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山羊场传染性胸膜肺炎综合防治与临床效果观察
2019-09-11曹旭东赵东林
文/曹旭东 赵东林
(1 岐山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2 宝鸡众羊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1 发病情况
1.1 流行病学统计
宝鸡地区某规模化奶山羊场于2016年9月1日开始,从陕宝鸡当地分3 批购进奶山羊,到月底共引进1 000 只成年奶山羊。该场属新建规模化养殖场,但没有标准的隔离设施,新引进羊只全部在大群混合饲养。加上入秋气候突变和昼夜温差大的影响,导致该场羊只在9月底开始发病,几乎全群出现咳嗽、流鼻、发热、慢食等症状。10月初群体发病较严重,呈流行和急发态势,先后共发病835 只,发病率83.5%(835/1000)。截至2016年12月底共死亡110 只,死亡率13.2%(110/835)。见表1。
1.2 综合诊断
2016年10月初该场羊只进入发病高峰期。每天约有50%的羊只发病,3~5 只羊只出现急性病例而死亡,每天约有30%新发病例,症状较典型。为了及时准确诊治和减少损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山羊方面的专家和笔者受邀驻场进行诊治。通过临床症状统计分析、死羊尸体解剖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等综合性诊断,确诊为爆发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
1.3 临床症状分析
2016年9月—12月共感染发病835 只,潜伏期短者3~7 天,长者3~4 周,平均18~20 天。跟据临床症状观察大概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1.3.1 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主要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 ℃,张口呼吸并伴有痛苦的鸣叫,数小时转为急性肺炎症状,后期病羊卧地不起,四肢伸直,呼吸极度困难,全身震颤,黏膜高度发绀,目光呆滞,呻吟哀鸣,后窒息死亡,病程较短,一般为1~2 天,快者数小时。此类型共50 只,占发病羊的6.0%,死亡46只,发病死亡率为92%。
1.3.2 急性型
急性型最多,病羊精神状态尚好,采食正常,有的体温升高达40~42 ℃,经过2~3 天症状逐渐明显,病羊离群呆立,食欲减退,反刍减少,被毛粗乱,低头战栗,呼吸达80 次/min以上,脉搏达100次/min以上,肺炎症状较明显,出现短促的湿性咳嗽和流浆液性鼻液。随着肺炎和胸膜炎的发展,全身症状加剧,食欲大减,呼吸困难。间或发生粗而痛苦的咳嗽,从鼻孔流出黏脓性、铁锈色鼻液,在鼻孔和上唇有干固的鼻痂。病羊瘦弱、磨牙、呻吟、流延、高热不退。压迫胸壁时有疼痛表现,胸部叩诊有浊音,听诊有胸膜摩擦音和水泡音,个别羊只发生流产。到后期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头颈伸直,张口呼吸,后窒息死亡。个别发生胃肠炎,出现臌气和腹泻或血痢,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病程7~10 天。此型共759 只,占发病羊的90.9%,死亡54 只,发病死亡率为7.1%。
1.3.3 慢性型
慢性型全身症状轻微,病程发展缓慢,病羊瘦弱,被毛粗乱,发育不良,肺炎症状不明显,咳嗽、流鼻、腹泻等症状时轻时重,病程长达数月之久,部分衰竭死亡。此类型共105只(含79只由急性转归而来),占发病羊的12.6%,死亡10只,发病死亡率为9.5%。
表1 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统计表
表2 全群药物预防性治疗效果统计表
1.4 解剖情况
2016年9月—10月本场共死亡110 只奶山羊,共解剖50 多只病死羊,肺和胸膜病变较明显。主要病变如下。
1.4.110 只为肺呈纤维素样肺炎病变,多在一侧出现不同时期的肝变,肝变区的范围大小不等,严重的波及一侧肺的各叶组织。个别肺的另侧也出现局灶性肺炎病变。肺肝变区切面平整,质地坚实,缺乏弹性,在不同切面上有淡红、暗红、灰色、灰红色的病变,肺小叶间组织因充满渗出液而变宽,小叶界限明显,偶见大理石纹般肺变。
1.4.226 只胸膜充血、增厚变粗糙,上有黄白色纤维蛋白层附着,胸膜与肺或心包发生粘连。胸腔内积有大量淡黄色浑浊液体,部分达500~2 000 mL,暴露于空气中后会出现纤维蛋白凝块。大多数纵隔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散在性出血点。心包积液,心肌变性松软。
1.4.310 只肺脏和胸腔、心包明显呈现豆腐渣样坏死,恶臭味很浓。1.4.44 只慢性病羊死后见肺脏的肝变区明显,结蹄组织增生,形成深褐色坏死块。胸膜增厚明显,肺与胸膜粘连,个别肺脏萎缩。
1.5 药物治疗性诊断
临床治疗初期,首选氟苯尼考和泰乐菌素。用药后症状均能缓解,个别1 次用药即可治愈。为诊断本病提供依据。
1.6 实验室诊断
采病羊血清20 份送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院兽医实验室进行补体结合反应检查,均为阳性,可确诊为支原体感染。
1.7 综合判定
