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2景步明
景步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构建优质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生物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能为学生后续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要能够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创新改革教学方式,从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出发,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生物是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结构、功能及发展规律的自然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实验探究能力、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下,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以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对生物学科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全面优化课堂教法,以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朝着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其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等特点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优势导入或讲解重难点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细胞分裂与分化”一节中,这部分知识对初中生来讲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导入阶段,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和视频,比如小雏鹰长成搏击长空的雄鹰、种子发芽的过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探究细胞分裂及生长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PPT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展示并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的讲述中全面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有效完成教学准备环节设置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生物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
二、创设多样化情境教学,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认真研读分析具体教学内容,创设具体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对学生生物综合素养有重要提升作用。
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为例,在八年级上册“生物进化的历程”一节中,我辅助多媒体课件,在学生仔细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寻和思考答案。比如化石是怎样形成的?观察始祖鸟化石及其复原图,它与爬行动物和鸟类比较有什么异同之处?在教师提问和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了解及掌握生物的相关知识。
三、开展合作探究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要能够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中引导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教学“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一节中,我让学生分小组操作实验,在实施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及积极思考中分析归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在思考探究中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即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协作学习意识,在动手操作中还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四、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布置梯度化课后作业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班级授课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性,采用统一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教学出现失衡现象,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在实际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和掌握班级学生既有知识认知的前提下寻找“最近发展区”,能够因材施教分层次展开教学,布置梯度化作业,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
在每次备课时,我都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个层次的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和作业都是根据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设定的,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抓准“最近发展区”,比如基础较弱的学生侧重布置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适当布置提高题;基础中等的学生侧重知识拓展及复习巩固,适当布置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掌握基础、学会运用的前提下,能够自主展开探究。这样,在科学施教的基础上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创新多样化教学方法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學生学习兴趣;创设多样化情境教学,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开展合作探究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布置梯度化课后作业等四方面教学举措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生物知识,在探索和发展中实现生物教学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郝爱书.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创新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7(9):127-128.
[2]王明颖.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09.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