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有道,指导木工坊桥的制作
2019-09-10夏志燕
夏志燕
关键词:户外活动;自主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 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4-0066-01
1.适时推送材料,自主发展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我们主要的角色是“协助者”,主要的任务是适时地推送材料,鼓励孩子们自主选择,遵循搭建的木工坊桥的搭建特点和搭建原则,投放更加多元化、富有層次的材料,让幼儿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打开,不仅孩子们根据材料的不同,去创新、去想象、去探索,提升孩子们的自主创作能力,使得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发展。
例如:在“材料区”中,考虑到孩子们搭建木工坊桥时会用到的基本材料,圆柱体、长方体块、长板等都是搭建的必备材料。在投放时,为了激发幼儿的想法,我将材料的类型进行扩充,比如,在中间带有圆孔的圆柱形柱子的投放时,我会将高矮不同的柱子多放几个,在圆孔类的长方体材料中,我会将拥有不同圆孔的长方体模板多投放一些。幼儿搭建的过程中,我适时地观察材料区的物品,看到孩子们所需的材料不足时,及时地将材料进行补充。我也鼓励孩子们将所需的材料告诉我,如果真的缺少这种材料,就引导孩子们使用能够代替的材料,打开幼儿的思维,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提升幼儿的自主发展。
搭建木工坊桥,材料的投放是基础也是整个活动的关键。我们投放的材料及时、丰富,幼儿的想法就会随之改变。当然,在投放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材料的不同程度用途,给孩子们一些提示和点拨,避免孩子们走进误区,提升材料的实际可用程度。
2.遵循空间原则,讲究层次
搭建木工坊桥的过程中,应遵循空间原则,根据不同的空间特点,鼓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不仅通过材料的准备来营造氛围,还要更多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主动去探索。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情况,将木工坊桥的难度进行不同的设计,向孩子们讲解区域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允许孩子们自由想象,讲究木工坊桥的搭建层次,让不同程度的孩子们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木工坊桥”搭建游戏中,我非常注重对幼儿的难度的设置,从最初的设计上,依据孩子们的不同表现,将幼儿分组,鼓励小组内的幼儿共同设计内容,动手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设计的更加有难度的内容。而针对设计和实践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会将难度进行降低。遵循空间原则,为孩子们创建不同的平台,幼儿的想法会随着搭建的程度的不同而受到启发。活动中,一些孩子会有联想到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柱子要搭在下面?”“这个板子可不可以换成其他的材料?”面对这些问题,我会鼓励孩子们自己大胆实践,探寻结果。不同层次的孩子设置不同的目标,有助于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空间原则是幼儿区域活动的一种比较适用性很强的原则。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依据幼儿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幼儿的阶段进行有效的几个阶段的划分,不同阶段的孩子接受不同的引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收获,促进木工坊桥搭建活动的效果提升。
3.提出假设问题,推理创新
在孩子们搭建木工坊桥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们自己进行思考。用问题来促进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培养,想象自身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孩子们进行木工坊桥的搭建中,我会通过巧妙的方式来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引发孩子们思考,鼓励大胆尝试,提升推理创新能力。
例如:“木工坊桥”搭建活动中,我会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如当孩子们搭建模板后,我会询问:“小朋友们,你们搭建的这个桥有什么特点呢?如果这缺少了这个零件,你们会怎样做呢?”“如果这座桥需要变换颜色,你们会变换哪些呢?怎样变换更加漂亮?”孩子们在我的问题下,开始思考,并且寻找能够解决的方案。当孩子们找出应对的内容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实践,将自己设计的“新型桥”搭建起来,并且说说自己的创意,推断一下搭建的桥有哪些作用。同时,我不忘鼓励孩子们相互讨论,用积极合作、正确交流的方式,学会相互协作和配合,引导幼儿倾听他人观点,细心思考,转变为自己的灵感,进而逐渐培养出初步的创新思维。
我们提出的假设性问题要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让孩子们能够听懂,并且激发出幼儿的兴趣,促进交流与表达。在假设问题提出的过程中,可以先进行环境的渲染,让孩子们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协商手段积极地进行实践,进而提升孩子们的推理创新能力。
木工坊桥的制作过程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生活体验,让幼儿更多地观察、思考、设计,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更有自己的搭建方法,有设计的雏形,这是孩子们审美思维的最初阶段。在幼儿木工坊桥制作指导中,我们将围绕着幼儿的活动主题、活动思维、自主发展程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意在多为幼儿营造自主游戏的环境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