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民俗之美
2019-09-11周佳薇
摘要:《故里杂记·榆树》是汪曾祺写于1981年初,收在1985年《晚饭花集》中的作品 。小说主要塑造了一位孤苦寂寞的老年妇女侉奶奶的形象。作品不仅呈现出淳朴的民俗生活,还隐含着对劳苦人民生活的赞美与同情。
关键词:汪曾祺 侉奶奶 民俗
民俗作为历史的积淀产物,有其传承性、稳定性和民族性。当作家把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民俗现象融入作品时,民俗的民族性、地域性就直接加强了文学作品的民族意识。汪曾祺可以说是一位善于通过风俗民情反映民族情感风貌的优秀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描写了大量的民俗现象,构成了生动的文学场景和典型人物环境,集中地反映着汪曾祺小说的民族特色。正如汪曾祺所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1]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带有山东口音的“侉奶奶”靠着纳鞋底为生的生活境遇。小说不仅具有旧高邮里下河地区特有的浑然天成的民俗风味,同时还具有更丰富和广泛的社会文化内容。
小说的开头,作者就细致地描写了流落到高邮的异乡人“侉子”们的日常生活,“……这县里有不少侉子。他们大都住在运河堤下,拉纤,推独轮车运货……”作者在出苦力的群体背景下,细致生动地描绘出“侉奶奶”的形象。特别是写到她的劳作时,运用了大量方言口语的行话,比如侉奶奶在纳鞋底时,“做”——“做”(粗缝几针),“哧啦——哧啦”“光”——“光”。汪曾祺用亲切朴实的语言再现了这项几乎已经失传的民间手艺,把民间手艺与人物、生活场景交织在一起,生动、有趣、绘声绘色,传神地表现着她熟练的劳作方式,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逼真之感。这就使民族志的视角聚焦在一个老人的形体动作中。而侉奶奶也是所有流落到高邮的底层劳动者的象征。
汪曾祺一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他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方式也追寻着傳统文化,他自称是“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2]文章里侉奶奶纳的底子很结实,大家都原意找她纳,给多给少,侉奶奶从不计较 ,“这些捉蚂蚱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大,侉奶奶纳他们鞋底,尺码一年比一年放出来了。”简简单单几句描述,释放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真情,作者不仅在感叹时光易逝,更是赞美侉奶奶造福于故乡人的平凡劳动,民族志的视角也和乡土文化交集融汇。小说的气氛极具温暖的气息,作者以深深的敬意、至诚的感情写出普通百姓的勤劳朴实,他没有以高人一等和怜悯的态度看待自食其力的劳苦大众,却心怀挚爱和温柔的亲切感发掘蕴藏在他们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
汪曾祺的小说世界里,和谐恬淡之中弥漫着悲凉伤怀。侉奶奶她卑微如一棵草,没名没姓,“侉”并非她的姓氏。她年老无依,孤零零的一个人,住在除她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居住的臭阴沟旁边的一片空地上。两间草房,没有一扇窗户,独门独户,四边不靠人家,草房长满很高的杂草。侉奶奶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甚至没有人知道她确切的死亡时间,汪曾祺用温情的目光审视侉奶奶的苦难生活并表达着这份悲悯之情。汪曾祺笔下的小人物都是用辛勤的劳动获得卑微的生存,然而现实生活总是一种无情的残酷。这涵盖了作者历经沧桑的人生经验,面对他所生活的时代,他用一种“逃离”的方式选择世外桃源的旧日故乡生活。他用半个世纪的坎坷经历体味着生活的无奈和艰辛,便自然地把这份悲凉幻化成对故乡百姓的同情与悲悯。因而,汪曾祺用平淡文字折射出人生的荒寒,没有刻意深化,始终投以脉脉温情。
参考文献:
[1]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陆建华.汪曾祺的春夏秋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周佳薇,女,硕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