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审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2019-09-11岳磊

经营者 2019年14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岳磊

摘 要 本文结合审计实务课程的特点,应用基于结果性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开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理将审计实务的所有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包括典型工作过程、行动领域、知识领域三个领域,为高职院校审计实务课程教学提供改革方向。

關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审计实务 典型工作过程 行动领域 知识领域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分为三步:首先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筛选典型工作,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其次进行行动领域归纳,整合典型工作,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最后进行学习领域转换,构建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1]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审计实务课程设计基本思路

并不是所有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有审计实务课程,原因可能是审计实务课程本身难度较高,或者是三年教学内学时有限,没有学时来开设审计实务课程。审计实务课程包括理论部分与实务部分,根据我校(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要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求,在课时有限的基础上,必须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同时满足企业对学生审计工作能力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我校审计实务课程进行了改革,引入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结合审计实务课程的特点,应用基于结果性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开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理将审计实务的所有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包括典型工作过程、行动领域、知识领域三个领域,为高职院校审计实务课程的教育教学增加了新的模式。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审计实务课程设计实施

审计实务课程典型工作过程:接受业务委托-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初步确定重要性-风险评估-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风险应对-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现与汇总错报-修正重要性-评价错报影响-沟通重大错报-调整重大错报-评价未更正错报的影响-出具审计报告。根据审计典型工作过程对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如表1:

在授课过程中参考上表的教学设计思路,可以把审计实务知识点与技能要求有机融合,不但节约了授课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授课效率,同时增加了审计实务课程的趣味性,将原本抽象的审计知识变得脉络清晰,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始终保持清晰的学习思路。

注释:①姜大源教授讲稿。

(作者单位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亓春红.工作过程系统化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建设[J].财会通讯,2015(04).

[2]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7(13).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系统化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行业英语教材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高职数字影视后期合成课程改革与创新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工作过程系统化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探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探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外贸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