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立其诚

2019-09-10常金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

常金美

摘要:针对小学学生作文语言表达贫乏的现状,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深层原因。结合《亳州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探索提小学作文教学的路径及方法。提出作文立其诚的观点。

关键词:写作教学 立其诚 真实写作 言为心声

小学学生作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语言表达。作文语言往往词不达意、生搬硬套、表达缺少表现力、缺少真情实感等。

研究“基本要求”我们要特别关注“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这些语句。其核心是强调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我认为作文立其诚可以很好地解决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

一、作文立其诚的提出

作文立其诚是对“修辞立其诚”的化用。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修辞立其诚”。“修辞立其诚”语出《周易·文言传》,是用来解释《周易》的《乾》卦“九三”爻辞的。历代名家对“修辞立其诚”的解读各有千秋。唐孔颖达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宋人的理解则有不同,程颢说:“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为伪也。”朱熹说:“修省言辞,诚所以立也;修饰言辞,伪所以增也。”王应麟也说:“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清人傅以渐、曹本荣则认为:“修辞立其诚,以实言为实行,精神更无走作,不至业而始修,直图所以居业者。

抛开历代名家所处的立场和解读的角度产生的分歧,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了“诚”的重要性。从写作的角度,我认为“修辞立其诚”就是强调语言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而小学学生作文存在的很大问题就是缺少“诚”而导致的表达匮乏,胡编乱造,假话连篇;选材没能反映现实生活而导致立意空洞。因此,我提出“作文立其诚”。

二、真实写作,作文立其诚的前提

什么是真实写作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作文教学的做法。美国的写作教学从两方面来展开思考。一是生活的真实。二是写作过程的真实。

从第一层面的生活的真实而言,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抛弃急功近利思想,就是要有真实的生活需要,有自己想写的真实的写作内容,而不是为老师而写作,为分数而写作。特别是在预备、四年级不要“喋喋言教法”,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照应等等。而是要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然后引导学生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如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让学生写触动灵魂的展品。在作品赏析时抛去章法构建,大家一起品鉴作品内容是不是来自博物馆这一特定环境,对这一展品的描述或感受是否触及读者的灵魂。再比如写一次春游,评价作品时把描述“真实的生活”作为第一评价要素。在“真实的生活”这一纲领的引导下,逐步唤醒沉睡于学生心中的“诚”,逼走常存学生笔端的“假大空”。

五年级,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认识真实写作的第二阶段。比如,学生常以为作家一提笔就能写出完美的文章。这就不真实,因为完美之作是作家经过反复推敲修改甚至推倒重来才写出来的。又如,学生以为作家动笔之前就把文章写作内容和形式想得清清楚楚,写作不过是把心里的想法写到纸上的过程而已。这也不真实,因为作家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发现、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正如郑板桥《题书斋联》所写“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真实的写作就是从粗糙的初稿开始,让他们体验写作中选材构思的挣扎、纠结;让他们感受文思枯竭的痛苦、绝望。以此让学生了解写作的真实过程,从而生成自己的写作策略和技能。这些真实的写作过程我们从来没有告诉学生。写作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把原来粗糙的变得完善,把原来模糊的变得清晰,把原来肤浅的变得深刻,这才是写作真实性,而且是对真实写作更深刻的理解。这一过程也是去伪存真的过程,更是从“诚”向“修辞”过渡的过程。在带领同学反复雕琢中,让作品表达真情实感,让文章展现清晰思路,让作文呈现深刻立意。

三、言为心声,作文立其诚的本质

钱梦龙老师说:“一个人在常态下写文章,不外乎两个目的:生活中有所思有所感,需要倾吐;需要把所思所感写出来与别人交流。”钱梦龙老师认为写文章的目的是“倾诉”、“交流”。这就是“言为心声”。言为心声即为“诚”。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时隐藏心中的“诚”?如何由浅入深地让学生“言为心声”?我觉得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多阅读,常写练,培养学生写真实自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对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其实关键就在于多阅读常写练。因此,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

如何培养學生写真实的自我呢?我认为,日记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日记除了写日常的所思所感,更要承担检验同学们阅读的工具。我要求同学们每周一篇读后感,每周一篇诗词简析。同时结合教材“学习建议”部分安排他们在日记中进行人物赏析、改写、续写等写作活动。比如教完《变色龙》,我安排他们从奥楚蔑洛夫、叶尔德林及周围的人中选择一位进行评论,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教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安排学生通过想象,描述一下于勒在美洲的生活等等。

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是基石。缺少扎实的基石,作文立其诚就会成为水中浮萍风中飘絮。

其次赏析名作,感悟名家“诚”、“直”美。作文教学中,常常有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要使用描写,使用修辞等方法来提高作文的表现力。甚至有老师在作文中要求学生必须有几处修辞几处描写。这种“枷锁”式的方法,常常出现生搬硬套的弊端。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仍然失在缺少对“作文立其诚”的思考。这种忽略学生情感体验的生硬“枷锁”只会增加学生对写作的恐惧。

在教授《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锤炼语言篇)这节作文课时,我设置了如下一个环节。

请同学们看手中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赏析这几组文字,共同探究其妙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倒、照、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飘、贴)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罩、盖、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荷塘月色》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摇、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题李凝幽居》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浓、闹、来)。

宋祁《玉楼春·春景》

同学们在讨论中体验人物之情感,感受诗文之妙境。回答问题时他们从人物情感的角度,从社会环境,人物背景的角度相互辩论各抒己见。如赏析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他们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人情世故的角度分析“推”、“摇”之无生活,无礼节。我明确名家的选择后,他们或欣然点头,或赞叹不已。在争论中,在体验中,在感悟中,他们感受到了语言之美,美在真实,更美在真诚。

综上所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立其诚”的要旨就是让学生在起始阶段写真实的生活,同时认识真实写作的过程。这一阶段是“诚”的基础。在这一认识层面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修辞”的本质——言为心声。

参考文献

[1]王齐洲.《“修辞立其诚”本义探微》

[1]曹勇军.《美国写作教学的8个关键词》)

[3]钱梦龙.《教师的价值》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主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职高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试议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