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2019-09-11彭韧
摘要:儿童剧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类型,是儿童亲近艺术的早期形式之一。儿童剧一般有非常典型的人物塑造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具有艺术思想和哲理内涵,在为儿童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能让孩子们感受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走进儿童内心的艺术,分析儿童剧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追求,不仅是对这种艺术形态本体特征的聚焦,更是对儿童情感诉求和社会未来的关注。
关键词:儿童剧 内心世界 艺术表现追求
儿童剧是戏剧艺术范畴中的一个特殊的门类,基于话剧形式演变发展而来,以带有儿童情趣以及哲理内涵为主要内容的故事情节为依托,以适合儿童心理接受能力为尺度,以活泼、欢乐的故事节奏及载歌载舞为艺术表现形式,以极高的审美价值、舞美设计和审美情趣专门为儿童量身定做的一种艺术形式。儿童剧在孩子内心所引起的震撼绝对是其他娱乐方式所无法比拟和满足的,这就是其不可替代性。儿童剧的舞台魅力主要在于其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和艺术形式对儿童的感染和陶冶。一部优秀的儿童剧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同一缕阳光照亮孩子的心扉,带他们进入一个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儿童剧的发展有其丰富多样且不可替代的艺术表现追求。
一、丰富思想内涵,提倡美育教育
每一部儿童剧都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儿童剧的创作,首先考虑的就是孩子们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受到什么教育,针对孩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成长问题进行创作,以孩子的视角为准则,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分析、解决所出现的问题,用孩子们喜欢、能接受且易懂的方式演绎出来,使观看者能够从中受益或明白事理。如根据普希金的《金鱼和渔夫的故事》改编的儿童剧,通过对剧中“老太婆”贪婪形象的演绎,来告诫孩子贪心的悲惨下场,同时让孩子明白:人贵在知足,知足者常乐的道理,使他们从中获得思考。目前,“网瘾”是困扰我国中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儿童剧《青春战队》结合社会现状,围绕“网瘾”这一主题,讲述了三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网吧的邂逅,历经了种种遭遇,最后获得成长的故事。本剧得到了观众的强烈反响,如此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观众得到了同感且与三位主人公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包含着人生百态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蒙上了美的神秘色彩,正是因为它们具有成为美的形式与媒介,有着人类共同向往的心愿。儿童剧是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美育的功能常在儿童剧观众的观剧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显现。儿童剧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为儿童审美能力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对艺术的高度追求关乎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更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儿童剧中,其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正确引导和心灵洗涤,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十分有帮助,能给孩子们产生好的影响,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中明白生活的真諦。在儿时看到过的一部好书或一部好的电影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终生难忘,剧中所表现的“真”“善”“美”思想内涵会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优秀的作品都离不开对经典形象的塑造。说到儿童剧对人的影响不能不提到它的开山之作,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并演出的童话剧《马兰花》。本剧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和花草以不同个性和形象,展现了用勤劳、善良战胜懒惰、邪恶的艺术形象,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笔者在儿时曾看过此剧,至今记忆犹新,特别是对剧中的童谣更是记忆深刻——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每每在山中看到马兰花时便会想起这首童谣,不由得倍感亲切。儿时观看过的《马兰花》《报童》等优秀的儿童剧作品,对笔者以后从事儿童剧事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使笔者深深地爱上了儿童剧。
二、塑造人物形象,深化故事情节
在儿童剧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作品的特殊性,让儿童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符合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方式。若想使舞台儿童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成功,就需要对一些关键部分进行把握,如注意语言表达、动作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问题。典型的人物角色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儿童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大多是他们的同龄人,这就要求演员们用儿童的语言来演绎。表演者的全情投入能够让观众从人物角色上找到共鸣,找到生活中的影子,易于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观众在欢乐的互动中消除距离感,产生亲近感。孩子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能够在思想、行为、语言上产生心灵的共鸣,让思想受益。
因此,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时,演员们需要了解儿童与成年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异同,并能结合人物角色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恰当地塑造人物形象,同时根据相应的生活体验和思想内涵进行人物角色及其情感的升华。这些对人物性格发展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因这种变化而使得表演更具感染力。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既要发挥儿童剧的正面教育作用,充分展现优秀品质,为儿童和其他观众群体树立良好的榜样,又需要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进行准确演绎。儿童剧表演中所塑造的儿童形象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因此需要对儿童情趣、童心、性格特征等进行充分把握,使塑造的舞台儿童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丰满有趣,与儿童单纯天真的特点和谐统一,让舞台儿童人物形象更具感染力。
