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提高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2019-09-10苏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2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性实践

苏婷

摘要:当前中职《机械基础》课堂存在着学生兴趣点低、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度低等问题,对中职《机械基础》课堂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时代下,教师要更新教学理论,创新教学策略,突出课堂教学和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提高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机械基础  课堂有效性  实践  融合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现代生产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然而传统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却不能适应企业对生产一线人才的新要求。为此,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作出新部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意味着能力本位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中职课堂有效性迫在眉睫。中职《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平台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有关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主要包括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连接、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支撑零件、机械零件的精度、典型机械的拆装调试。教師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一般工程问题,为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加工制造类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当前中职《机械基础》课堂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低

目前,中职专业课教师多以PPT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学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然而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电灌”贯穿课堂始终,效果不佳,甚至陷入一个不良的循环:讲得越多,学生越不爱听。学生由于初中文化课基础薄弱,在接触《机械基础》课程的时候有畏难情绪;课程知识点多、公式概念多、需记忆的内容多,导致学生兴趣低,也不明确所学对今后工作的作用,从而对《机械基础》的理论学习持消极态度。

2.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往往难以避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听觉为主、视觉为辅的感官刺激使学生不够专注,无法调动学生主体性,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效率低下。

3.学生学习效率低

课后,教师会布置背诵任务,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提问或默写检测,检测结果不尽如人意。通过跟学生访谈了解到,82%的学生都未能在课后花时间记忆,学习效果不佳,且未能找到学习本课程的价值和乐趣所在,学习效能低。

二、《机械基础》有效课堂的基本内涵

中职教育“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运用或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方法,精心设计、组织、安排或合理引导,使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的教学过程。新时代下,中职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有效的《机械基础》课堂应该是经过企业调研后,教师设计以项目为载体的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设计实践,从而习得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授课中渗透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行为主体,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秉承实践第一的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对学生来说是有效用的。这让他们既能掌握当前知识,顺利完成学业,也能紧跟职业岗位变换步伐,适应企业用人需求,提升竞争力。

三、新时代下提高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具有“职业化”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教室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空间分布,凸显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则是坐着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无法感受职业氛围,与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脱节严重。而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尤为重要,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要重视学习外在氛围的布置,为学生营造职业代入感。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业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智慧教室”“信息化教室”等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在诸多中职学校中铺开,教学平台有效集合教学资源,这无疑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学会开发和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营造和变换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变成工作的场所,将教师教学生变成“师傅”指导“徒弟”,帮助、指导学生利用优秀的学习资源,形成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经验,从而从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课堂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统一着装进入教室,教师以“教练”“师傅”的角色出现,并在每次课堂中重点强调学习内容与相关职业的具体内在联系,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目标明确地参与完成任务,解放头脑、双手、双眼、嘴巴、时间、空间,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营造突出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而现实情况是,用教材教出来的学生往往跟不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现况,基于课程标准,打破教材内容框架,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重新融合教学内容,做到在实践中教,保证教学载体紧跟社会发展。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劳耐尔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是一种与情境相关的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其特点是综合性、动态性、系统性、情境性。工作过程导向就是以实际典型工作岗位任务为主线,打破传统的基础性知识、科学性知识组织的学科系统,设计典型工作项目,创设真实任务情境,让学习者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性知识、专业性技能、习得性品质。这些素养可以被迁移到实际的工作中,培养应用型人才。

《机械基础》知识点散、不成体系的学科特点突显了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的必要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者直观地接触企业的工作任务,并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迁移,将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升华。这样的课堂学生乐意参与,积极思考,能够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和快乐。

例如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设计“普通车床非标准螺纹车削中挂轮的配换”的项目。在授课中,教师可创设加工螺纹的案例情境:企业接到订单,需要定制一个M24*2.75的三角形螺纹。这样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中学会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的相关知识。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的探究意识被激发,查阅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提升,这对提升其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帮助很大。

3.加强“校企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

新时代下,现代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教师不断提出新要求。教师要能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必须有不断更新的进企业交流和学习的经历。为此,要加强“校企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要走出去,深入企业交流学习,动态学习与时俱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拓展自身专业素养;二要请进来,深度挖掘产教融合项目,适时邀请和安排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授课和实习实训,多方位组建“校企融合型”教师队伍,从而提升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在新时代,中职专业课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将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实际相融合,将学生学习和工作过程相贯通,从而真正打造中职《机械基础》有效课堂。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性实践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