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乌力吉木仁河(序篇)
2019-09-11陈炯明
乌力吉木仁河是我的母亲,是母亲告诉我的。小时候问母亲,我是从哪里来的,母亲就说,从南河套捞来的。老张家你大姥姥用笊篱一舀,就把你舀出来啦!从此,我就是这条河的儿子。
我在这条河边生活了十六年,对经历的一切有铭心的记忆。
乌力吉木仁是蒙语“吉祥”的意思。我家住的那段应该是河的中游,处在扎鲁特旗和开鲁县交界处,归属扎鲁特旗管辖。这段地貌极其特殊,河南岸是一片很大的沙漠,北岸是一片冲积平原,再往北,就是连绵的群山。我的家就在中间的这片绿洲上。最初的村子叫“立新”,是七十年代从奈曼旗搬遷过来的。父辈们来的时候,这里只有几个很小的蒙古族村落。
三月河开,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沉寂,浑水和冰,滚滚而下,气势不凡。这是春汛。那时的冬天很寒冷,一进十一月就漫天飘雪,没几天,大雪封山,天地一片苍茫,颇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气象。春天一来,积雪融化,万条细流齐下,小河暴富,激情澎湃。
这种激情持续一个多月,四五六月,是她淑女时代,积蓄花完,性情温顺。这时候的乌河最美,水中游鱼可见,脚下野草还青,南望白沙耀眼,抬头飞鸟弥天。一场小雨过后,举目四望,不似人间。空气清新,有笑话说北京人到了草原醉氧,到了乌河边,那就没救了。
七月八月,是乌河最壮阔的时候。那时的大暴雨,简直了,极其诚信,大多在七月七日前后到来。持续很长时间。河水暴涨,这个时候你说这是长江,也不为过,波涛滚滚,河面最宽的地方两岸不辨牛马。我最喜欢这个时候的乌河,喜欢她气势如虹,喜欢她自由奔放。这时候沿河村子里的大人最忙,一边防汛,一边捕鱼。乌河四季产鱼,这个季节的鱼最多最大,全是野生的啊。您捕过鱼吗?人生至乐!
八月一过,河水重回平缓,这个时节水一天比一天清澈。冬天来了,河面如镜,那是真正的冰清玉洁,一米多深的水,有的地方能隔冰观鱼。用斧子凿下一块,含在嘴里冰凉爽口。
这是一条神奇的河。辽河流域大多数的河都要干涸了,她还在坚持。今天科尔沁区辽河公园的水就是从那里引来的。
乌河北岸有十来个村庄,四个汉族村,其余是蒙古族村,统归乌力吉木仁苏木(蒙语“乡”的意思)管辖。那个时候这里是世外桃源。没有电,路难行,雨季到来,交通基本阻断,乡亲们很少走出这片土地。夏季产鱼很多呀,也无法运出去。但是,我们的生活并不寂寞,地肥水美,自有一番生机。
一九九○年我进的城,再就很少回去,然而乌河却让我魂牵梦绕。我想那滔滔的流水,我想那油油的草原,我想那淳朴的人们。十六年简单快乐的生活,我记住了很多人,很多事,时间越久,记得却越清晰。我想把它记下来。记住三十多年前,有那么一条河,有那么几个村;记住有那么一群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作者简介:陈炯明,男,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本科,通辽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学生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