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来时路
——评传记电影《周恩来回延安》
2019-09-12史力竹
史力竹
中国艺术研究院
滔滔延河水在黄土地上蔓延,将这片土地上的血泪、苦难和贫瘠化成支持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神奇力量,与革命血脉相连的清水河哺育了延安人民,终汇入黄河母亲的怀抱。宝塔临河而立,如同一位战士,守护着延安。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宝塔山便成为中国革命一位特殊的亲历者。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了十三载,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73年,罹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再次回到这片革命热土,体验过往,思潮翻滚。传记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用影像重述了周总理的回家和回忆之旅,生动感人,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着眼于周总理内心世界的展现。假使不能把时间的定时器归零,那么,唯有关于回忆的叙述才能为我们重建过往。
信仰是照亮前路的光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尽管如此,延安的小米养育了中国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延安地区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一直是周总理心中所挂念的。1973年6月9日,与越南来访的黎笋和范文同一起前往延安的周总理难掩激动之情。当时新中国成立已24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干部相继复出工作,工农业生产和国家建设出现转机,周总理看到依旧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延安人民,不觉泪目。“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周总理对省委、地委同志的嘱托,也是周总理对延安的挂念。电影通过四个时空交错叙事,以周总理带着老一辈革命家对延安的思念,重回延安为核心事件,重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与70年代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影片主创多次运用叠化的拍摄手法,打通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穿梭通道。战争时期,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战略指挥中枢,在物质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延安人民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为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孕育了“延安精神”。《周恩来回延安》没有以重大革命历史时间为背景,也不是领袖人物的群像演绎,仅以周总理回到延安后的个人情感推动情节发展,具有独特的感受性。
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为广大中国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在延安时期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实践。周总理重回延安,看到当年的老熟人生活很贫苦,内心的难过比老百姓更甚。飞机刚飞入延安地区上空,看着窗外陕北的沟壑、熟悉的黄土塬,周总理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脑海中尽是关于这片热土的回忆。周总理穿着飞行服,从照片中“走”入更深向度的回忆:1936年,党中央派周恩来赶赴西安,共商“西安事变”的处理办法。电影利用闪回,将周总理的回忆与现实勾连,梳理出中国革命的重要节点。选取红军长征、中共七大、大生产运动等对周总理内心撞击较大的事件进行呈现,突显周总理对延安以往的深情。导演将周总理对延安的思念具象化,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全国人民对延安的敬意完整地成为现实世界的表征。
《周恩来回延安》一片的导演兼主演刘劲自1995年起,曾67次扮演“周恩来”,从周总理的23岁至本片中的75岁,周总理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也烙刻在刘劲身上,此次饰演老年时期的周总理,他“希望打造一部使观众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伟人、了解我党奋斗历史和优良作风、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精品力作。
在延安的22个小时,周总理陪同越南外宾参观,请老邻居吃饭,看望曹大嫂,鼓励知青、公社代表,与延安地委探讨延安发展,等等,马不停蹄的22个小时里,周总理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人民生活切到实处的关心。周总理的车不小心陷入延河,老乡见后从四面八方跑来将吉普车抬到了岸上,周总理下车向老乡们道谢的时候,眉头紧锁,满目心疼。在影片中,周总理不是作为领袖个体出现的,他担心自己惊扰了人民的生活,可是他的心总是和人民在一起,人民也自发地在周总理的所到之处等着见他一面。“我代表毛主席和朱老总回来看你们来了”,这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国家领导人,仅是一位久未归家的探亲者。
