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的洗手间, 真难找!
2019-09-12卢隽婷
卢隽婷
你很少在商场一楼找到洗手间。还有,他们的扶梯总让你绕远路:每层有一处扶梯只能上楼,另一处扶梯只能下楼,两处还相距甚远。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这些场所的内部设计到底有什么门道?
出入方便是考验他们能否吸引客流的一大因素,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会在建筑设计上考虑这一点。
洗手间为什么总是不好找?
内急时商场的洗手间仿佛“隐形”——到目前为止,国内商场的标准设计几乎都是一楼不设洗手间,即使上到二楼或三楼后,也要曲里拐弯深入到楼梯间里才能找到。这是因为,商场每层的租金都是递减的,二楼租金与一楼租金有时会相差到20%。如果地段较偏,或是新开业,那么二楼的租金更可能只有一楼的40%。开发商当然不希望占用收入可观的一楼空间设置洗手间了。
这么做还有个好处:拉动人流向上层转移,增加你用完洗手间后在商场停留、休闲的可能。同时,把洗手间设置在尽量深入、偏僻的位置,也是为了不占用商场的视觉展示面,如果在一家家店铺之间突然产生一个隔断,就会打破你逛店的连续性,因此最精明的做法就是利用已经存在的楼梯间。
电影院为什么总在购物中心顶层?
顶层的业态设置总是最伤脑筋的。一般来说,以二楼为节点,往上每层的人流量总是递减。一个人每上一层走到一个楼梯口,其实都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留在这层逛,还是上楼或者下楼——每一层的人继续往上走的概率只有30%。因此顶层设置的一定是一些目的性很强的业态。同样在顶层的还有KTV,以及一些能独立吸引人气的大型餐厅。那些油烟较多、面积较大的重型餐饮,如中餐连锁店,往往也设置在顶层,不单为了排放油烟方便,也因为这类业态能够负担的租金较低。但在遇到电影院的情况下,顶层的空间总会让位给后者。电影院的环境要求极为开阔:一个标准商铺的进深是16米左右,而一个电影院则可以做到30米,有时垂直电梯都无法到达,需要从下一层乘坐扶手电梯才能到达。
为什么扶手电梯不能在同一处上下楼?
许多商场的扶手电梯都是单向设计,每层有一处扶梯只能上楼,另一处扶梯只能下楼,两处还相距甚远。一路上楼虽然方便,但逛完想要下楼就要兜一个很大的圈子。另一种是“剪刀梯”,即可以在同一处上下楼的扶梯设计,看起来虽然方便,但其实每一次上楼或下楼都要兜一个圈子。这正是开发商的意图,希望把你在商场内的行走路线设计成一个环线,强迫你把这一层全部逛一圈。但现在随着商场竞争日益激烈,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购物体验,一些商场开始启用了两套扶梯系统,方便人们以最短的路径行走。另外,扶梯的存在不能遮挡视线,比如,进门位置的正上方铺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人们总是一进门就会往前走。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死角,一楼的扶梯设置总是背对着主出入口的,这样你就需要转个身上楼,一定会看到周边铺位。
为什么大商场内总是要走很远才能到出口?
如果不算后门、消防门、地铁入口、内部通道等,一个商场只会设置一至两个主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而且这两个主出入口不在一条直线上,相互无法看见。这是因为他们不希望你随意进出,而是希望你更多地停留在商场内部。在这一点上,与在店内设柜台的传统百货公司相比,两侧店铺环绕的大型购物中心可更加谨慎:他们不允许入驻的零售店铺开设自己的外门,因为如此一来,人们很可能就会仅仅停留在这家店,而无法被商场里面的其他店铺所吸引了。
同层停车、屋顶停车真的有那么酷吗?
如果你还以为商场的停车场都是在地下室,那你就OUT了。现在在国内许多城市的综合购物场所,有一些新的停车模式叫做同层停车,即在商场的每一层都有一层对应的停车场,直接连接商场入口;还有屋顶停车场,比如上海的K11、环球港购物中心等。虽然这些新颖的方式能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但更多是出于开发商的私心:它的好处是节省面积和开销,并把人流往高处各层带动。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就国内此类设计目前的情况而言,它们都没有地下停车场那么方便进出。如果要在屋顶停车,或是在较高层的停车场找到合适的位置,你必须要如爬盘山公路似地螺旋式爬坡。对于同层停车来说,除非你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去哪一层,否则很容易在停车时感到纠结,而屋顶停车则更适合直奔影院、餐厅的人。
还好他们不全都是宜家
如果要说到商业动线设计,也就是“规定”你在店面中走动的路线,就不能不提到沃尔玛、宜家之类的大卖场。宜家销量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独特的“一线式”动线设计。你一旦进店,再要出来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按照强制路径走完全部“迷宫”,才能够找到出口买单走人。但好在并非所有购物场所都是宜家。很多百货店和快消品牌追求效率,他们做过测算——是否需要设计强制动线,答案是否定的。宜家的动线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但反过来,其效率就会比较低,如果不是时间充裕的人,不会愿意去逛。反观比如ZARA、优衣库这样的快消品牌,他们没有所谓动线设计,而是整体平面布局,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展示更多的东西,在商品之间营造轻松自由的逛店体验,提高购物效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商场都是弧形的?
传统商场、购物中心大多是直线型的单动线,所有的店分列在场所两侧。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都采用弧线的外观及动线了,尽管这么做更费钱。想象一下,你站在一排水平排列的店铺门口,只能看得见对面以及自己这一侧较近的店铺,却看不清稍远一些的店铺,除非他们有伸出的招牌。但如果每一层的店铺都是弧形排列,甚至是环形的,那么理论上一个人就可以站在任何一点上看到自己这一侧以及对面的所有店铺,从而增加他们被吸引过去的几率。
另一个原因是直线容易使人感到无趣。这就是为什么地铁、机场等公共交通枢纽的动线都是尽量做成直线,因为直线给人的感受是“赶快走”,满足快速疏散的需求。
为什么他们都爱中庭?
每个大型购物中心里都有至少一个中庭,在这片开阔的空间里,有时是钢琴表演,有时是雕塑展览,有时是咖啡雅座。综合性购物中心的实质是包揽人一天所有的休闲时间,但是一般人逛了几个小时就会累,这时你需要喘口气才能接着逛——但他们不会让你出去喘气,这就是为什么购物中心一定要有中庭。作为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中庭是一个让你慢下来的地方。从行走疲劳的角度看,一个中庭的服务半径在250米左右,但如果从视觉的角度,则只有100米左右,超过这个距离还没有看见中庭,会让人觉得太闷,得不到“喘气”。他们的标准做法是:每100米左右会有一个小中庭,每250米左右会有一个大中庭。中庭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例也有讲究,一般在1:1至1:1.5之间,太高狭容易让人觉得压抑,太低则会失去聚拢的作用和商业场所宏伟高端的感覺。尽管标准的中庭应该是露天式或透光式的,但现在很多场所已经不这么做了,这完全是出于节能的考虑,为空调、灯光预算省钱。
(黄建君荐自《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