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沧浪亭随笔

2019-09-12许评

当代小说 2019年6期
关键词:诗序沧浪亭阮元

许评

人們游览济南大明湖,导游总是反复提到《老残游记》对大明湖的描述。《老残游记》写大明湖的章节,的确生动感人,可独立成篇,是历代游记经典名作,无可非议。不过我多次游览大明湖却听不到导游提及写大明湖的另一游记经典名篇——阮元的《小沧浪亭宴集诗序》。阮元这篇文章的刻石就镶嵌在大明湖小沧浪亭西洞门北侧的墙壁上,至今犹存。

阮元,江苏仪征人,清乾隆进士,官任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著有《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经籍纂诂》《揅经室集》《山左经石志》等。尤其所著《小沧浪笔谈》,书中的散文、游记,文笔灵活多变化,充满诗情画意。论文重文笔之辩,强调内容与形式的自由,强调抒发自己对人事景物的领略感受,反对桐城派的古文运动。他的散文理论和作品都有创新之处。他任山东提督学政使期间曾出资从他的前任另一位文学家翁方纲手中转租下小沧浪亭作为自己的别墅,可见他对这里风物的爱慕。

小沧浪亭是大明湖西北隅、铁公祠西侧的一处小巧玲珑独具特色的园林。以四面出厦、四周饰以雕花隔扇、上悬“小沧浪亭”匾额的三间水榭为中心,前临碧波荡漾的湖水,左右接油漆一新的湖滨回廊,左、右、后三面是荷花怒放的曲池。东面高高的台基上建有巍然屹立、八角檐翅似展翅欲飞的得月亭,西侧即是镌刻“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楹联的别具特色的小洞门,北面是“湖山一览楼”,楼前修竹数竿,太湖石几许,院内外是绿丝拂风的垂柳。这组建筑是清乾隆五十七年由山东盐运使阿林保仿苏州沧浪亭格局修建的,所以称小沧浪亭。“沧浪”二字,出自《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是“青”的古音缓读,形容青苍的水色。该园林的建筑特点,主要是采用借景法,将园外湖水与园内厅廊亭榭花木池塘联成一体,扩大了园林景观,使园林景物增添了连续性和深秀旷远的意境。

阮元在小沧浪亭北楼居住两年,对这里风物产生深深爱恋之情,临离任前恋恋不舍,特邀请济南“五名士”来此聚饮吟诗。他将诗作汇编成册,并写了篇《小沧浪亭宴集诗序》,抒发了对此地景物热恋的激情。文章开头一句简单介绍小沧浪亭的位置,“即杜子美所言北渚者也。”杜甫写大明湖的诗有“北渚凌清河”句,看来是说明小沧浪亭的方位,实则通过引经据典加强了读者诗情画意的联想。紧接着概述这里的景色:“鱼鸟沉浮,水木名瑟,白莲弥望,青山向人。”怎能不令人“渺然有江湖之思”呢!抒发出回归自然的深切感受。接着浓墨重彩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这里景物信笔写来:“或避暑竟日”,“或坐月终夜”,“或黑云堆墨,骤雨翻盆,万荷竟响,跳珠溅玉,霅然而霁,残霞雌霓起于几席。斜日向晚,湖风生凉,皓月转空,疏星落水,鸳鸯鸂鶒拍拍然不避人也……”简直把大明湖的景色写绝了。夏日骤雨和雨停霞布等美景,晚凉的悠然自得、心旷神怡,及水鸟相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跃然纸上,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生动传神的感情色彩。可见他不是就景物写景物,而是在抒发观赏景物时的内心感受,所以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百读不厌。

如果说我游历大明湖也有所感受的话,那就是观览大明湖的美景,千万别忘了到小沧浪亭欣赏阮元的美文。

猜你喜欢

诗序沧浪亭阮元
西斋茶廊坐雨
沧浪亭
寻幽沧浪亭
置亭沧浪上 日与沧浪亲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论梁肃的诗序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和珅与阮元的眼镜诗
《诗故》对《诗序》思想的秉承与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