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体系的 探索和实践
2019-09-12王应雪
王应雪
摘 要 总结安徽省近年来探索建立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体系的工作经验。为破解中小学校信息化设备维护管养难题,组织各地探索建立以县域管理为主的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体系,在试点县开展中小学校信息化设备维护管养模式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他们各具特色的实践经验,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体系;教育装备;智慧学校;班班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5-0012-03
1 前言
教育装备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是全面實施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条件。教育信息化设备是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支撑和条件,是学校日常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小学信息化设备的应用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常态,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益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创新实践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中小学校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分别达到100%、100%、99.3%,师机比、生机比分别为0.89:1和7.88:1;全省已建设1836个主讲课堂和4900个接收课堂,实现全省教学点在线课堂全覆盖,乡村学校全面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水平位列全国第七位,教学应用连续两年稳居全国第一位。2018年,安徽省确定了38所智慧学校示范校和326所智慧学校实验校,启动智慧学校建设。随着安徽省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化设备在课堂上频繁使用,如此一来,如何保障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转,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存在问题
大量信息化设备配备到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设备逐渐老化,售后维护不够及时和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逐渐凸显。信息化设备运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设备维修不及时 由于相关电子产品厂家在农村没有设立服务网点,设备发生故障后,修复时间长。据调查,部分山区县由于地形复杂,中小学校特别是教学点分布点多面广,信息化设备原厂平均维修周期为1~2周,有时长达一个月之久。
设备运营维护成本较高 大量信息化设备配备到学校,学校要承担信息化教育教学所需的网费、电费、维护费等费用,资金紧张,尤其是质保期外设备的维保,成为学校沉重的负担。
设备缺乏有效管理 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数量大、分布面广、新旧不一、品种繁多,缺乏有效管理途径,上级主管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存在明显的管理盲区。
设备运行环境差 信息化设备尤其是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所处环境较为恶劣,如果不加以精心保管,会导致设备故障率上升。
3 主要做法
由于以上问题,影响教师使用设备教学的积极性,导致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率不高。如何长期、正常、平稳、有效地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安徽省启动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研究工作,探索建立以县域管理为主的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设施运维服务体系,在设备管理和使用上苦下功夫,想方设法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全面保障教育信息化设备在中小学的教学应用。
安徽省组织教育技术装备专家队伍,以实地调研、指导试点县区开展工作,举行培训和竞赛,召开现场会等方法,推广成功经验,探索建立以县域管理为主的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设施运维服务体系工作经验。
领导重视,保障投入 各县(区)普遍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装备或电教部门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规模较大的各中小学校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定专人负责。近几年来的经费使用情况统计表明,公用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都在10%以上,有的县高达20%。除了公用经费支出,有的县(区)还有专项经费支出,例如:无为县财政每年从教育附加中列支50万,学校从公用经费中按1:1配套50万,合计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县教育信息化设备维保;芜湖县财政将运维服务经费纳入教育装备经费预算,每年近20万元;肥西县财政每年投入80多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维修维护。
以点带面,典型引路 早在2015年,在歙县等七个试点县区探索建立以县域管理为主的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体系。经过三年多的实施,形成以歙县、利辛县、无为县为典型的县域运维服务模式。
歙县确立“三个确保”工作机制和“三自一统”的设备管维思路。“三个确保”工作机制是建立“确保领导重视、确保投入保障、确保部门得力”机制,为信息化的教学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管维保障。“三自一统”的设备管维思路,是在对全县教育信息化设备分布、应用、管理、人员等因素进行调研后,提出“队伍自建、技术自学、管维自力、全县统筹”,基本解决了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三区”为一体的经济欠发达薄弱县的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问题。歙县的可贵之处是培养了一批业务熟练的管理人员,初步形成“厂家提供技术和配件、电教馆负责组织实施、县远程教育中心组负责技术、学校管理员负责维护”的售后服务管理模式,做到“小修不出校,大修不出县”。
利辛县在建设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体系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以县域管理为主的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体系,建立三级运维网络,成立县维保中心,各学区和县直属学校配备专、兼职管理员,各中小学配备一名信息管理员,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筹措专项资金用于维保各项工作,培养和建立一支本地化的维保队伍,取得初步效益。2015年,在利辛县召开了以信息化运维服务为主题的全省教育装备工作现场会。
芜湖县、无为县、肥西县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学校信息化设备外包服务,争取县政府支持,把此项目纳入教育装备经费预算,以教育局统一招标形式,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确定具有服务资质的相关单位在县域驻点服务。对中标服务商的服务提出具体要求,与公司签订外包服务协议,做到及时、高效,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正常应用,实现软硬件服务专业化。
实时监控,成果显著 利辛县、歙县、无为县等县安装省级或自行研发的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设施维保监管软件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记录及时了解各地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设施使用情况,及时对信息化设备设施实行“零距离服务”,提高维护的效率。如2016年,歙县全县报修90多单,完工达100%;最快报单后一个小时后就维修好,最慢是七天(配件原因);维修开支总共配件达1.8万元左右,维修费0.9万元,交通费0.1万元,合计2.8万元,如果通过社会市场维修,最少花费5万元,年维护成本节约率达44%。
