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9-09-12谢慧玲

考试周刊 2019年58期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基本理念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达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基本要求,从而培养学生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朗读环境;朗读氛围;朗读展示

朗读,对于小学语文学习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的发展,还有良好语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可是近年来,学生的朗读水平却一直得不到提高,如何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并面对的问题。以下笔者就谈谈如何改变朗读现象的几点思考:

一、 创设正确朗读的环境

笔者认为,我校学生朗读中会存在“后鼻音读不到位,读j q x时舌尖过前”,这一现象与我们的大语言环境有紧密联系的。其一,我县方言众多,本县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需用普通话来交流,所以我们的学生不管在校还是在家都习惯讲普通话。按照道理,我县普通话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学生的普通话应该要准确才是,然而恰恰相反,受我县方言色彩的影响,因为我们的方言中没有后鼻音,发j q x音時,舌尖会顶住齿缝,于是,在用普通话交流时也犯这个毛病。孩子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把我们这不正确的发音当成是正确的,把标准的普通话却误认为不标准。其二,我校面对全体学生的广播或周一学生在国旗下的讲话,播音者的读音也常不正确,易犯语气平淡,尾音上扬的毛病。每天这样的广播也会给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如何来创设正确朗读的环境呢?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长期的反复的宣传与熏陶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所以,一是可以利用学校的小百灵广播站及百灵电视台这两个平台,每周在固定的时间播放一些经典的美文范读,或者直接播放广播电台的语音节目,让学生听入耳的是正确、流利、优美且带有感情的普通话;二是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要求说话的老师和学生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读稿正确流利,有感情,不给学生以误导;三是积极做好正确朗读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可在楼道等处设置些强调“说准说好普通话”的爱心提示语。久而久之,学生会更能辨别谁口中的普通话是标准的、正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学生去学习如何说好普通话,继而会更有意识地去读好每一篇课文。

二、 形成正确朗读的氛围

(一) 教师先要读正确

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首先要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最为有效。因为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教师的语气、语调、表情去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也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提高读书的兴趣。同样受方言影响甚深的我校语文教师要如何先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多听——听录音范读,听广播,听新闻,把握正确的读音发音;

多想——结合课文内容,想该如何读准生字,读好课文;

多读——教师要爱读、敢读、善于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自己多读后才能体会如何读好课文,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引领;

多讨论——学校的备课组活动应朝实效性发展,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应经常在一起,讨论这篇课文应该怎么读,那篇课文又该如何读才能表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且做到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后共同评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 指导学生读正确

读准字音是正确朗读最基础的要求。读准字音要注意声母、韵母读准确,调值读到位。针对我校学生存在的问题,读准字音得从生字词教学抓起。在笔者的课堂上,首先用一些直观幽默方式方法让学生明白哪些是不良语音习惯,例如针对调值不到位,只读到一半或三分之二处便戛然而止的现象,会使用给学生打拍子“1、2、3、4”训练学生别读到3处就停止,而应读到4这个位置。其次是坚持做到教师领读,特别是去声时,学生老是读不到位,还会上扬,例如:小鹿(lù)学生却读成小噜(lū);一遍遍的领读,学生读时,还要用手势:往下划表示强调去声音调要下去!打一个勾表示强调上声读完整。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课文中出现的长句,学生最容易犯添字、漏字、断句的毛病,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长句中的停顿,注意换气,把长句变为短句读,这样便于学生读通句子。字音读准,句子读通,课文自然也能读流利。学生能流利地读后,我们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特点、风格和神采,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读。

三、 提供展示正确朗读的舞台

通过持之以恒的朗读训练,学生有兴趣了,我们还需要通过举办各种关于朗读方面的竞赛,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感受朗读乐趣。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被认同被赏识的心理需求,小学生普遍具有渴望被同伴和老师肯定表扬的强烈愿望。同样成功的心理体验是继续学习的强大动力,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的训练结果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例如:举办全校性的语文课文朗读比赛,全校学生人人参与,集体赛与个人赛相结合;举办古诗吟诵表演;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增设语言表演类节目等。这样既能进一步推进学校正确诵读的风气,提高学校整体的朗读水平,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朗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引导、示范,以提高学生的朗读热情,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

谢慧玲,一级教师,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连城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