周总理离开延安的前夜,因记挂着老区,请司机带他再乘车看看延安。延安百姓在前往机场的路边广场席地而坐,希望次日周总理离开时,能看他一眼。周总理与人民的相遇,不是偶遇,而是心与心之间互相惦念的相逢。周总理满心满眼都是对百姓在此等待的心疼,可百姓脸上是见到周总理后隐藏不住的喜悦,相反的心情成为鱼水之情最好的写照。将人民的福祉作为信仰,作为奋斗目标的周总理也一定是人民最挂念的人。离开延安时,周总理请机长在延安上空多飞一圈再离开,这是周总理对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周总理对延安的思念、感恩之情在内心泛起层层涟漪,也透过演员刘劲的表演一点点剥离出情感的变化,撞见人物内心的同时,也打动了观众。
黄土地上的英雄崛起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中,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中国农民最直接的印象解读。延安宝塔山下,范仲淹题刻“胸中自有数万甲兵”,战争中的牺牲者、国家建设中的身体力行者都是一位位平民英雄。周总理回到延安后,急切地想去看望曹大嫂,他这是去看望一位英雄的母亲,也蕴含对故土深厚、丰富的情感。曾经在生死攸关之际,小曹舍弃了自己的生命,赢得了周总理和同志们逃生的机会。当周总理再次见到曹大嫂,她正缝补一件旧衣,几次穿纫针失败后,周总理主动帮助她穿上纫针。周总理将自己的眼镜送给曹大嫂后,她终于识得眼前人便是当年的周恩来,激动地一时难以言语。曹大嫂缝补的正是小曹当年的军服,她和时间的关系是温和的,远去的人和事在她已经成了一个温暖而发黄的相册。她没有怨言、责怪,更多的是为儿子感到骄傲,为拥有现在的生活而感恩。周总理看见为革命失去亲人的曹大嫂生活如此清苦,更是心头一紧,浑身颤抖了一下,愧疚自责之情涌上心头。周总理牵挂的不仅是为救自己牺牲的战友,更是无数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延安英雄们,感怀他们为新中国建立所作出的贡献。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碗小米饭成为延安人民餐桌上的盛宴。当年赶路经过延安时,曹大嫂家的小米饭,是周总理在延安吃的第一碗小米饭。如今,周总理在延安设的第一席宴也是小米饭,他与老邻居一起蹲在地上吃饭,丝毫没有领袖的架子。尽管郝大哥极力“阻拦”,但是花子大哥、延强兄弟在饥饿之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还希望家里的娃也能吃上。周总理强忍着泪水,扭过脸的瞬间,眼泪涌出了眼眶。周总理离开延安前,郝大哥将家中为自己七十大寿准备的仅有的小米送给周总理,这是延安人民送给周总理的礼物,更是一份信物,留下丝丝缕缕的念想。1939年初,毛泽东主席提出“生产发展,自立更生”的口号,号召延安人民开展生产,以改善人民生活,稳定经济基础,增强抗战力量。曾经为中国革命提供粮食支持的延安百姓,如今连基本的温饱问题仍没有解决,周总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饭在口中却难以下咽。中国人从不将英雄的定义局限于个人主义,团结在一起,每一个为中国革命胜利而努力的延安人民都是英雄。
传记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剧照
周恩来回延安是一次相聚,也是一次“离别”。在延安招待所,周总理曾经与陈嘉庚、贺龙、左权一一道别。对于观众来讲,这个段落强化了影片主题的揭示。1940年3月,陈嘉庚回国后首先抵达重庆,国民党政府为博取其欢心,准备了一系列大宴小会的接待工作,陈嘉庚对此极为反感。5月,陈嘉庚前往延安,在此之前,陈嘉庚已听到许多关于共产党的负面消息。但这一次访问,发现黑暗的中国还有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共产党。“余久居南洋,对国内政治,虽屡有风闻而未知其事实究竟如何。时中共势力尚微,且受片面宣传,更难辨其黑白。”“及至回国慰劳”“并至延安视察”“见其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务以利民福国为前提,并实行民主化,在收复区诸乡村,推广实施,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奠胜利维新之基础。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7月11日,陈嘉庚重回重庆,通过演讲将延安的新风气、新气象传递给社会各界人士。12月15日,他在缅甸仰光的华侨欢迎会上疾呼:“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延安之行是陈嘉庚人生的重要转折点,1946年,陈嘉庚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1947年,他组织“民联社”,积极声援民主党派关于制止内战的斗争。贺龙与左权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陈嘉庚则是战争背后的有力支持者,热心教育事业,为国事言人所不敢言。周总理回忆与他们的告别,是对所有为新中国建立鞠躬尽瘁的英雄们致礼!电影不能尽书他们的名字,但不会模糊以至磨灭他们的历史及功绩。
周总理回延安在对历史的记忆中,融入了主体的大众,军民一家,水乳交融。我们坚信:黄土地上生活的平民英雄,与黄土地结缘的革命英雄,他们共同守护着国家统一,维护着党的团结,捍卫着人民的权利。他们钢铁般的意志,狮虎般的勇气,历尽艰险,共同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迎来新家园的建立。
“延安精神”的延续