跟据本场羊群发病流行特点呈爆发式增长,临床中大量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流黏脓性或铁锈色鼻液的羊只,陆续死亡,剖检主要呈现胸膜肺炎病变,常为一侧性,其他脏器无特殊病变,即可做出临床诊断。加之临床药物实验和兽医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爆发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2 综合治疗
2.1 全群预防性治疗
于2016年10月初,全群出现感染后,立即对全场羊只进行紧急药物预防工作,全群饲料添加清肺止咳散和荆防败毒散中药散剂,每天2 次,连用2 月,同时饲料添加酵母粉。由于本场感染情况非常严重,为有效降低羊只感染率和死亡率,加大用药量并缩短用药间隔时间,10月1日—11月底共用药61天,另全群注射超强磺金(磺胺间甲氧嘧啶)。疫情于2016年12月底得到彻底控制,用药期间鲜奶和羊粪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2 临床病例治疗
一般发病羊只治疗原则为隔离和对症用药,主要是清肺止咳、抗菌消炎、利湿排脓、扶正祛邪。见表2。
2.3 典型病例辅助治疗
对患病羊只引诱喝麸皮口服补液盐500~1 000 mL和速补5~10 g。对重症病羊灌服口服补液盐1 000~2 000 mL,严重脱水者加大到3 000 mL,另灌服10%葡萄糖250~500 mL。灌服速补或金诺维10 g左右。
2.4 病羊护理
(1)勤观察,及时检出隔离有症状羊只;(2)专设隔离病羊舍,单独治疗和管护;(3)尽量少喂精饲料,多喝麸皮红糖补液盐水,多给青绿多汁饲草;(4)保持圈舍通风干燥和保暖;(5)病羊粪便及时收集、烧毁;(6)及时、合理,对症治疗;(7)跟踪用药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具体方法;(8)每天将病羊赶到户外,进行运动和晒太阳;(9)每天对羊栏彻底消毒;病死羊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2.5 综合预防措施
(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定时定量定人饲喂;(2)对全群羊只饲料中添加清肺止咳散和荆防败毒散中药散剂;(3)全群添加速补和口服补液盐30 天,提高羊只抗应激能力;(4)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生酵剂和酵母粉,改善羊只胃肠功能和帮助消化,增强体质;(5)刚引进羊精饲料以麸皮为主,定时定量供给;(6)保证羊群有足够的青绿多汁饲草;(7)净化环境,及时清理羊粪,冲洗羊栏和周边水泥地面沟渠等阴暗处,并及时多撒生石灰粉,7 天后重复清理和冲洗,用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消毒,后每周重复操作,每天带畜消毒1 次;(8)羊只粪便集中消毒和堆放发酵;(9)人为对羊只驱赶运动,多让羊户外运动和晒太阳,注意羊舍通风换气,又要防风保暖,保持羊舍干燥卫生;(10)饲养员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提高责任心和工作效率。
3 临床效果观察
3.1 全群药物预防性治疗效果观察
从2016年10月1日开始,对全群饲料中投喂中药散剂和抗应激药物,通过对临床发病情况跟踪观察,到2016年10月底,羊只流鼻和咳嗽减少,但病情未得到彻底控制,效果不理想。2016年11月初,饲料中投喂中药散剂和抗应激药物,同时另进行全群超强黄金(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预防治疗,新发病例减少50%,死亡数量未增加。2016年12月,继续饲料中投喂中药散剂和抗应激药物31 天,全群咳嗽基本消除,新发病例明显减少,到月底已无新发病例,当月全群死亡5 只。使全群羊只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
3.2 临床病例治疗效果观察
从2016年10月底到12月底,共治疗感染羊835 只,其中最急性型病羊50 只,治愈4 只,治愈率8.0%;死亡46 只,死亡率92.0%。急性型羊759 只,治愈626 只,治愈率82.5%;79 只转归为慢性型,死亡54 只,死亡率7.1%。慢性型羊105 只(含79只急性转归),治愈95 只,治愈率90.5%,死亡10 只,死亡率9.5%。全群共发病835 只,治愈725 只,治愈率86.8%,死亡110只,死亡率13.2%。
4 结论
(1)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在规模化羊场大量引进奶山羊时属高发病。(2)避免从疫区引进奶山羊,不引进带病羊只,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奶山羊。(3)引进奶山羊必须在隔离检疫区进行隔离和检疫。所有隔离检疫工作完成45 天后方可进入大群饲养。(4)加强饲养管理,全群进行预防性抗应激治疗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注射,可降低发病的风险。(5)全群预防性治疗(尤其是全群投喂中药散剂)对奶山羊胸膜肺炎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病羊和死亡会降低20%以上。(6)对典型病例连续性治疗很重要,并要严格按用药规定执行,不能超量,长期用药要分点注射和静脉给药以利于吸收,疗效增加。(7)治疗过程中辅助性治疗对疾病恢复效果显著。(8)全群消毒会降低疫病的传播和发病数量。(9)加强对新引进羊只饲养管理,强化饮水等抗应激工作在羊只恢复中起决定性作用。(10)提取发病羊支原体病菌株,到重点实验室研发自体菌株疫苗,对发病群体健康羊只免疫效果会更好,但需要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