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9-09-12吕银霞

新课程·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亮点新课改

吕银霞

摘 要:备受关注的平凉市2017年中小学课堂教学大讲赛已经落下帷幕,初中物理组的评委全程参与这次盛大的活动。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和行为上的推动。真切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面对面地和来自各县区选拔的物理老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如沐春风,发人深省。从课堂教学的一角教学设计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大奖赛;物理实验课;课堂教学设计;特色;亮点

一、特色和亮点

本次讲赛中,课堂教学设计课课有特色,经过我们评委组评委的共同商讨,反复琢磨,发现了诸多亮点:

1.从教學设计理念上来看,教学理念新颖,参赛教师绝大多数都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像王新隆、赵永菊、王玲芳、贾录存老师,教学过程中大都有意识地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情境创设引入新课—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思交流的教学模式,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分析、共同讨论,使课堂基本实现了从“教堂”到“学堂”的转变。有意识地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尽可能多地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点拨。柳昌浩老师的《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更让人耳目一新。

2.从三维目标设计上来看,目标定位准确,设计并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定位准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目标达成度高,像何晓敏、薛军军、朱伟老师,学生通过经历了制作简易照相机和简易投影仪的过程,亲历体验成像的特点,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3.从课堂导入来看,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本次课赛活动每位老师都比较重视课堂引入,课堂引入简捷新颖,不拘一格,就地取材,贴近生活生产实际,引人入胜,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武柯璇老师通过自己拍的泾川县大云寺美丽的风景引入透镜;王新隆老师挑选一名学生上讲台,用准备好的一面大透镜去观察远处的同学,台上和台下的同学相互观察,发现看到的像大小不同,提高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党文武老师从学生喜欢旅游拍照入手,引入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王玲芳老师通过视频展示北极的工作人员丢失火种,如何用冰块取暖灯,设置悬念,引入透镜;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导课环节,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也奠定了整个课堂教学艺术成功的基调。

4.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顺畅,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充满探究,注重了知识生成的四个突出特点:一是突出主体,让学生动手、设计、探究、讨论、表述,如赵永菊老师等,二是突出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归纳,如王新隆老师;三是突出过程,组织学生积极有效地交流、合作,如朱泽州、马军亮老师等;四是突出以问题引领探求方向,切中要害,指向明确,如柳昌浩老师等。大多数课堂的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思路清晰、流畅,都有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灵活多样,过程富有节奏感,层次分明,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都有清晰明确的课堂指令,及时有效的课堂检测,有梯度的问题设计,有启发性的延伸拓展,都使得课堂呈现积极、热烈、健康的态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自然能够放飞思维,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5.从新课标要求看,重视物理实验探究,学科特点显著。参赛选手大多都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突出了学科特点。尤其是王新龙和赵永菊老师设计的学生分组实验,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材料,让学生经历了从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索过程,重知识的生成,轻知识的传授。

二、需努力改进的方面

1.教学设计应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过程设计仍是以讲授为主,课堂完全由教师掌控,采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基本是按教师的预设流程和环节来完成,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和大胆质疑的机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课堂生成资源,看似完美的课堂,实则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讨论、学生实验、自主学习、课堂小结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往往是以一两个学生或组完成任务的时间为标准,甚至于有一部分学生还未进入状态或完成任务就草草收兵,急急忙忙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环节齐全,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值得商榷。

2.完善教学评价手段和激励机制。课堂教学评价手段单一,尤其是口头评价简单、粗糙、机械,有的老师一节课对学生的评价从头到尾无论学生回答的什么问题,老师的评价全是“很好!”,缺乏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3.重视板书,讲究教学艺术。本次课赛中,板书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其中有两位教师“只字未写”,没有板书的意识。有的只写课题,有的书写潦草不够规范,有的不随教学活动而定等,这一现象令人担忧!作为老师应该有设计板书的意识;关键词、连接线、箭头等都可以是板书的素材;板书不在多而在精,少罗列多结构,需要精心设计用来显示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设计板书是备写教案的最后环节,是对教学设计的最后“盘点”,应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设计亮点新课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