中央红军与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最终落脚陕北,毛泽东主席说:“我们找到家了!”延安是老一辈革命家心中的家,但后来为了保卫延安,党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1947年,共产党人从延安离开,转向新的战场,用放弃换来了延安的新生。1948年4月21日,国民党整编第十七师弃城南逃,延安军分区游击队进入延安。革命圣地延安被国民党占领近400天后,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电影中,周总理走出机舱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又回家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指路的明灯,是生命的希望,作为革命者的周恩来和延安建立起了生死相依的关系。
历史是发展的,延安曾给予很多人勇气和安慰。而为了延安的建设,1961年第一批北京知青激情昂扬奔赴延安。知青是联结延安与信仰者的一条心路。1970年初,周总理从知青周秉和、何立群的报告中了解延安的发展情况与人民的生活状况。3月,国务院召开延安地区插队青年工作座谈会,会议后,北京市和中央各部委对口支援延安,积极促进延安工业的发展,支援延安的工农业建设。1973年,周总理到达延安后,见到了知青代表,关切地询问、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勉励他们发扬延安精神,服务延安人民,搞好延安建设。延安地区土地贫瘠、山大沟深,初到陕北农村的北京知青感到新奇,也面临困难与挑战。知青们运用自身所学投身劳动热潮,力求改变延安老区医疗、文教、科技落后的局面,周总理的慰勉成为他们建设延安的一剂强心针。当周总理的飞机在延安上空盘旋时,知青们修建的水渠正式通水。为响应 “三变五翻”的号召,知青们奋尽全力,全身心地与延安人民一同投入到延安的现代化建设中,为延安建设奉献青春。自从来到黄土地上的延安,北京知青与延安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他们从彼此身上汲取养分与力量。正值年少青春,人生观与世界观还未定型时期,知识青年投身于延安的建设。在“延安精神”的熏陶下,他们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后来他们离开延安,投身新的工作岗位,他们之中有国家干部、医生、教师、艺术家、企业家……他们从延安学习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他们终身受益。知青是他们共同的名字,延安是他们骄傲的烙印,他们从未停止为“家”的建设穷尽一己之力。
周总理离开延安时许诺延安人民,“我会再回来的”“等你们把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这一次周总理食言了,可是延安人民没有食言,2018年,刘劲带领剧组来到延安,曾经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如今植被茂密、绿意盎然。早在2016年,延安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6.35%,植被覆盖率高达66.7%,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刘劲和剧组向黄土高原的更深处挺进,探寻了方圆300公里,都没有找到理想的黄土地的场景,这正是延安人民向周总理提交的答卷。当年,因路途险陡,周总理没能再上清凉山祭拜两位烈士,现今,从延安市区驱车前往清凉山,仅需30分钟。延安市紧紧围绕“追赶超越”的定位和“五个扎实”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实现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旅游业等全方面的稳步增长。1973年,周总理离开延安之时,是多么期望能够看到延安万丈高楼平地起,延安人民生活富足美满。当然,延安如今所取得的成绩,也只是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征路”上的新起点。
《周恩来回延安》的动人之处在于其“真”,塑造人物,推动故事的发展,用的是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影片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它努力通过回忆和信仰的叙述让观众记住这段历史,为“延安精神”所感染,在新时代延续“延安精神”。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新的环境下,焕发新的力量。滚滚延河水奔流不息,巍巍宝塔山见证了延安的发展。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的深情演绎背后,蕴藏着周总理对人民、对延安、对国家发展时刻惦念的伟人情怀与精神信仰。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人民抬起的不仅是周总理的吉普车,更是以周总理为代表的心系百姓、勤政为民,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思想意识与精神原则。周恩来总理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他和邓颖超的全部工资积蓄都交了党费,他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了祖国的江河大地上。历史不断向我们证明,面对诸多矛盾问题的冲击、风险隐患交汇的挑战,惟有不忘初心者能更有进益,惟坚守信仰从容自信者胜之,惟改革创新者愈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作为传记影片的《周恩来回延安》成功运用对人物的典型化手法,充满了真实感和人情味,情感细致、真诚,讴歌了党和人民的血脉相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精神,感人至深。此片的推出,对当前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让党员重温初心、抖擞精神,明晰自己的担当使命亦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