笔者还记得在演完儿童剧《青春战队》后,有一位中学生说:“你们剧中的‘王小龙就和我们班的某某同学一样,剧中的‘程建勇对他孩子的态度就和我爸对我一样。”儿童剧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很容易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些典型人物形象都具备典型的教育作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观众们透过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行为、语言等,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快乐的汉斯》中的“汉斯”聪明、机智,乐于助人,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九色鹿》中“九色鹿”的形象美丽、善良,舍己为人……这些人物形象会深深地印刻在儿童脑海中。他们有的机智活泼,有的聪明调皮,有的美丽善良,有的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有的在逆境中不断成长,这些具有“典型形象”的优秀品质都将会在小观众的心里埋下种子,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效仿和学习的榜样。
三、丰富表现手段,增添舞台效果
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无疑会让儿童对舞台戏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与成年人一样对艺术有着实际需求,也有自己的判断与评价标准。只要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态,就必然会受到儿童观众的认同与喜爱。表演过程中融入的歌曲、舞蹈、魔术等多种艺术形态,无疑会丰富节目样式,开拓儿童的视野。一些优秀的儿童剧目将富于情感的、鲜活的艺术形象融入故事情节中,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了强大的情感震撼。因此,儿童剧应适应受众群体的心理以及接受能力,在二度创作时需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为儿童观众营造一个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音乐、歌舞等形式的加入既丰富了儿童剧的表现形式又很适合儿童的观看心理,尤其近几年儿童剧的发展方向逐渐接近音乐剧,音乐、舞蹈、美术等形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此外,儿童剧还可以借鉴戏曲、魔术、杂技等艺术形式来丰富表现形式,使达到吸引儿童的目的。这种变化也是由儿童观众的审美趣味和观赏爱好所决定的。试想,孩子们平时在家里、在学校听到的总是喋喋不休的教导,而来到剧场还会愿意听长篇大论的台词吗?因此,儿童剧需要采用活泼轻松、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儿童观众在心理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潜在的教育。笔者所在的艺术团创演的儿童剧《金水车》中“鹰奶奶”就运用魔术的手法,在表演过程中突然变出了一个又一个大馒头,效果奇特有趣,让台下的小观众惊奇万分。
大型多媒体音乐儿童剧《天鹅琴》是由周芳同志编创的剧本,并邀请了北京儿艺著名导演胡一飞担任导演,经过一个半月的紧张排练,于2011年9月16日搬上了舞台。此剧演出一开场,舞台上便传出优美的“朋友歌”。悠扬的歌声,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着故事的发展,各种优美动听、激昂铿锵的音乐,以及穿插着的歌舞令人眼前一亮。本次舞台调动了诸多的艺术手段,以音乐、舞蹈、声乐、舞台美术丰富儿童剧的色彩,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观看的积极性。当剧情发展到“黑鹰怪”原来是一只被大家瞧不起的黑天鹅时,小观众们的情感随着剧情跌宕起伏,同情心油然而生。当“柯尔达”为了救“黑鹰怪”而被冻成冰山后,孩子们被“柯尔达”的善良所打动,台上台下“同呼吸,共命运”。歌舞并进,舞美新颖,整个舞台异彩纷呈,这所有的一切抓住了小观众的心,在演出过程中不时拍手叫好。在该剧中,胡一飞导演首次尝试利用二维动画,配合故事内容,为小朋友们展现了童话般的世界。为了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口味”,在创演过程中还融入了现代音乐剧、木偶和皮影等元素,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上这些技术的运用都是为了营造一个使孩子们身临其境的世界,让他们感到新鲜、刺激和满足。
舞台上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成为儿童剧的创新表现手法。这种更加亲近观众、与观众互动的形式,是其他电视或电影类艺术无法达到的效果。单纯、好奇和强烈地参与意识是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当身着戏服、化着妆的演员从他们身边走过并与他们热情握手时,就会给予他们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比如在演出《快乐的汉斯》时,笔者饰演的是吝啬的老爷“库拉库”,与夫人一起装神弄鬼哄骗“马路其奈”和“汉斯”,被“汉斯”识破诡计后,用自己的智慧让“库拉库”钻到了箱子里,这时“汉斯”转身对台下的小观众们问道:“我该把他怎么办呢?”台下的小观众异口同声地说:“打死他!打死他!”同样,当“汉斯”突然出现在观众席并与他们热情握手时,孩子们非常惊奇和兴奋。在这种情况下,全场融为一体,产生了“零距离”的接触,这一过程的互动也会给孩子带来与众不同、终生难忘的奇特体验。有一次,在演出结束后,有个孩子激动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看见真人演戏了……”由此可见,儿童剧以它优美的音乐、活泼的舞蹈、多彩多姿的舞台以及面对面的互动,能够获得孩子们的认同和喜爱,勾起他们对舞台艺术的浓厚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剧作为一种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一定的美育功能和文化价值,是儿童放飞梦想、感知世界、体验生活和感受美好情感的重要艺术源泉。如丰子恺先生所言,“教以美的鉴赏力与创作力,以养成其美的感情,使受用于其生活上。” 儿童剧以它典型的人物塑造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符合儿童审美的艺术思想和哲理内涵,在为儿童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使孩子们能在观看儿童剧时,体验到一种浓缩的生活之美。儿童剧的魅力便是点亮童心的火种,它的艺术表现是每一个儿童剧工作者坚持不懈的追求,所以作为一名儿童剧演员一定要开阔艺术眼界,充满想象力,让它带领我们翱翔在艺术的海洋中。我們应该不辱使命,多为孩子们演戏,演好戏,特别是在加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剧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肩负着这神圣的使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走进儿童内心的艺术,分析儿童剧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追求,不仅是对这种艺术形态本体特征的聚焦,更是对儿童情感诉求和社会未来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蒋尧尧.当下国内儿童剧审美特征探析[J].新世纪剧坛,2018(06).
[2]廖子懿.如何做好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戏剧之家,2017(03).
[3]崔炯屏,郭玉秀.不可缺席的儿童影视剧——对中国儿童影视剧发展的思考[J].当代电视,2014(25).
[4]谈风霞.中国现代儿童剧艺术发展初探[J].艺术评论,2008(06).
(作者简介:彭韧,男,本科,甘肃省兰州市儿童艺术剧团,国家三级演员,研究方向:儿童剧表演、儿童戏剧教育)(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