无为县维保监管软件系统运行后,实时监管效率大大提高,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实时监管、统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据无为县数据统计,全县第一期(2015-8—2015-11)维保计件3330件(次),维保费用合计约37.6万元;第二期(2015-12—2016-7)维保计件2537件(次),维保费用合计约33.18万元;第三期(2016-7—2016-11)维保计件3006件(次),维保费用合计约38.78万元,全县教育信息化设备年维护成本节约率达40%以上。全县农村学校班班通学科使用率达90%以上,周课时覆盖率达60%以上;在线课堂常态化开课率达90%以上;100%的教师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上开通教师个人空间[1]。
措施到位,提升水平 为了提高设备管理维护水平,必须抓好县级教育局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校设备管理员两支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和竞赛活动,培养管维人才。
1)抓好装备电教系统队伍建设。几年来,安徽省各级教育部门不断加强装备电教系统的自身建设,各市、县基本设有专职机构和专业、得力的装备电教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安徽省各级教育部门通过培训、交流等手段,不断提升装备电教人员的素养,基本达到人人懂技术、会管理。通过几年的努力,各市、县装备部门对本地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维工作基本做到谋划有略、指导有方、主动作为。
2)抓好信息化设备特别是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为提高安徽省信息化设备特别是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和维护水平,多次开展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培訓活动,培训活动不仅有维护管养知识讲座,还特别设计了互动环节、动手操作环节和考核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提高项目学校设备管理员管维水平,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各项目县(区)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县级和校级设备管养维护培训,先培训骨干,再由骨干培训学校管理员,既有集中培训,也有分散、个别培训,形式多样,效果良好,大大提升了项目学校管理员学信息技术,管好、用好设备和资源的热情与信心。大多数县、项目学校建立了学习培训、实际操作、现场考核、服务教学一条龙的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
3)以赛促用,提升管维水平。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员的管理和维护水平,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连续几年举办全省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员基本功大赛、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技能基本功竞赛、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运维微视频竞赛、现代技术装备运维管理优秀案例征集等活动。通过县级、市级、省级竞赛活动,有力促进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维护工作,提高了设备管理员的积极性,提升了管理员的管理维护水平,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逐步建立和形成安徽省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管理维护骨干队伍的目的。
4)聚合智慧,提高管理能力。针对不同的项目实施年度,2014—2016年编发《安徽省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维护管养手册》(2012版、2013版、2014版)。手册是安徽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组织有关市县装备部门相关人员和一线教师精心编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各地规范管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进一步提高设备维护管养水平效果明显。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编发相关的培训教材,做到培训有的放矢,效果明显。如歙县先后编写《歙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手册》《班班通设备培训教程》《歙县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培训手册》《歙县多媒体远程教育设备及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培训教程》,为教师提供人手一册实用的培训辅导书、操作说明书。
强化考核,推进应用 将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县区教育督导检查和学校教学评估范畴,作为学校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同时,各学校也将设备管理使用纳入对教师的考核,通过以绩效考核增加课时工作量的形式调动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层层责任追究制,形成激励机制,有效推动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
下发文件,加强指导 2017年底下发《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提高认识、工作机制、规范管理、经费投入、队伍培训、督查考核等六个方面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工作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意见。
4 反思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工作队伍、协调机制、经费投入、日常运维和应用管理制度,是确保中小学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发现以下三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需要着重加以研究解决。
运维经费问题 做好运维服务工作,中小学校不仅在公用经费上要支出,最重要的是将运维服务经费纳入财政经费预算,这样才能建立以县域管理为主的有效保障体制。安徽省有关文件规定,学校承担信息化日常运行维护的资金,各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10%的比例建立信息化专项资金,保障信息化工作可持续发展。但随着安徽省智慧学校的建设,移动学习终端、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设备的大量配备,10%的公用经费已远远不够,必须多渠道筹措经费,尤其是要将运维经费纳入各地财政预算。
设备管理员的稳定问题 农村学校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员流动性较大,培养业务熟练的设备管理员非常不容易,往往需要几年时间,而一个优秀管理员的流失,对所在学校及学区信息化工作均造成一定的损失。如何稳定管理员的岗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措施解决,随着国家对乡村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设备管理员的待遇和地位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笔者认为在12个班级以上的学校有必要设置专职设备管理员的要求下,专职设备管理员首先面临的就是评职称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很多管理员都感觉到累,因为不仅要当好管理员,更重要的工作是担任其他课任教师,否则仅做管理员工作没有办法评职称。安徽省在有关文件中要求:“明确管理员职责任务,将管理员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合理核算工作量(课时),使信息化设备管理员享有与一线教师同等的待遇,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但实际上,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学校还没有落实,取决于学校领导班子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5 结语
安徽省教育信息化运维服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8年年底,47个县已建立有效的以县域管理为主的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体系。试点县信息化设备维保响应时间缩短,实现小故障当天解决,大故障提供备品备件保障使用,解决问题不过周;维护成本普遍降低,设备使用率提高,形成一支由中小学信息化设备管理员组成的本地化维保队伍。今后将瞄准教育信息化2.0时代特征,继续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工作,推进中小学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勇,王宏彬.基于互联网的农村校园信息化设备运维保障机制的探讨[J].人类工效学,2017(5):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