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屈孕酮在黄体功能不全型 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9-1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黄体先兆孕酮

姜 丽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产生与妊娠早期黄体分泌的黄体酮不足而导致血清孕酮水平较低有关,相应的会造成子宫内膜分化不良的情况,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孕早期出现反复流产。治疗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直接补充孕激素,以此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选取5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患者均为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数量为50例,调查时间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分组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25例。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5.6±3.2)岁,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5±3.1)岁。全部患者经临床诊断符合相关标准;流产症状与体征存在;基础体温高温在孕前检查中小于11天,上升幅度小于0.3摄氏度,上升具有不规则性;停经时间为40~60天,生活作息习惯良好。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口服叶酸、补充维生素E和卧床休息等;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对照组: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每次40 mg,一日一次;观察组:口服地屈孕酮片治疗,首次服用剂量为40 mg,之后每隔8 h服用10 mg,温开水送服。两组均给予连续四周的临床治疗[2]。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成功: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治疗1月后复查B超显示胚胎原始心管可见明显搏动;反之为失败,且随访显示患者最终流产[3]。

在治疗前后,晨间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使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对血清孕酮(P)与雌二醇(E2)水平进行科学的测定。

认真记录各种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借助软件SPSS 19.0对本次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前者进行表示,t检验,后者进行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00%(24/25),对照组为92.00%(23/25),组间无差异(P>0.05)。

2.2 血清P和E2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P和E2水平经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尽管两组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是观察组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P和E2水平的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血清P和E2水平的对比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25)对照组(n=25) t P P(nmol·L-1)治疗前 54.7±10.6 55.2±11.7 0.203 >0.05治疗后 78.9±12.4 63.5±12.1 5.688 <0.05 E2(pg·ml-1) 治疗前 309.7±26.9 315.9±30.2 0.983 >0.05治疗后 628.4±45.7 587.2±36.1 4.585 <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例头痛、1例恶心、0例皮肤红肿,共计2例(8.00%);对照组分别出现2例、3例和2例,共7例(28.00%),经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腰痛和下腹疼痛等,经及时卧床休息后可以获得显著改善,能够继续妊娠。如果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则极易发展为不全或完全流产。关于先兆流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病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存在内分泌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内分泌异常就包括黄体功能不全,因患者卵巢黄体功能不全会极大的减少血清P的分泌量,正常的生理功能很难发挥并维持。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当,但是观察组血清P与E2水平要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采用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血清P与E2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黄体先兆孕酮
赖床憋尿,竟然黄体破裂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先兆流产,别害怕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求“好孕”要重视孕酮值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