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环境下圆锥曲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19-09-12曹倩倩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圆锥曲线双曲线教学设计

曹倩倩

摘  要 探讨多媒体环境下圆锥曲线教学的设计原则、内容及实施建议,以期帮助学生高效掌握教学内容,提升其学习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圆锥曲线;多媒体;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双曲线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5-0105-03

1 前言

多媒体作为新型教学工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已经成为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关键设备。近年来,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开始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设备,对多媒体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形成系统化、全面化的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以双曲线为例,对多媒体环境下双曲线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相关探讨。

2 双曲线教学设计原则

多媒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运用相关设备把图片、文字、视频等综合展现出来,营造“立體”的环境体系,实现多元化展现。将其运用到双曲线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照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及多媒体特性形成合理的设计原则,在该基础上做好内容、措施等的设置,这样才能够保证双曲线教学顺利开展。具体设计原则见图1。

1)人性化原则中要把握好两部分内容,即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双曲线多媒体教学设计中要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全面分析,依照学生学习状况、心理状况、智力状况等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多媒体教学难度进行把握,形成相应的层次;要在人性化理念基础上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追求,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双曲线多媒体教学的乐趣,使其能够在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成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高效性原则中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措施进行科学选择,依照教学要求形成最优教学路径,让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得以全面提升,这是双曲线教学设计的关键,需重点关注。

3)多样性原则主要对教学知识面进行拓展,尽量丰富数学教学的课堂容量。与此同时,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整合,借助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等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双曲线教学设计内容

知识结构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本知识点出发,构建系统知识脉络。在双曲线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结合多媒体形成新型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这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较大意义。尤其是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做好系统框架的构建,做好交叉关联,实现知识点联结成网,这样才能够实现双曲线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内容设计  多媒体可以将丰富的知识、多元的图像、立体的场景等结合在一起,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模型展示、视频展示等,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可以通过知识训练,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可以借助模拟实验让学生训练,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设置问题,让学生查找相关内容并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在教学开展中,教师需要对上述内容进行整合,做好资源的选择与重组(具体见表1):

1)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在教学要求基础上对课件方向进行明确;

2)要对教材进行研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提取出来,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形成基础的课件知识框架;

3)要结合互联网和图书资料等,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拓展和丰富,形成完整的课堂知识体系;

4)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明确知识脉络,使学生顺利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4 双曲线教学的实施与优化

合理导入,做好情境构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展双曲线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课前导入环节,将多媒体与课堂导入全面融合在一起,形成立体化导入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在导入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多媒体的特性,借助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多元情境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导入内容的印象。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多媒体导入情境与实际生活的关联,让学生能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分析数学问题,这对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双曲线定义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到两个定点的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让学生观察点的变化情况,对这一曲线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设置问题:“这样运动的轨迹是两条曲线,在数学上我们是怎样对这样特征的曲线进行定义的呢?”顺利引入课本内容。

多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够利用编辑软件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清楚、明晰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有侧重、有选择地学习各项知识,并结合多媒体中的各项资料快速、准确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双曲线教学过程中适当设置多媒体内容,融入探究性教学、自由讨论教学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双曲线多媒体教学的新鲜度,全面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将实践内容融入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小测验、课堂小游戏等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对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分析,在上述基础上不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拓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全面优化。

在双曲线标准方程、准线方程及焦半径与椭圆标准方程、准线方程及焦半径对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同a、b的双曲线和椭圆曲线重合放置,让学生直观对比两者的异同,并让学生在多媒体平台上绘制不同a、b的双曲线图像,对a、b值的大小对双曲线标准方程、准线方程及焦半径等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实际图像出发,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及理解。

完善流程,形成科学系统  开展双曲线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全方位把握课堂教学。首先,在教学原则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体系,全面优化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在课堂教学流程设置方面,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现本次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够掌握本次课堂的知识内容。其次,运用多媒体展现教学知识框架,让学生结合该框架分析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其内部之间的关联,增强对数学本质的把握,全面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最后,借助多媒体开展实践训练,让学生用本次课堂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双曲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双曲线函数的特性,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双曲线函数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借助动态视频增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认识,依照视频中的各项内容设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多媒体平台上自主训练,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

做好评价,实现調整优化  课堂评价作为双曲线多媒体教学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双曲线教学成效。基于多媒体的教学评价通过多媒体平台形成线上评价体系,让学生和教师借助多媒体平台完成双曲线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时交互和评价,为课堂教学工作的优化提供意见和建议。

5 结语

在双曲线多媒体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多媒体教学原则,依照人性化需求、个性化需求合理设置课件内容,在上述基础上形成针对性教学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其学习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等。与此同时,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构建,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全面增强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永良,孔德宏.几何画板条件下椭圆的25种典型作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6):5-14.

[2]朱佑安.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方法初探:以《圆锥曲线》教学为例[J].中国教师,2016(S1):41.

[3]陶保福.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23):112.

[4]杨秉信.议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J].中小学电教,2017(12):57-59.

[5]张宗堂.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圆锥曲线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24-25.

猜你喜欢

圆锥曲线双曲线教学设计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双曲线的若干优美性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