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19-09-10朱冠东
朱冠东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使学生在建构语言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实现道德品质的发展。在本文中,我将从寓情于理、榜样引导、陶冶情操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德育的渗透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对策.
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在建构语言的过程中,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建立积极的道德观念等。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立足该学科的人文价值,挖掘德育资源,采取多样的方式发挥其德育功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的过程中获得道德品质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采取以下方式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寓情于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正确引导,以知识为载体,借助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其道德素养的发展。在此指导下,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立足该学科的德育价值,深人文本,挖掘知识内容和德育资源,以此将德育资源融人其中,在寓情于理中,使学生既能掌握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又能获得道德品质的发展。就我们所使用的部编版教材而言,其中收录的文章极具时代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如《草原》这篇文章,看似是在描绘自然景色,但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热爱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国家进行赞美。再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五壮士为了不被敌人捕获,勇敢地选择跳崖的故事。此内容教学的实施,不是在鼓励学生效仿五壮土的行为,而是要使其感知其身上的精神。在挖掘了这些德育资源之后,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则打破文本解析的限制,采取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使其在自主感知下,产生共鸣。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立足所挖掘的德育资源,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为学生直观地播放了这段影视记录。形象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经展现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将自己融人其中,设想自己就是五名战士中的一位,在遇到同样的情况的时候,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在这样的自主感知過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对文本个性的理解,还可以真正地受到五壮士身上精神品质的熏陶,有利于其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二、榜样引导
既然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其人文因素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人文因素往往是以具体的人物形象为载体的,每一个人受其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的影响,身上所带有的品质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教材中所选择的人物形象是积极向上的,其精神品质是具有学习价值额。所以,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发挥教材文本人物的作用,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使其在理解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受到其身上高尚品质的熏陶,进而潜移默化地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以《穷人》为例,列夫·托尔斯泰在这篇文章中,利用精炼的笔触为我们娓娓道来家境贫困的渔夫之妻桑娜,在自己有五个孩子需要教养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收养死去邻居西蒙家两个孩子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比较短小,但却将桑娜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地直观形象,字里行间流露着沉甸甸的情感。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就立足桑娜这个人物形象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使其在分析桑娜的举止和选择的过程中,理解“家虽贫困,但心灵美好”的境界,从而学会助人为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透过人物形象深刻地理解文本,还可以受到人物身上美好品质的熏陶,为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践行指出方向。
除了教材中的人物之外,教师和学生也可以作为道德榜样。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对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将表现良好的学生树为榜样,以此使其他学生争相模仿,自主提升道德品质。
三、陶冶情操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语言文字的品析与思想教育是并存的,即语文教学中知识与情感教育是交融的。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语言知识,忽视其中的思想情感内容,不仅会导致教学枯燥乏味,还难以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对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发挥教材文本作用,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知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从而实现情感的美化、情操的陶冶。以《开国大典》为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的战争年代,以此体会当时人民群众的心情,油然而生爱国之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性质,采取多样的方式,如寓情于理、榜样引导、陶冶情操等,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荣.谈德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7(24):89-90.
【2】刘立华.新课程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