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生活到思想品德课堂的桥梁

2019-09-10张如刚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思品芝麻百合

张如刚

张闻天说过: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我们崇尚民主、平等、和谐、互助的師生关系,就是想还课堂于学生,创建精彩自主的课堂。实践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搭建生活与课堂的桥梁,尝试探索了“以问题为纽带,以活动为平台”的教学模式。

一、以问题为纽带——问渠哪得清如许

新课改下的思品课是能“焕发生命活力”的沃土,为了让学生在思品课这块“方寸”之地吸取到足够的营养,尽情展现个性魅力,我们力求在教学设计上下足“工夫”。这“工夫”就是我们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来源于生活的探究问题。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对课前问题的探究,早已对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跃跃欲试,课堂活动的开展自然是一呼百应,这样学生“动”起来,课堂当然会“活”起来。

二、以活动为平台——寻声暗问弹者谁

魏书生老师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我们的课堂就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活动设计,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个思维碰撞、情感交融、人格成长的平台。我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展现他们合作交流的成果、发现的问题、尚需解决的问题,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埋下种子——百花齐放春满园

英国著名思想家拉斯金在《芝麻与百合》一书中曾这样写到。“芝麻象征智慧,百合象征美德。”那么,要想我们的孩子不仅能拥有芝麻般的智慧,更能拥有百合般的美德,品德课堂就应该是播种芝麻与百合的园地。埋下“芝麻”的种子,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会先预习课本内容,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老师设计的探究生活的问题走入生活去发现、去感悟;埋下“百合”的种子。真实情感的酝酿、引发,有时会比较缓慢,当我们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展开,让学生的情感得以熏陶,就能埋下“百合”的种子。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的那样:教学是“慢”的艺术,给学生一粒粒种子,然后把它交给岁月,总会看到万涓成水、幼苗成林。

猜你喜欢

思品芝麻百合
你有奇迹要发生
芝麻的秉性
百合:润肺止咳宜炒宜炖
百合,你买对了吗
吃百合,不得“百合病”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班里那点事儿
鸭蛋百合汤治慢性咽炎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