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高年级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019-09-10阿子友呷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高年级小学数学

阿子友呷

摘要:本文基于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视角,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该项能力的培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高年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短期来看,其为学生不断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提供基础;从长远来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便于其日后对复杂社会的适应,毕生所受用。

一、创设科学情境,贴近生活实际

问题解决的情境要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学生只有在合理的情境中才能够产生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积极性。情境的创设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还会影响到解决问题之后教学环节的发展。

合理的情境创设首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寻找贴合学生的生活素材。例如,在“小数加减法”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市场情境,让每个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购物环境中感受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即学即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情境进行深入挖掘,以教材为依托,进行举一反三。例如,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中,教材给出的问题情境是“小强的妈妈倒香油至少需要几个瓶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申出“服装厂赶制服装需要多少布料?“搬运公司搬东西至少需要多少辆车?”等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加强对“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

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抓住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够使情境发挥其本来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深人地投人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注重活动教学,促进自主探究

解決问题的过程往往要比问题的结果重要得多。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常会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套解题的模式,使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题目内容的情况下进行生搬硬套,不仅枯燥,而且不利于思维与能力的提升,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注重结合具体学习内容,来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由发生到发展的过程,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应用题或其他问题解决时,要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把握问题实质,从而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圆”的章节教学完毕后,其中涉及到“周长相同情况下,哪个平面图形面积最大”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来得出结论。学生在经过认真思考后,有的可以通过推导面积公式来得出答案,有的可以通过实际计算来得出答案,最后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对结论进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探索,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解决问题也不再依靠机械记忆,而是灵活运用自已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

活动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够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这对于知识的建构和解决能力的提高都有促进意义。但教师要明确的是,合作探究活动离不开自身对于学生的引导,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等特点所决定的。除了基本的组织、调控和引导之外,还需要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恰当的点拨,从而使学生顺利地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教师也不应对答案过分追求,因为问题解决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关注点除了最终的结果,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否在过程中得到了进步与发展。

三、鼓励灵活多元,发散思维方式

学习数学的魅力在于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因此,数学知识的习得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等各方面的强化有着重要作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一题多解,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意见和想法也要及时给予恰当评价。一题多解能够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不同思维,表明学生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同时,也帮助其实现了数学知识的迁移,符合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解一道应用题时,“某施工队计划修一条全长为1800米的路,已知前3天修了全长的25%,那么按这样的效率进行下去,修完这条路还需要多少天?”从题目内容看,这明显是一道可以一题多解的题,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角度都可以使解题过程变得不同。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和发散学生的解题思维。如【1800x(1-25%)】+(1800x25%+3);(1800-1800x25%):(1800x25%+3);3x【1800+(1800x25%)】-3;(1-25%),(25%+3)等等。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每一种解题方法都是对不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如,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思想、分类归纳思想等等。教师同样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缜密性,为更高阶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需要开始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其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本文提出的相关建议尚存在诸多不足,仅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浅显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进学解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28):.30.

【2】刘俊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39-140.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高年级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