地把故事表述出来。

如故事中,驿使来报晏婴病重的消息时,会怎样向齐景公汇报?第二个驿使再来汇报,会怎么汇报?齐景公会怎样催促快快赶回都城?齐景公赶回都城时的表现会怎样?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围绕故事描写的细节处,展开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对文本语言、情感进行内化,生动有趣地讲述出来。

从概述故事到讲述故事,学生对语言的重构与运用,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具体,再到创造的过程,内化了文本语言。

二、领悟寓意,发展与提升思维

“小故事,大道理”,寓言故事的教学难点,就在于感受故事人物的形象,并结合实际生活体会寓意,学生获得寓意的过程就是思维提升的过程。

以《欲速则不达》教学为例,课一开始,学生对成语“欲速则不达”的理解只是字面的理解:想要快速到达,却没有达到;或者是字典上的理解:一味地求快,反而达不到。在品读完齐景公想要快速赶回的语句之后,我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齐景公的一言一行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想快速赶回,就是课题中的“欲速”,结果却是“不达”,这是为什么呢?“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再次投入对文本寓言的探究,发现齐景公因为太急了,乱了方寸,以至于选择回去的方式越来越差,导致回去的速度越来越慢。接着,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你看到过、听到过,或者直接亲身经历过的“欲速则不达”的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随着交流,对成语“欲速则不达”的理解就推向了高潮:一味地急于求成,有时会适得其反;遇事要冷静,切不可急躁,否则会失去理智……

学生交流的事例及悟出的寓意,与课文的内容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学生内化寓意、拓展表达的过程,是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生长的过程。

三、发现魅力,提升审美与创造力

1.故事和寓意的相映成趣之美

寓言故事之美,既有故事本身的奇妙美,又有寓意的智慧美,故事与寓意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相映成趣。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虚构的,或者是拟人化了的动物、植物等,即便故事中有真人真事,甚至人物就是作者自己,故事情节也是经过作者加工、改造的,含有虚构成分。这些人物在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言语、举止、行为等,往往荒唐、离奇,会让你忍俊不禁,再三寻味,生成出深刻的、启迪智慧的美。如《欲速则不达》中齐景公听说丞相晏婴病重,急着赶回都城,因焦急所采取的一系列不妥的行为,很能给予人启迪。故事中齐景公这个人物是真人,事件在历史上也许发生过,但在寓言中被大大夸张了而富有了奇幻色彩。正因为寓言故事奇妙变幻,富有哲理性,才能使我们在欣赏寓言的同时,领悟人生的哲理,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2.故事语言形式的精粹之美

寓言故事大多篇幅不长、结构简单,但并不干枯、空洞,而是具有丰富的形象性,是将教育艺术化、审美化。《欲速则不达》也是如此,它以质朴的叙事方式,洗练的语言把与寓意有关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基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以审美的视角对寓言的语言文字展开体悟和鉴赏。

《欲速则不达》这则寓言故事采用“一急一段”的形式,齐景公每次心情的变化独立成一段。故事没有复杂的结构,没有华丽的语言,却将齐景公每次着急的心情变化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得形象生动、层层深入,让人读了就像是看到了、听到了,很有画面感。教学中,在学生自主品读完齐景公想快速赶回都城的过程后,我引导学生去发现故事表达上的秘诀:课文第2-5自然段,都是写齐景公想快速赶回都城,连起来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了文本表达上的秘诀:

生1:齐景公的心情越来越急,他的心情先是“急”,接着是“焦急”,然后是“心急如焚”。

生2:从齐景公每次的表现,也能感受到他的心情越来越急,先是“霍地站起来”,接着“高声喊道”,然后就是“夺过缰绳,亲自赶起车来”,最后竟然“索性弃车,自己徒步跑开”。

生3:故事把齐景公当时的心情、语言、动作描写得非常形象、生动,把齐景公写活了。

生4:齐景公心情的变化是层层深入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

寓言故事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美、形象美,并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试着编故事、练表達。如此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提升审美情趣。

四、文白对照,发展与传承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诗词歌赋、成语、寓言等是传统文化长河中散落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小学语文教学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信”。中华古典寓言都能从历史文献记录中找到源头,《欲速则不达》就是出自《韩非子》一书。教学中,我出示《欲速则不达》的文言文,引导学生将文言文和现代文对照着阅读,借助现代文理解文言文中难理解的词句,同时也发现了这篇文言文的特点:语言虽精炼,却也很有画面感。同时,引导学生就文言材料进行诵读,感受文言文精炼的表达方式,为学生今后爱上文言文播下一颗萌发的种子。文白对照学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不是简单的相加,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其他三方面的基础,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提升都是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实现的。寓言教学,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窠臼,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寓言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猜你喜欢

齐景公寓言寓意
时装寓言
模仿老鹰的乌鸦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劝齐景公
晏子的说话之道
齐景公以酒试忠臣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
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