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探究课堂”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策略

2019-09-12何月清

新课程·中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优化策略

何月清

摘 要:“互动探究课堂”在我校已实施7年,教学成果显著。如何在“互动探究课堂”背景下优化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是今后教学的又一重要工作。因此,“互动探究课堂”背景下优化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任重道远,在教学中,要学会对教材、教学情境、问题的设问、板书等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动探究课堂;道德与法治;优化;策略

我校在2012年进行了“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所谓“互动探究课堂”,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在“生动、师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开展教学活动。在“互动探究课堂”背景下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优化教学,既是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关键,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保障。下面我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学科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为例,浅谈在“互动探究课堂”背景下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优化教材

由于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有的对知识的理解比较容易,有的则比较难接受。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不断探索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知道,教材的编写是遵循一定的原则的,但每个学校、每个班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只有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学生的学情来对教材进行整合和重组,才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吸收知识,明白书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在讲到《参与民主生活》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次的设计:

在一次班干部竞选中,在投谁一票上,你是怎么想的?

甲: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乙:谁能给我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

丙: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

丁:谁弱势,票就投给谁。

第二次的设计:

老师:你会选谁当我们的班長?说说你选他(她)的理由。

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探究,然后说出了自己选某某人当选班长的理由。

第一次的设计,只有部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觉得这不是自己班里的事情,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故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了沉默,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的课堂,学生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难以实施“互动探究”这一环节,课堂效果自然就不理想。而第二次的设计,学生觉得这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与自己有很大的关系,自己是班里的小主人,必须要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义务和对班级负责。于是,学生便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大家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都说出了自己选这个同学当选班长的理由,也说出了不赞同某人当选的理由。最后,集多数人的意见,大家都赞同了小奕同学当选自己班的班长。可以说,这样的结果既让同学们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必说,也让同学们通过这样的互动探究环节,萌发了对班级的热爱和对班级工作的支持,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认同感,自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优化教材,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往往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完成的。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领悟知识、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学会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优化教学情境,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时,我是这样进行优化的:

第一次的设计:

独立思考,然后谈谈你是如何面对网络谣言。

第二次的设计:

结合你身边的例子,小组合作讨论你是如何面对网络谣言。

第一次的设计,一下子就把学生难倒了,因为学生还不懂哪些行为属于网络谣言,所以也就不懂如何面对。而第二次的设问,学生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列举身边的例子,然后再进行讨论。因为有了情境的创设,学生知道了具体情境的具体做法,并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归纳面对网络谣言的做法。因此,优化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将学生的激情激发出来,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迸发出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优化问题的设问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曾提到将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接受性学习,可以将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可以让人从内心对某些事物或知识产生更好的理解和共鸣,从而能更好地接受新的事物和知识。因此,在问题设问上,我们要学会优化,让学生主动跟着设问去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从而学会对知识进行建构、重现和重组,学会在学习中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从而在探究中领悟知识和提升能力。如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是这样优化的:

第一次的设计:

学生观看听证会的视频,然后根据视频思考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举行出租车调价听证会?

2.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从哪些方面保证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第二次的设计:

学生观看听证会的视频,然后根据视频进行分组讨论:

第一、二组的同学代表乘客讨论赞同出租车调价的原因;

第三、四组的同学代表乘客反对出租车调价的原因;

第四、五组的学生代表出租车司机讨论赞同出租车调价的原因;

第五、六组的学生代表出租车司机反对出租车调集价的原因;

第七、八组的学生代表专家对前面六组的学生进行协调和监督,听取他们的意见等。

第一次的设计,由于设问比较深奥,学生感觉一下子够不着,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思考,不愿回答,课堂气氛异常沉闷。而第二次的设计,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因为设问指令非常清晰,如赞同还是反对涨价等,学生就某一观点进行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就行了。因此,每个小组都能按照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讨论,说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设问的优化非常重要,既可以让学生清晰所要设问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围绕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活跃课堂气氛,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四、优化板书

我们都知道,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再次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重难点和知识间脉络的理解,让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更清晰明了。因此,板书一定要精简,做到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在板书设计上,我是这样优化的:

第一次的设计:

(一)行使民主权利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选举形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

遵循原则:公开、公平、公正。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民主决策的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

民主决策的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有关部门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2)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二)增强民主意识

1.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

(1)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地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怎样增强公民民主意识

(1)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二次的設计:

第一次的板书内容非常详细,将这节课的内容以问答题的形式展现出来,内容比较多和乱,因此学生掌握不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完全忽略了对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第二次的设计,我只简单地罗列了重点知识,弃掉了之前的烦琐知识,对知识进行了削枝强干,并且对知识的脉络进行了整理和优化,对知识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梳理,这样的优化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知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钻研教法,掌握优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参考文献:

郭莉雅.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8(27).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6YQJK025)《以课例为载体推动“互动探究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和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zc2017068)《以课例为载体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优化策略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