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
2019-09-12吴生花
摘 要:根据当前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们善于网络学习,视频观看,不按部就班地学习状况,为了适应孩子们的这一现状,我便自己先学习制作微课,翻转课堂,我觉得很有必要性。那么本文通过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阐述关于翻转课堂一些知识,给读者以启示实践。
关键词:课堂教学;风帆;翻转课堂
教育是门艺术,“翻转课堂”课题走进教学的大门,犹如给数学课堂教学扬起风帆,快速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使数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翻转课堂,使数学学习洋溢出生动的气息、数学课堂欣欣向荣!翻转课堂彰显“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教学形态。
一、 我眼中的“翻转课堂”
小时候,总是在学校上课,学校完成作业,回家就是干农活,做家务活,虽然课本知识获取少了几许,但是实践经验还是蛮多的。当了教师后,便一次次地革新思想,“愉快教育”“大密度课堂”“精讲精练课”等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上课学习,回家完成家庭作业,也就是课后“温故而知新”是必需的。
如今提出的“翻转课堂”,顾名思义,翻位置,转方向。“翻转课堂”和传统的课堂大相径庭。传统的课堂,都是在课堂上教师讲课、学生学习新知。而回家后,完成作业,巩固与应用新知。
而“翻转课堂”却是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微课,回到课堂上后师生、生生交流学习情况。“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存在,也只是满足孩子们自主学习的一种欲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与研究,让学生体验无拘束感的学习,翻转课堂是得益于学生的开放型课堂。
因为录制的视频,课堂的内容得到保存,资源再利用,学生再学习。“翻转课堂”,达到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 我教学中的“翻转课堂”
(一) 录视频做微课
录视频之前,首先要有教学设计,研读教材和教学用书,还要考虑学情,在此基础上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想好视频要体现的内容,这内容的教学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比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要先研读教材,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编写好教学设计。选择录屏软件、做好PPT,开始一边讲解、一边录屏。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一边提问一边讲解。美术课,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善于创新,有的老师做成沙画,非常有趣,学生耐看。
(二) 分析学情、选好播放的时空
每个班的学情不同,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也不同。课的内容不一样,因此所做视频的播放时空也不径相同。播放视频的时空因人而异。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选择视频《几分之几》放置在家观看,知识前置。
而《读写分数》可以放在课堂观看。学生在课堂上静静地观看,边观看微课,又认真听,同时认真思考。而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选择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微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视频的指引下明确学习的任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质疑问难,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 组织学生反馈新知
看完微课后,再回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在课堂上提问时发现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对各部分的意义也有所领悟明确,所以说选择观看微课的时空很重要。
这样既检查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又温习了知识,使新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实践,使得对所授的数学知识有所悟,有启迪。
(四) 二维码的应用
微课程的起点可高可低,适用性非常强。即使偏远的学校,只要有网络,有电脑,都可以学习,可以说是“人人有起点、校校有起色、事事有起点、时时有起点”。把所做的微课,可以用草料二维码软件,生成二维码,老师给学生发送二维码,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扫二维码进行学习。
比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每一课的知识点会生成二维码,让学生贴在数学书上,可以回家进行预习学习。长此以往,使孩子们养成扫码学习的习惯,课堂上的生成更多。
三、 翻转课堂之改变
(一) 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翻转课堂也翻转了孩子们的心思,由于时间比较充分,所以学生们能够思考,交流,各抒己见,更能体现人文思想。比如刘老师在授课时,以生为主体,总是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当出示46+3()等题时,老师问:“这道题是进位加还是不是进位加?”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尽管有些学生说错,或者理解有误,但是刘老师总是面带微笑,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依然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结果,更让学生大胆地说出理由。
培根说过“数学使人周密”,刘老师在数学课堂中,不光是解惑,更做到了传道:他教孩子们学会反思,说“反思”的意义,使学生明理,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习惯反思。
