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2019-09-10张艳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预设情境思维

张艳霞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而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那怎样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把自己的教学理想转化为现实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浅显认识:

一、导入要新,以兴趣激活思维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又能激起他們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新授要实,以预设发展思维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便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包装活动课:先出示一件小工艺品,然后创设情境,设计包装盒,讨论合适尺寸,动手操作,这样活动设计,让孩子亲身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充分预设,注重生成。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3)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用心设计有实效的活动,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活动的作用,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催化剂。

三、练习要精,以“挑战”来锻炼思维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练习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是千篇一律的重复。

练习设计应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练习要具有“娱乐性”; 练习要具有层次性;练习还要具有开放性。

四、总结要活,以多变来拓宽思维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的负担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课堂的结束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总之,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考,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高效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预设情境思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