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渗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2019-09-10黄迎迎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师能力学科渗透语文教学

黄迎迎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内容丰富,体系博大,贯通古今中外,融汇知识、思想、艺术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其丰富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渗透;教师能力

经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对教材的浅析来看,语文学科不仅仅包含语言文学知识,还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这些渗透在语文学科里的其他学科知识同样至关重要,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高中语文教材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很多篇目里涉及到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现了现今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趋势(内容见下表)

在高中的众多课程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具有丰富的交叉渗透内容,知识范围很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至宇宙,小至夸克;远至史前,遥至未来。无所不有,无所不含。表格里的篇目体现了语文与历史、政治、物理、哲学、天文地理、生物、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渗透与交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学科知识渗透有何必要性、重要性呢?

一、学科渗透符合现今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念

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就已经提出课程要综合化,要逐渐淡化学科间的界限,加强各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提出取消文理分科。但现实教学中,分科教学仍然是我国当下各地的主流教学模式,课程的分化导致传授的知识间彼此割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学科知识交叉渗透式教学方式,这样才符合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念。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内容丰富,语文融汇各种知识、思想、艺术为一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是要加強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从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作文章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鲁迅先生这句话真是真知灼见。

二、学科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高中传统式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机械地划分段落和乏味的文段讲解带给学生的只能是枯燥,更是失去了语文应有的魅力。而老师在教学中渗透进去有趣的知识点和新鲜的信息,必然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给枯燥的课堂注入新鲜的元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从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了解知识、消化知识。

比如学习《鸿门宴》时,仅仅从文本表面上来学习,学生根本体会不到两军对峙的紧张感,感受不到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单学科知识讲授,学生不过就是在机械学习历史古文。如果加入秦末农民起义进展情况和项羽刘邦逐鹿中原过程的历史知识补充,学生才能清楚明白逐鹿中原的步步为营,了解鸿门宴上隐藏的刀光剑影,理解张良的睿智,感叹樊哙的英勇。在《鸿门宴》教学中加入历史知识,把“故事”真实还原,这样的故事才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又如讲解《游褒禅山记》时,本篇目不仅仅是一篇游记散文,其包含着王安石对变法的理解,可以联系历史选修《重大改革回眸》中王安石变法部分,帮助学生理解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观点,

三、学科渗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国传统教学里,考试是重要且单一的评价指标,所以中学阶段,许多的课程不开设,学的基本是必考的科目。特别是高中后,实行文理分科,有些理科生连简单的地理知识都不知道,而文科生也是对生活中简单的物理现象不明了,各种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交叉性,可能就因为某方面一个简单的原理不明白,做某些事就要花更多的时间。上大学分专业后,很多同学一头扎进本专业中,对其专业以外的知识不闻不问,导致知识面很窄,专注于本专业并没有错,但如果能学点其他专业的知识,就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对本专业的学习也会有突破。

学科渗透能让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取长补短,交叉运用,达到“1+1>2”的效果。

语文篇目里的学科知识渗透能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渗透式教学学生也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比如通过《宇宙的未来》涉猎宇宙学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精神。通过《中国建筑的特征》了解中国建筑样式,感知中华建筑之美。通过《赤壁赋》学习处世哲学,学习在现实的否定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建构基点,超脱现实的得失,从而找到存在的意义。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了解孩子爱的能力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在新的教育改革下,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方能培养出健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学科渗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在学科渗透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师说》有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但是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给了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那么怎么才能提高教师的渗透式教学能力?

(一)、加强学习,增加知识积累

全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知识积累,补充、熟悉其他学科知识。渗透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本学科的知识积累,还要了解掌握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等学科的基础性知识,这样才能在多学科渗透式教学中融会贯通、讲解自如。《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九层高楼始于地基,知识的积累是教学工作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就是在增强教师教学实力,而实力是我们走向极致最好的依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勤于学习,打好基础,以后才能有所发展,做科技方面的工作。”从顶级科学家对我们的谆谆告诫里,我们不难理解各科知识积累、相互融会贯通的重要性。

(二)、不断教研,开拓创新

目前的教育改革呼唤全面发展、创新型的人才,只有有别于传统式教学的创造教育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语文教师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潜心设计教学课案,做到每一课渗透式知识点明确清晰,反复打磨课案,完善课案。课后坚持做课后教案反思,总结教学方式方法,补充缺漏。以此提高教师的渗透式教学研究的能力。

其次,搜集丰富的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黄岳洲 先生说:“我极力主张有雄心壮志的青年教师尽可能多地把钱用在买书和订阅专业杂志上,把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调查研究上,这才能放开眼界,拓宽思维,紧跟时代脉搏,跟教学科研业务共呼吸。” 时代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改革步伐在大步向前,在大时代下,年轻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新思想,新变革,搜集、掌握教育改革第一手资料,这样在教育大变革下才能快速成长。

不管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还是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是在实践中语文教学里的渗透式教学成效显著,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式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渗透式教学能力急需提高。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5.

[2]  张万年,选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3]  石连琪 . 再谈落实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应注意的问 题 [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1,(5).

猜你喜欢

教师能力学科渗透语文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花若芬芳,蝴蝶自来
幼儿舞蹈教育对教师能力的特殊要求研究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的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