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2019-09-10焦珂柳文
焦珂 柳文
摘要:有效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水平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并积极作答。它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有助于学生提升认识、培养能力,并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提问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本研究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及类型,探究影响小学教学课堂有效提问效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意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发智能,获得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引言
课堂提问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融的主要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云阳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数学课堂为例,调查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提供经验和借鉴,使提问达到因材施教、因人而问的教学效果,并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學生的创造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界定及类型
有效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水平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并积极作答。它是师生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有助于学生提升认识、培养能力,并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类型主要包括:识记性提问,指教师通过提问使学生回忆起相关知识,在复习导入中常用此提问检验学生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思考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学生需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答案,是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得到的结果,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拓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探究性提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知识,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努力探究,进一步提升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问题设计不够严谨
教师课堂提问意识薄弱,教师主观上知道提问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课堂提问环节实施不够完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教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认知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有效提问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材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在备课时花费时间少,不能理解教材,抓不住重难点,因此教学质量也大大降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对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明确,抓不到教学的重难点,对问题情境的设置也不够合理,提问的内容不够科学严谨,甚至偏离教学主题。
2.发问方式不够合理
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一方面教师会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对教学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发问动机有所偏差,对提问的作用认识模糊。教师时常会把提问当作自己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没有意识到提问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教师单一的直问或者过多的记忆性提问,会让学生感觉课堂无趣乏味,甚至出现走神的现象。
3.课堂提问不能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候答时间太短。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一般会给学生5秒到10秒的思考时间,而有的教师几乎在提完问题以后停留不到3秒便会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无奈地表示: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停留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课程进度,而且学生容易走神,还要花费时间维持纪律。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方式类型单一,很多是识记性和低认知水平的问题,缺少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角度单一,缺乏趣味性,并长期进行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答数学题的能力。
4.教师缺乏对课堂提问效果的反思
反思角度单一。当学生在课堂提问中没有积极回答时,有教师认为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认真听讲,把大部分问题都归因于学生,并没有从自身寻找原因,也没有及时在课后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询问课堂提问情况,忽视反思总结的重要性。课堂观察发现,有的数学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在提问过程中,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仅仅说:“很好,请坐。”接着进行下面的教学,很少会进行再次讲解与巩固。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1.问题设计精当
提高教师提问技能,如设问、发问、待答、导答和结问的技能。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关注教育未来的发展动向、最新的课程形式和先进的教育模式,更加重视并自觉提升自身的提问技能。
精准把握教材内容,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首先,教师要对本门学科有全面的了解,深入钻研数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内容,对教材知识的每一个细节都一清二楚。教师在全面扎实地掌握数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求精求深,因为只有“资之深”,才能“取其左右而逢源”。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照顾到每个学生并且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学生逐步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并牢牢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容。
2.发问方式科学合理
关注个体,因人而问。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并认真思考,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对此,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提出的问题不能只针对成绩好的学生,还要考虑中等生和后进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能力水平,尽量使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均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把握时机,发问得当。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准确抓住发问的最佳时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提出诱导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并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无疑时发问。当学生没有疑惑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疑惑,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气氛沉闷时发问,提出有新意、有思考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当教师敏锐地发现并把握最佳时机,发问时便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注重发问方式,发问时语言要简洁清晰,避免问题的重复。教师提问时态度要自然诚恳,当教师用信任和鼓励的表情提问学生时,能帮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3.启发诱导,拓展思维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把握候答时间。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预估候答时间。识记性问题,稍作停顿,给学生留下3-5秒的思考时间即可;理解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表面上看起来教学速度似乎放慢了,但这段时间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候答阶段也可以考虑一下提出问题时表述是否清楚、问题的逻辑性是否合理,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全班学生在听完问题后鸦雀无声并愁眉苦脸,就要降低问题的难度,进行适当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如果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就要适当增加问题的难度,促进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当学生回答得不够准确或完整时,不要着急给出答案,留给学生思考和改进的时间,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个性化见解。
巧设问题,启发诱导。有效的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巧妙地将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连,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要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的提问方式,使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激趣式提问、迁移提问、悬念猜想式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富含启发性,要让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鼓励学生解决现有知识和问题要求之间的矛盾。最后,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深化,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及时反思,提升效果
多角度反思并总结。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不能只从单一的角度独自反思,要从多种角度使用多种反思方法,这样可能会有更加惊喜的收获。例如,教师可以主动地进行自我反思、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同行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利用质疑反思法、行动反思法、合作反思法、换位反思法等多种交流反思的方法对自身提问技能加强训练。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多角度、多方式的反思总结,使自己的提问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提问内容更加新颖有趣、提问技能更加娴熟有效。
各学科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小学数学教师独自反思是不全面的,可以和同行相互交流对课堂提问的心得体会。这里的同行既可以是同一学科的教师、也可以是不同学科或者年级的教师。虽然所教的学科或者年级不同,但在提问技巧上都有相似和通融的地方。教师和同伴一起交流探讨教学经验,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并对课堂提问进行更深的反思和总结,提高教学提问技能,同时共同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有效提问策略,实现互利共赢。
參考文献:
[1]江仁楚.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与思维培养[J].学术评论.2007(9):16-18.
[2]程广文.数学课堂提问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3]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17-20.
[4]何裙裙.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