我们行知小学的墙上有句名言“一个教师写十年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好老师,但是写三年的反思会成为名师”。翻转使孩子们真幸福,他们这样小的年龄,已经获得了“反思教学”。刘老师是看到学生们的不足,便启发孩子们自省自悟,激励他们进步,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另外劉老师的评价语言也是别具一格,在练习中认识“可能性”时,他给孩子们回答的评价是“他说的好,我们就向他学习;你说的好,我们就向你学习,咱们就越来越好!”多么朴实的“拿来主义”啊,而且更具有亲切感和说服力。学生在课前学习,课堂上反思,交流,达成共识,促进了友谊,发展了自我,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 “翻转”使数学课堂更具新意
不管什么行业,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手段。那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同样也需要创新,有了创新,数学课堂将会增添几份秀色。
2016年12月2~5日,我参加了山东省昌乐一中以“翻转课堂”为课题的研讨会。在会议期间,认真听取了昌乐一中校长、专家的报告,听了6位老师的翻转课堂的数学和语文课,课堂形式新颖,不再是以往说讲的老教学模式,也不是过往的PPT时代,而是全新模式,用paid进行学习,观看微课,完成学习单。教师在课堂上是辅导者身份,指导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以及名师们的课,更是感触颇深。微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标准强调“深入理解教材与创造性使用教材,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有益补充和发展。”
比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中,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我们把三支图画笔放进铁桶里,其中有一支是红色的,另两支是黄色的,(1)老师如果从中抽出一支,请大家猜可能是什么颜色?(2)老师如果从中抽出两支,请大家猜可能是什么颜色?(3)哪一种的可能性大?(4)请一些学生到前面来摸一摸。“实践出真知”,通过设计这样开放性练习反而会提高学生对认识的概括化程度。正因为老师“用新(心)良苦”,才使孩子们真正理解并掌握了知识。
五年级下册《找规律》的课,贲老师又注重渗透规律的本质所在:方框按顺序平移,体会对应关系,他在教学中在“找”上做文章,因此设计新颖,耐人寻味。学生在paid上操作。另外課堂教学的新意还体现在教学过程,如教学“小数的意义”,做的微课中追问:
1. 关于小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2. 关于小数,我还想知道些什么?
3. 自学课本,看我又能知道些什么。
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学习,树立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果错过了,我们还可以重来,翻转课堂可以把在家学习的情况清晰地反映在课堂上,而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内化,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 “翻转”成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纽带
作为老师,越来越尴尬的话题就是和家长的交流,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平常,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是否专心听讲,是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是否遵守纪律,是否完成作业等问题。这些看起来是很关爱的话题,教师回答起来却很纠结。
因为当今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最怕敏感词,用好了家长不亦乐乎,不中听了就觉得老师在怪自己,心里不痛快。在翻转课堂后,这些问题也随之翻转了,我们可以问家长孩子是否专心听讲等问题。
于是,家校合作,共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学生迁移到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这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探讨的话题,真所谓“败者找理由,胜者找方法”。
四、 我对“翻转课堂”的几点认同感
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头脑,刷新自己的知识,复制别人的优点,删除自己的缺点,才能点击知识的亮点,开发学生这一最大的软件!以己为源,看己为水,要长流,要源源不断,翻转课堂,乐在其中!
1. “翻转课堂”有新意,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课标》指出“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点与现代学子不谋而合,寓教于乐,“翻转课堂”不是终点而是教学的起点。
2. 微课、二维码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使学习成为一种必需品,学习只有与生活有必要的联系,才能促进学习,进而服务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这一点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分析:80%的学生认为可行。
3. 使学生学习更加灵活多样,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拓宽了学生间、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的交流话题,同时我也在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
翻转课堂,翻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转了学生的学习视觉,扬起了学习数学的风帆,既然选择了它——“翻转课堂”,那么只顾风雨兼程,让我们不断尝试创新。“翻转课堂”,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再一次感悟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翻转课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王艳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数码设计.
[3]许彬玲.中职数学教学体现专业特色探析[J].学周刊,2018(31).
[4]韩海波.“和教育”云平台助力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8(31).
[5]刘建萍.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J].学周刊,2019(13).
作者简介:
吴生花,青海省西宁市,西宁市城西区行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