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旅游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2019-09-10刘映桃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3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生态旅游优化策略

摘要:国民的娱乐休闲需求使生态旅游项目近年来备受欢迎,随着自然生态旅游区开发力度与范围的不断扩大,生态旅游管理工作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旅游管理的含义及其应遵循的各项原则,然后在分析了现阶段生态旅游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生态旅游管理以促进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为促进生态旅游区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管理;可持续发展;优化策略

生态旅游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旅游产业,既有利于实现旅游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培养游客们的生态观念与可持续意识,而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这些价值与作用就必须重视生态旅游管理工作的进展。但是目前的生态旅游管理在制度与工作上都存在些许的不足,只有弥补这些劣势才能促进生态旅游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生态旅游管理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是指游客们在游览参观的过程中尊重与保护当地的自然风光与自然资源,在当地自然资源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以保护和管理为目的、重视旅游过程中的资源教育的一种旅游形式。游客们参与生态旅游不仅能感受到真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自然,还能在尽量不打扰当地的居民生活和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学习与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与生活方式。

生态旅游管理则是从国家与地方政府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宗旨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规范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生态旅游管理的目的是缓解旅游经济性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之间的矛盾,维护旅游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盲目开发旅游资源,最终在维护旅游区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该地的经济发展。

(二)生态旅游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遵循专业的生态学与管理学知识。对生态旅游的管理要遵循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这包括生物发展、环境维护、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要在协调好几者的关系的基础上,规范游客们的行为,这为生态旅游管理增添了难度,因为旅游本身是人参与的活动,旅游活动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从侧面显示出生态旅游管理的必要性。生态旅游管理要从生态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出发,在维护旅游区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资源与生物发展的前提下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二,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旅游管理的重点任务包括维护旅游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应当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管理与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使当地群众合理合法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尊重与保护自然环境。旅游区生态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应做到在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容载量的基础上,接收合理的游客数量,避免旅游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负面伤害;同时,生态旅游管理还应该遵循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周期,适时为其创造自我修复期与缓冲期,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二、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生态旅游管理制度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管理制度并不健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家并没有在宏观上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法规,这致使一些旅游区在确立当地的旅游管理制度时缺乏一个规范合理的制度参考;与此同时,现阶段的一些生态旅游制度条例大都倾向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科学的生态旅游管理决策并不丰富完善。其次,旅游区的管理部门职责分配不合理,存在旅游管理部门与旅游业务开发部门混合营业或互不联系的现象,这就难以科学有序地执行一些管理政策,对旅游区的生态发展带来影响。

(二)旅游管理机构未能遵循生态旅游管理的原则

首先,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的职员缺乏专业的生态学与管理学的知识,他们对于平衡生物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够透彻,不能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情况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其次,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的相关工作未能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之前没有以长远的眼光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过度的开发或不合理的开发都会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发展。还有一些旅游区的管理态度为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不能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合理安排游客数量与开放周期,只是旅游区承载的压力过重,渐渐出现失衡。

(三)对游客的生态教育缺失,违背生态旅游的理念

生态旅游管理的一个任务是使游客们在旅游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意识,这也是生态旅游的一个教育功能.但是目前一些生态旅游区的教育意识缺乏,教育作用并未完全体现。一方面,游客们的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一些旅游区对生态知识的宣传不到位,既缺少标识语也缺少讲解员。缺乏规范有序的管理以限制游客的行为,也无专门设定的游客管理规定等,这些都是影响到生态旅游管理效果的现象。

三、优化生态旅游管理以促进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制度

首先,国家和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视,在宏观层面加大对旅游管理的规范程度。在政策法规上,要制定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同时设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管理从上至下的管理规范;在宣传教育层面,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不仅让游客们意识到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能使相关旅游管理部门端正态度,规范自身的职责,从而为旅游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生态旅游环境,让生态旅游的价值得以真正发挥。

(二)以生态管理的原则开展管理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生態旅游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生态学、管理学等相关的、最新的知识学习培训,提高职员的旅游管理素养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其次,生态旅游区要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来测定当地旅游区的发展与开发情况,以长远的眼光对待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资源与旅游资源,制订合理规范的开发计划,考虑生态资源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最后,生态管理部门应端正态度,掌握适度原则,根据对旅游区的合理规划与设计确定其承载力与接受力,再根据旅游区的承载力接纳相应的游客人数,因地制宜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避免对景区盲目施加压力的行为,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二者的共赢。

(三)加强对游客的管理与教育,回归生态旅游的初衷

首先,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游客生态教育知识的教育,毕竟生态旅游的理念即是培养游客的生态保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管理部门要联系旅游区的其他部门,在显性与隐性方面都做好生态教育工作,例如游客的门票上、每个景点的指示牌上、景区硬件设备处等等都可以添加上相应的标识语与宣传语,使游客对生态旅游有更加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在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基础上参与当地的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其次,由于游客的素养参差不齐,旅游管理部门更要加强对游客行为的规范管理,尤其是一些不当的、错误的行为,依法制定相关游客文明守则与违法行为处理办法,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旅游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变化性的建设过程,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措施,也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管理工作者们不仅要遵循生态旅游的原则还要联系当地群众与游客,大家共同努力实现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奕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旅游纵览,2017(1):224.

[2]张乔乔.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现状及路径选择[J].价值工程,2017(4):288.

作者简介:

刘映桃,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生态旅游优化策略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